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埃及,阿斯旺掠影(下部)

玛利亚

<h1><b>一、撒哈拉沙漠日出</b></h1> 当年游以色列时,同团的四位第四军医大的老教授曾经告诉我们:如果你们俩去埃及,一定不能错过神秘的阿布辛贝神庙。<div><br></div><div>于是乎,我们俩夜猫子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凌晨三点起床,投身到自选自费项目游阿布辛贝神庙!实话实说,当叫早的铃声响起时,真是苦不堪言啊......</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轮停泊的尼罗河已被朝霞晕染</h5> 昨天我们下了努比亚风帆船,便住进了尼罗河“五星”豪华游轮。<div><br></div><div>被称为五星级的埃及内河游轮远没有海洋邮轮那么大,但其服务设施大同小异,“标配”基本都有。<div><br></div><div>因为吃过晚饭就天黑了,也没顾上参观,便酣然入睡,感觉刚睡着就被叫早电话惊醒。</div><div><br></div><div>大巴车已经候在码头上,带着导游分发的早餐,懵懂的坐上大巴,瞌瞌盹盹的,便一头扎进了撒哈拉沙漠的怀抱......</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平线尽头已经出现了一条橘红色的线</h5> 渐渐地,车窗外的天与地拉开了距离,地平线以下的沙漠依然在灰黑中苍凉着,而地平线以上的天穹却被孕育在沙海中尚未升腾的旭日隐隐照亮。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钻井机吊着太阳一点一点从沙层中挤出来</h5> 窗外天际线上那个小圆球,慢慢从沙粒中挤出一半来,远处的钻井机恰好出现在半球的上方,那机器似乎在吊着那半球,想要助力它早些跳出撒哈拉沙漠......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纷纷下车见证沙漠日出的壮丽</h5> “日出,日出,沙漠的日出!”<div><br></div><div>导游果断地叫停了大巴,全车人倾巢而动。<div><br></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映红天际的朝霞分外妖娆</h5> 看过大海的日出,平川的日出,雪山的日出,唯独没有看到过这沙漠的日出!<div><br></div><div>眼前这沙漠的旭日,很清晰,很精巧,很宁静,很安详。</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阳在大漠的天际线上冉冉升起</h5> 紧贴天际线那一片天空依然灰蒙,这是沙漠和天穹之间浮尘的涌动。<div><br></div><div>周边极静,极静,既没有山风的烘托,又没有海浪的铺垫,只有茫茫大漠和我们摒声静气的等待。</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感怀大漠旭日的壮丽</h5> 所有人都端起了手机或相机,对准了那个虽已发亮,但依然懵懂的方向。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圆球从沙层中跳出来的瞬间</h5> 待小圆球完全从沙层中跳出来后,它将光耀夺目,失去轮廓,融入到与它一般明亮的天际。那时沙漠的日出便悄然结束......<div><br></div><div>就让镜头定格这平易而低调的瞬间吧!</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沙漠开始了新的一天</h5> <h3 style="text-align: left;">大家意犹未尽的重新回到大巴,继续在沙漠公路上行驶,公路在无边无际的沙海中延伸着。</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感觉似乎在穿越时空,行驶在无垠的空旷里。</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放眼望去,浩浩天宇,漫漫长沙</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几乎占满整个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分为几部分:西撒哈拉;中部高原山地;东部是最为荒凉的区域。<div><br></div><div>我们看到的沙漠就是东部沙漠,这里的地质结构更加坚硬,不利于任何植物的生长,是真正的不毛之地。</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色的褐黄,横无涯际。让人顿生渺茫孤寂之感</h5> 初识撒哈拉是拜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所赐。