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倍思亲 一一 忆我的外婆

布丁

<p class="ql-block">梨花风起,春满人间……</p> <p class="ql-block">只顾观花寻春,处处留香,原本已懒于提笔许久,然而临近清明,老天便转换了模板,还原了“清明时节雨纷纷”,细雨霏霏,夜夜缠绵,淅淅沥沥,雨丝如相思,淋湿了双眼,淋湿了旧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于是“花落草齐生,清明夜难眠”,于是</span>又动了写点东西的念头。</p> <p class="ql-block">人一旦上了点年纪,大概都爱图个清静吧,喜欢回忆,喜欢老的东西,比如老书、老友、老物件、老故事……夜阑人静时分或是特别的日子里,那些陈年往事和往事中那些值得想念的人,便如同电影画面般一幕幕浮现于脑海……</p> <p class="ql-block">我的外婆,1910年出生在贵州金沙县禹谟镇的一个小村寨,一个一生特别要强、平凡但并不简单的母亲;一个读过私塾且一生充满故事的老人,经年一别,思念犹存,今夜,又想她了……</p> <p class="ql-block">外婆的童年非常不幸,三岁时便没了母亲,而后父亲续弦的继母对外婆各种嫌弃百般虐待。有几次为了躲避继母的追打,小小年纪的外婆还逃进了私塾里,惹得气急败坏的继母只好站在门口瞪大眼睛直跺脚。因为在那个封建愚昧的旧时代,已婚妇女是不能进入私塾里的。虽然最后仍免不了一次次更严重的毒打,甚至头上隐隐约约还留下了永久的刀痕,但这恰恰证明了儿时的外婆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机灵和胆识。</p> <p class="ql-block">民国初期的普通老百姓大都是不识字的,何况是生活在那时尚属“蛮貃之地”的乡下农家女子,但我的外婆却幸运地上过几天学,其中还发生了一件小趣事呢:由于外婆是学堂里唯一的女生,所以有些害羞,读书声音很小,先生就用戒尺指着外婆说:出声读!外婆一听,立马想到“人都不好意思,还让‘畜牲’读”!就忍不住捂着嘴“咯咯”地笑……直到几十年以后,外婆每每给我讲起这件童年往事,那张满是褶皱的脸上依然会洋溢着孩子般天真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再后来九岁时,父亲也没了,书也不能念了,孤苦年幼的外婆便被当作童养媳嫁到外公家。</p> <p class="ql-block">正是由于父母都走得早,外婆不仅基本没裹过小脚,反而铸就了她聪慧能干而又独立要强的性格。嫁人后的外婆经过婆婆的调教,把家里大大小小家务活儿打理得井井有条,很讨婆婆欢心。</p> <p class="ql-block">但后来婆婆也死了,不争气的外公又开始学会抽大烟,学会赌博,并因此还惹上了官司。孤立无助的外婆只得一边背着孩子,一边求人写状子,奔波于县府州署之间,好在官司算是打赢了。但后来外婆每当讲起这段经历,总会自豪而又有些无奈地补上一句:明面上赢了,暗地里却输了,因为打官司的这段时间,没人干活儿,地里的庄稼都荒了……</p> <p class="ql-block">日子一天天在苦难中熬着,直到有一天外婆突然听说遵义城里火柴厂正在大量招工,对丈夫彻底失望的她断然决定抓住这次机会,离家出走前往遵义另谋生路。就这样,外婆带上我那当时只有九岁的母亲,背着还不满周岁的我的舅舅,仅靠两只脚从金沙禹谟老家一路向东,走到了遵义城,而且竟然还身无分文!其实至今我都难以想象究竟是怎样的境遇迫使一个还不到三十岁的年轻母亲,可以毅然决然做出这样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饿了就到路边庄稼地里捡一些别人摘收落下的玉米,或遇上好人家送上一碗粥;累了就找一处破旧的废砖窑睡一宿。</p> <p class="ql-block">一个母亲带上俩孩子,饥一顿饱一顿,辗转几百公里的路程,足足走了半个月。可到了遵义城后,几经打听,方知招工时日已过。然而天无绝人之路,情急之下的外婆恰巧碰上了一个好心人,经其介绍,她可以带上舅舅到别人家当奶妈,九岁的母亲也介绍到另一户人家当丫头,总算吃、住都有了着落……每次听外婆讲到这里,她都会说她一生中最困难时总能遇上贵人。</p> <p class="ql-block">后来,外婆当过奶妈、做过国民党军官家的帮佣、去工厂里做过工、翻山越岭挑矿卖过……生活虽艰难清苦,但也算是在城里渐渐安顿下来。