不应被遗忘的济南贡院(史话明清“高考”•上)

李振声

<p class="ql-block">  在济南大明湖南岸,曾有一处很有名的建筑群叫贡院,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考场。考场叫贡院,自然与皇帝有关,不过从这里贡献给皇帝的不是物品,而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p> <p class="ql-block">  科举考试是我国从隋唐到清代考选官吏及后备人才的一种制度,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分为中央、省、县(包括府州)三个层级:最下一级由府、州、县组织名曰院试,考中者称为生员俗称秀才;具备了秀才资格就能参加乡试,乡试是省一级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也叫孝廉,头名称解元; 通过乡试的举人于次年三月再赴京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取中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考中贡士便可紧接着参加四月份的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录取名单分三甲出榜,又称“金榜”。一甲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和探花,二甲、三甲数量不定,凡进入三甲的统称为进士。清朝对读书人有特殊照顾,秀才可以不出公差、免纳粮税、见了县官不用下跪;举人可以在家门口悬挂匾额、竖立旗杆,一旦成为举人就具备了做官的资格;考中进士的一律封官晋爵授予官职,从此便吃上了皇粮,等于端上了响当当的金饭碗。</p> <p class="ql-block">  济南很早就是山东省的省会,为全省秀才们的乡试之地,建设贡院自然是一件大事。济南贡院始建于明朝洪武初年,位置选在大明湖南岸。最初的考棚只有五千间左右,规模不算太大,但随着考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此后的数百年间又经过多次改建、扩建,到光绪年间考棚便猛增到了一万四千五百余间,在全国名列前茅,山东由此也成为了赫赫有名的科考大省。</p> <p class="ql-block">  贡院坐北朝南,大门是牌楼式建筑,正中悬挂的匾额上刻着“贡院”两个大字。左右还有两座对称牌坊,分别写着“明经取士”和“为国求贤”的题词,点明了贡院的要义。大门进去还有二门,也叫“龙门”, 其寓意是祝愿莘莘学子们都能跃过龙门鲤鱼翻身。进入二门后便是整个考场了,共分三个院落:第一进院落是考生应试之处,面积最大约占贡院的一半,中间有一条甬道,两边是一排排考棚,每间考棚仅搭一高一低两块木板,白天作为考试的桌凳,晚上并在一起便是睡床,朝南敞开的一面有道木栅栏,考生入棚即被锁住;第二进院落是监临、掌卷、提调、监试等被称为“外帘官”们办公、住宿的地方;第三进院落则为正副主考官以及同考官、内监试、内掌卷等“内帘官”们办公居住的场所。贡院的四周建有两道三至五米高的围墙,墙上插满了荆棘,四角竖有望楼。因此,有人也把贡院称作是“棘闱”。</p> <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的乡试每三年一次,每次考三场,每场应试时间为三天两夜,农历的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分别为三场的起始日。考试当天一早,考生需带一只内装笔墨、食品、卧具的考篮到贡院外按府县顺序听候唱名入场,入场时要严格搜身,防止夹带小抄。考生入场完毕就要关门落锁叫做“锁院贡试”,自此门口有官兵站岗,望楼有官兵瞭望,高墙内外有官兵巡逻,整个贡院便进入了戒备森严的临考状态。</p> <p class="ql-block">  科举考试从出题到监考到阅卷每个环节都相当严格,比如乡试的试题由中央拟定,先由典试官拟出几套方案,呈送皇帝选定封固,再交由殿试官带到乡试考场当场拆封刻印;考官和阅卷官都由京城来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地方官员只能做一些辅助工作;监考官要对收上来的考卷进行保密处理,除显露考棚号码,其他的考生信息一律隐去;批卷之前要由录誊官用朱笔对每份答卷重新抄录一遍,交给阅卷官的是录誊卷,意在防止在批阅环节核对笔迹或用其他串通手段作弊。阅卷工作就在贡院的三进院落进行,阅卷期间院落封闭,内外帘官相互不准接触。</p> <p class="ql-block">  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朝政府批准了袁世凯、张之洞关于“废科举,立新学”的奏请,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寿终正寝。济南贡院完成使命也退出了历史舞台,考棚及大部分附属建筑被拆除,南半部分改建成了提学使署,北半部分则新建了一所济南府中学堂,即济南一中的前身。后几经变迁多次易主,解放后统一交由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管理,其中的大部分归入了省府大院。</p> <p class="ql-block">  济南贡院虽已成为了历史,可它不应该被人们遗忘,从明初到清末它共存在了六百多年,对促进山东的人才流动和公平竞争发挥过积极作用,在济南悠久的人文历史上留下了别具色彩的一页,是不可多得、值得回味的宝贵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作者李振声,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财政厅退休干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