<div><br></div><div>三毛那句“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曾经扣动过多少少女的心弦。</div><div><br></div><div>朴实而细腻的文字,流淌出迷人的情愫,不仅蔓延在撒哈拉的苍穹,也深深根植在还是少女的我的心里。</div><div><br></div><div>可惜三毛和荷西是在西撒哈拉,我们身边的东部沙漠里寻不到她俩流浪的身影......</div> <h1><b>二、阿布辛贝的封印</b></h1> <h1><b>1、三千年前的故事</b></h1> 大巴在沙漠公路上驰骋,埃及导游爱中华一刻不停的叨叨着阿布辛贝勒的种种传说。<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晴空万里,车辆稀少行人绝迹</h5> <div>两百多年以前,在埃及最南方与苏丹交接的努比亚地区,一个经常在沙坡上玩耍的小男孩辛贝,发现了一尊半隐半现的岩石巨颅。</div><div><br></div><div>辛贝是个孤儿,自幼失去双亲。或是天性的启示,或是神灵的召唤,他抱着这个无生命的石颅嚎啕恸哭:“爸爸,爸爸,我找到了爸爸!”</div><div><br></div><div>人们只把辛贝的叫嚷当成孤儿的梦呓,因为沙漠里撒遍了如此这般的残颅、断臂,当地的土著们早就见惯不怪了。<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辛贝在砂岩上发现的巨颅(借网图)</h5> 直到有一天,一位名叫约翰·鲁德维格·布克哈特的瑞士旅行家途经此地,随着小辛贝来到了荒漠。果然,他在这座荒寂、苍凉的沙山顶端看到了这尊只露出头颅的石像。<div><br></div><div>布克哈特惊呆了,不只是为他形体的硕大,更是为他双眼中折射出的从容、睿智和旷古烁今的坚毅!<div><br></div><div>布克哈特勘探成果的价值很快得到了他的好友——大名鼎鼎的意大利探险家吉奥万·巴蒂斯塔·贝尔佐尼的证实。</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拉美西斯二世神庙</h5> 意大利探险家贝尔佐尼最终还原出了一个被时间和空间掩藏得过于深晦的历史的秘密:<div><br></div><div>三千三百多年以前,古埃及第十九王国法老王拉美西斯二世巡视至阿斯旺南部二百八十公里处的尼罗河西岸,看到了两座横空出世的玫瑰色砂岩。</div><div><br></div><div>他突发奇想,决意将山体镂空,开凿出一座供奉普塔赫神、阿蒙·拉神、拉·哈拉赫梯神和其本人的浩瀚神界。<div><br></div><div>二十年之后,一座惊天地、泣鬼神的神庙建成了。</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拉美西斯二世神庙比邻皇后奈菲尔塔利神庙</h5> 距拉美西斯神庙五十米处,另一座较小规模的神庙谦恭地匍匐一侧, 这便是拉美西斯二世为自己最心爱的皇后奈菲尔塔利建造的哈索尔神庙。遗憾的是神庙尚未建成,奈菲尔塔利已怅然离世。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挖掘过程中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借网图)</h5> 感谢小辛贝,谢谢布克哈特和贝尔佐尼,没有他们的发现、挖掘和考证,拉美西斯二世神庙依然是掩埋在黄土之中的千古之谜。<div><br></div><div>探险家和考古学家并没有忘记小男孩的功勋, 埃及语中,“阿布”是爸爸,男孩又名叫“辛贝”,统合来,辛贝的爸爸——“阿布辛贝勒”,又称“阿布辛贝”!</div><div><br></div><div>拉美西斯二世和他王后神庙有了一个统称的新名字——“阿布辛贝神庙”!它成全了孤儿寻亲的梦想,满足了世人温情的希翼,又赋予了两座神庙重生的意义。</div> <h1><b>2、神庙大逃亡</b></h1> 话说到了1960年1月9日,埃及人民期盼已久的阿斯旺大坝终于开工!不过大坝想要建成,还得摆平古埃及的诸位神仙。<div><br></div><div>因为阿斯旺保留着20多座珍贵的古庙,然而眼看纳赛尔湖要吞没一切,埃及却无力保护古迹,只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求助。</div><div><br></div><div>于是,一场空前绝后抢救古迹即“神庙大逃亡”的行动被发起,51个国家做出了反应。<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尚未搬迁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借网图)</h5> 在工作开始之前,必须建造一个围堰,以保护寺庙免受快速上升的水的影响。<div><br></div><div>然后将古迹锯成块状,注意将切口放在重新组装时最不显眼的地方。内墙和天花板悬挂在钢筋混凝土的支撑框架上。当寺庙重新组装起来时,用水泥和沙漠沙的砂浆将连接处弄好。