</p> <p class="ql-block">直到解放后,乡下老家传来分田地分农具的消息,有些外出讨生活的农村人又返乡回了老家,可是倔强的外婆坚决不回,决定就待在城里过日子。后来的变数也确实证明了命运再次眷顾有眼光的外婆,因为后来赶上了闹大饥荒的年月,乡下包括两个亲哥哥在内的亲戚好多都饿死了,只剩下一个嫂子和一个侄儿。后来才得知消息的外婆心痛不已,此后每年都把城里计划内的米面粮食节省下来送到乡下,并且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听说外婆后来还经人介绍嫁给了一个在食品公司工作的小职员,这个外公有文化,脾气特别温和,而且对我母亲和舅舅也非常好,不过后来也过世得早。所以很遗憾,两个外公都与我未曾谋面。</p> <p class="ql-block">外婆不仅精明能干,能吃苦,而且心地特别善良、人缘极好。</p><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初,一位在法院当庭长的南下干部家里刚生下几个月的小女儿,因患病体弱,眼看着活下来的希望不大,当干部的爹妈在准备遗弃之前,打听到外婆带小孩很有经验,便做了最后的打算,请外婆帮忙并告知实在不行就算了,孩子自己命薄,怪不得谁。可没想到在外婆的精心照料下,奄奄一息的小女孩儿竟然一天天被调养得白白胖胖,可爱至极……后来外婆在街道基层工作时,那位庭长拿来党员申请表,并主动充当介绍人,几次三番劝说外婆加入党组织,可是个性好强思想独立的外婆却以一句“非党非团,免得麻烦”而一再拒绝。也正因为如此,在后来三十年的基层服务工作中,无论怎样的运动形势,怎样的历史风向,外婆的治保主任地位从未被撼动过。虽然没获取一分钱的报酬(那时的街道居委工作是没有工资的),但在那条街道辖区内却有着一定权威的话语权,而我的母亲和舅舅也因为外婆工作的积极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分别被招进了当时算是很吃香的国营大单位。</p> <p class="ql-block">“知足者常乐,世事都如烟”。</p><p class="ql-block">记得那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离我高考仅差几个月的时间,隔壁邻居家因烤火取暖而引发了火灾,凌晨的一把大火将整个院子好几户人家烧成一片瓦砾废墟,所幸撤离及时,并未造成人员伤亡。母亲天亮得知消息后,在乘公交赶来的路上就忍不住嚎啕大哭。看着所有的书籍资料和衣物统统化为灰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我也禁不住茫然泪流,但此时年过七旬的老外婆却硬生生没流下一滴眼泪,只是轻轻地自言自语:人没事儿就算万幸。随即组织大家互帮互助并服从安排,配合政府善后工作。后来搬进楼房新居,外婆还常常心怀感恩念道:现在生活好多了,起码自己家里就有厕所。</p> <p class="ql-block">历经磨难,依旧对生活积极乐观的外婆,也教会我常怀感恩、重情重义,珍惜身边所有良缘……</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每逢过年过节,姊妹中年纪最小的我都会跟随外婆提上礼品走亲访友。其中印象最深、次数最多的便是自来水厂家属院王师傅家,听说他原来是舅舅刚到水厂上班时的师傅;还有一个老家在山东,住在龙井沟的欧姓爷爷家,据说他是母亲早先在饮食服务公司的面点老师……“做人哪,就该要记住别人对你的好!”这句话成为外婆多年以来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p> <p class="ql-block">滴水之恩,涌泉以报,更何况是情如父母的师恩,所以,外婆的言传身教也深深影响了我。自从小学毕业后,每逢过年我都会去拜望教了我五年的小学语文班主任老师,直到二十岁那年老师家搬走,不通音信才失去联系而遗憾至今。</p> <p class="ql-block">和外婆感情最深,除了因我是姊妹中年龄最小的,深得外婆宠爱以外,还因为和外婆还另有一段特别的情缘。</p> <p class="ql-block">由于我出生之前已经有了两个姐姐,爷爷奶奶见我又是个“赔钱货”,便狠下心在我刚学会走路时,就把我偷偷送给了乡下一户人家。外婆得知情况,一面着急气愤地找爷爷奶奶理论;一面又安排邻居小伙子明查暗访,搞清楚具体地址后,蹲点、守候,趁那户人家不注意悄悄地又把我“偷”了回来。摸着我头上摔破的口子,外婆心疼地说:男娃女娃都一样,日子再苦都不会把自家娃送人!