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千里江山图》主峰</h3></br>看过《千里江山图》的人是一眼难忘的山峦跌宕,千山万壑,气势恢宏山如众星拱月像无畏少年水有静美波澜有蓬勃朝气 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渔船客舟廊桥水榭,有隐士、有樵夫、有游人有商队,空斋独坐、洒扫庭院,会友观瀑、扬帆起航……每一个细节截下来,都是一幅画、这幅上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有四层楼之高的《千里江山图》竟然是只有18岁的王希孟所做<h3> <h3>《千里江山图》局部</h3></br>陈丹青评价说:“在《千里江山图》中我分明看见一位美少年他不可能老。他正好十八岁长几岁、小几岁,不会有《千里江山图》 18岁的少年人生没有多少高山流水的经历也未曾见过世界全貌如何能画出这千里江山 也许所谓千里江山未必是走过千山而是心有“千山万壑”<h3> <h3>《千里江山图》跨江大桥</h3></br>如果是一位白胡子的老画家一生走过千山万水反而更懂得舍去更有波澜后的平静 赭石,绿玉,石青冷暖、厚薄、轻重、明暗,左右如光照千里,灿烂更激昂 这青绿是青葱岁月是繁盛人生是少年的意气风发也只有十八岁的人生才能如此<h3> 可惜,少年早逝只留下这唯一的作品一个18岁的天才少年和他笔下的千里江山成为时间里永恒的传奇 <strong>80岁的富春山居图</strong>《富春山居图》素来有“画中兰亭”之称画家黄公望与画作在时光中的流传都是令人扼腕叹息又万般庆幸 《富春山居图》(局部)它历经变卖,遗失,焚火,断开,雪藏坎坷之路于今人看来,险境丛生 明代沈周曾经收藏,对它爱不释手期间被人偷走变卖他捶胸顿足,放声大哭硬是凭借记忆临摹了一幅《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明 沈周 《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后又经几代人收藏其中一任因为太爱它了想效仿唐太宗要把画带到来生就把画作扔进火里所幸被侄子抢救,但画却烧成两段从此一分为二前半截被称为《剩山图》一直流落民间直到1956年收入浙江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后半截成为《无用师卷》在清宫静静存在200多年后来被带到了台湾 《剩山图卷》纵32厘米,横51.5厘米与画作一样坎坷的是画家黄公望的人生他虽为元四家之首却是50岁才开始学画46岁的时候还在因上司牵连坐牢年过半百,事业无成,人生渺茫但他没有太多抱怨走进山水,并在山水中找到共鸣82岁,他开始画《富春山居图》他知余生已经不长所以,在这幅画里黄公望画下的不止是景色还有对人生最后的体悟<h3> “五日画一山,十日画一水”不紧不慢,渔舟唱晚山林寂静,皆兴之所往在一笔一画,一枝一叶里。“既无巉岩之险,亦无群峦之雄”有着一种波澜过后的云淡风轻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黄公望画的也不止是个人而是千年里漫长的历史他也许想说的是我来,它是富春江我走,他依然是富春江王朝的江山常易主而真正的江山却从未改变有了这样的感怀再回望他人生的坎坷或许,就已经释怀了 如果我们带着这样的情境再一次走进《富春山居图》那共鸣度自然就更高了 18岁的王希孟,80岁的黄公望哪一个更让我们羡慕正是少年好时光却离世已经垂垂老矣却顿悟人生我们不禁会问最好的人生在什么时候这是一个没有必要回答的问题因为最好的时光,永远是当下 任何时刻只要我们笃定自己想要做的事那么,在我们心中可能都会有少年王希孟与老年黄公望这不是什么时候的问题而是我们是不是知道自己心中想要做的事时光有限,贵在当下<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借此推文与书友共勉<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h3><strong>《千里江山图》 全图</strong></h3></br><h3><strong><strong>▼</strong></strong><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h3></br><h3>翻 转 手 机 横 向 欣 赏</h3></br> <h3><strong>《富春山居图》全图</strong></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6gVPl3jnM9LHNAXXQ7xeJ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