这样做需要非常谨慎,以至于今天不可能看到连接的位置。</div>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1923年神庙旧影</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片来自:wikipedia@Brooklyn Museum)</div></h5> <p class="ql-block">阿布辛贝勒神庙,在整个拯救搬迁工程中最为浩大。这座神庙有3300多年历史,神庙凿入岩石山窟60多米。且需要搬迁的还有神秘的太阳日奇观(见下文有详尽描述)。</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右数第二位就是“太阳之子”</h5> <p class="ql-block">为了给神庙搬家,工程人员用链锯而非炸药移开庙顶的岩山,依神像的形状绘制切割线,还给切割线贴上保护绷带,将神庙切成1050块大石块。</p>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被分割的拉美西斯大帝</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片来自Per-Olow / Wikipedia)<br></div></h5> 被切割的大石块运送到安全地带后,工程人员运用最先进的测算手段,将两座神庙复现在瓦砾和岩石制成的人造山中,其顶部由两个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做圆顶支撑。他们还重现了太阳节奇观,但遗憾的是时间错后了一天。<div><br></div><div>这场“神庙逃亡”一直持续到1980年,最终22座庙宇得以保全,还入选世界文化遗产。<div><br></div><div>今天,阿布辛贝是继金字塔之后埃及访问量最大的古遗址,甚至已经有了自己的机场,以迎接每年来自全世界的成千上万游客。<br></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两座神庙搬到了附近的高地上</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片来自:rayints / shutterstock)</h5>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美国与埃及关系缓解,还在古迹抢救中出力不少,1965年埃及特将丹铎神庙赠送给美国。神庙远渡重洋后在大都会博物馆安家落户,成为镇馆之宝。<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现放置于大都会博物馆内的丹铎神庙</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片来自:Maurizio De Mattei / Shutterstock.com)</h5> <h1><b>3、拉美西斯二世神庙</b></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沿着纳赛尔湖畔的小路缓缓前行</h5> 日光太强了,明晃晃的闪亮,将眼前的黄褐搅和得一片晕眩。在我们的左侧,是一座淡赭黄中略带玫色的山丘,正前和右侧的便是声名卓著的纳塞尔湖和漫溢天际清透清透的碧空。<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忠实的收录每一帧画面</h5> 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拥有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div><br></div><div>他是一位强大的国王,一位战无不胜的将军,一位深情至极的丈夫,一位和蔼可亲的父亲,一位极富盛名的建筑家......</div><div><br></div><div>头顶着这些光环的拉美西斯二世在位约67年。他为世人留住了时代的辉煌,他的被历史学家誉为古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法老王。</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拉美西斯二世神庙</h5> 转过山丘惊现镶嵌在岩山之中的神庙!据导游介绍,神庙全高约54米,宽约37米,纵深约61米。最为震撼的是高达32米宽38米的拉美西斯二世巨大的四尊坐像,傲然屹立于神庙前。<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巨像的膝下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家人<br></h5> 巨像脚下站立的小人是拉美西斯二世家族主要成员的雕像。这些雕像均不超过法老王膝盖的高度,包括他的妻子奈菲尔塔莉、他的母亲图雅太后、两个儿子和六个女儿。