</p> <p class="ql-block">就这样,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忙于照顾小我七岁的弟弟,我和两个姐姐一直生活在外婆家里,成为了城里的“留守儿童”。</p> <p class="ql-block">所以至今每每想起这些,想起心地善良的外婆,依旧会情难自禁,泪眼婆娑……虽然从小父母不常在身边陪伴,但能和疼我爱我的外婆生活在一起,对自己那个不太快乐的童年多少算是一种平衡和抚慰吧。</p> <p class="ql-block">无论生活条件如何的艰苦,外婆还是一个特别讲究、特别爱干净的人。</p> <p class="ql-block">外婆身材高挑,直到八十岁都依然尽量保持腰背挺直,瘦削的脸上虽然皱纹交错,但两眼仍很有光采,可以想象外婆年轻时的长相也算秀气、漂亮。据说每次赶集,外婆早早就去先卖完自家的东西,再到集镇上亲戚家重新换上预先准备好的干净衣服,然后去集市上逛一圈买点家里需要的东西,白皙娇好的面容,匀称挺拔的身材总会引来超高的回头率。</p> <p class="ql-block">外婆讲卫生的习惯,现在想来真的可以说是讲究到极致。记得小时候,家里的抹桌布都是外婆用破布亲手缝制的。每次用完都要洗得干干净净放在固定位置,而且客厅、卧室、书房每个房间必须分开使用!记不清我们姐妹几个有好多次因为拿错了,招来外婆一顿训斥!</p> <p class="ql-block">满头花白银发、说话有条有理,记忆中外婆的样子依旧清晰可亲,在家身着整洁的居家服,出门时头发重新盘得清清爽爽,再换身出门的衣装,裤子得熨烫笔挺。冬天每次出门前的毛皮靴必须重新给她擦得锃光瓦亮……</p> <p class="ql-block">外婆虽然十分疼爱她的外孙女儿,但对规矩和习惯养成的教育却从来都是说一不二。</p> <p class="ql-block">记得读小学时,由于家离学校很近,所以外婆规定必须听到预备铃响起才能去上学,不准早去和同学打闹疯玩;上中学后,学校离家稍微有一段距离了,外婆就规定给10分钟路上的时间。每次放学回家,无论多饿多累,第一件事必须写作业,仅仅上过几天私塾和几天扫盲识字班的外婆还会拿起课本认真对照,检查我们抄写的生字,并且还会从老师的打勾打叉来判断我们的学习状况。</p> <p class="ql-block">旧社会在乡下遭遇过土匪,解放后在城里抓过国民党特务,外婆的一生充满艰辛坎坷,但同样也是充满智慧和传奇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一九九八年三月二十五日,一个初春的夜里,88岁高龄的外婆走完了她漫长而又多舛的人生旅程,走得很安详,很放心!因为她看到了她一手带大的三个外孙女都已成家生子,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因为她想去纪念堂看看毛主席,而一向孝顺的舅舅陪她去北京完成了心愿;因为她一生独立要强,确实到生命的最后,她都基本能生活自理!</p> <p class="ql-block">从小就有些孤僻内向的我,不喜多言,但听外婆讲故事却是我童年里最开心最有趣的事了。</p> <p class="ql-block">尤其是在夏天的傍晚,坐在屋外院坝的石墩子上,看着外婆一边摇着那把她亲手缝着花布边的大蒲扇;一边娓娓而谈,给我讲着她的那些陈年旧事……透过外婆平和的眼眸,我仿佛看到了外婆年轻时的身影:一个历经风雨仍能笑对生活的美丽女子;一个冲破封建家庭牢笼,敢于挑战命运的伟大母亲;一个从苦难的旧社会一路走来,活跃在新时代的坚强女性。故事里的外婆和现实中的外婆一样,都是令我一生中最深爱、最敬佩、最值得想念的人……轻轻柔柔的月光洒在外婆的脸上,也照进了我的心里,夜色如此祥和美好。沿着院墙根儿生长出的一簇簇白色的喇叭花,散发出沁人的清香,与满天的星星点点遥相辉映,又如同此时的我,静静地沉浸在外婆的故事里……</p> <p class="ql-block">时光如水,记忆犹新。转眼外婆离开我已快二十三年,在这二十三年的时间里,母亲、父亲及给予我父爱般温暖的舅舅都已相继离世,愿天堂里的亲人们远离病痛,日日安好!</p> <p class="ql-block">清泪尽,纸灰起,清明思亲,纸短情长……烛光灯影中,往事随风摇曳,时而模糊不清,宛如梦境;时而又历历在目,触手可及。岁月永远年轻,我们慢慢变老,而那些累积于时间长河里沉淀下来的温暖与思念,却历久弥香,萦绕于怀……</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写于壬寅年 清明前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