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法老王膝下奈菲尔塔利的雕像</h5> 奈菲尔塔利的雕像站立于丈夫的膝下,体态丰腴娇媚无比。据介绍在卢克索的王后谷中发现了奈菲尔塔利美得惊人的陵墓,但她的木乃伊和随葬品早被盗劫一空,奈菲尔塔利的真实容貌便成了永远不得破解的谜底。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巨像的顶端坐着22只神职狒狒</h5> 拉美西斯二世神庙面朝东方,意在每天迎接黎明的曙光。古埃及人认为狒狒叫声是对旭日的欢迎。所以神庙前巨像的顶端坐着22只神职狒狒。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巨像中间上方是太阳神拉·哈拉赫梯</h5> 拉美西斯二世在位67年有8个皇后,嫔妃不计其数;大约有100多个儿女。在当时古埃及人平均寿命仅有40多岁的情况下,他活到90多岁高龄。他12个有合法继承权的儿子都早他逝世。继承他王位的莫尼普塔,位列王位继承人名单中的第十三位,到60岁时才得以登基。<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巨像中间下方的小窄门</h5> 阿布辛贝神庙被看成是拉美西斯最伟大的作品,是名副其实的古代建筑瑰宝,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div><br></div><div>意大利著名的埃及学家之一赛尔乔多纳多尼教授解释说:“这真是一座令人难以置信的建筑,它将埃及古典建筑的建筑元素带入了深山中。”</div><div><br></div><div>神庙本意是供奉三位主神阿蒙、拉、布塔,但实际上它只为一位“真神”拉美西斯本人服务。<br><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巨像周边的石刻浮雕</h5><br> 古埃及人种早就在时空的转换中销声匿迹。然而,阿布辛贝神庙的壁画、浮雕,却生动而真切地再现了三千三百年前古埃及人的形状特征:肩宽、腰细、足平、唇厚、身材矮小、肌肉发达,却又不乏聪慧和机敏。 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名为祭拜神灵,实为供奉自身,这位功高盖“天”的法老王,在肆意扩张自身权威的同时,倒也为古老的埃及留存了一处又一处辉煌的风景。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神庙内部的列柱大厅</h5> 进入神庙,首先看到的是八尊分列两旁的石雕立像,他们是身着盔甲、高11米神格化了的拉美西斯二世。<div><br></div><div>拉美西斯二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法老学校”学习,10岁时在军中任职,15岁时父亲带他参战,以保证他将来成为一位智勇双全的国王。<div><br></div><div>父亲去世时,拉美西斯二世的年龄大概是25岁,但他已经拥有足够的雄心和顽强的自我意识,而且他已经娴熟掌握作为国王所必需的两项技能:以军事手段征服敌方和建造王宫。</div><div><br></div><div>他喜欢将自己的经历夸耀后雕刻在建筑物上,时刻不忘将自己神化了的雕像矗立在埃及各地,并且与神并列在一起。他要让自己的壮举超越所有的前辈。事实证明,他做到了!</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列柱大厅周边的浮雕壁画</h5> 列柱大厅的四壁是一幅幅精美的壁画,这些浮雕记录了法老王时代的生活。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拉美西斯二世加冕的壁画</h5> 壁画上是加冕和祭祀的画面。正面墙上是智慧之神托特(站立者,朱鹭头人身,传说太阳就是他下的蛋孵化的)和太阳神拉·哈拉赫梯在为拉美西斯二世加冕。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拉美西斯二世向拉·哈拉赫梯神献祭品</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拉美西斯二世向奈菲尔塔利献上莲花</h5> 壁画栩栩如生美轮美奂。这幅拉美西斯二世向奈菲尔塔利献上莲花的壁画,被后人当做他们情侣间表达爱意、求婚的见证。<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拉美西斯二世的太阳船<br></h5> 古埃及法老的太阳船是专门制造出来供法老升天时追随太阳神飞越天空时乘坐的,具有很神秘的力量。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跨进神庙二道石门进入前室</h5> 拉美西斯二世最得称颂的壮举就是针对赫梯族的卡迭什战役。前室以浮雕和文字的形式呈现了生动的叙述,拉美西斯二世在阿蒙神的护卫和支持下,率领他的军队奋勇杀敌,战车轰鸣,马匹狂奔,将赫梯人敌兵打落奥龙特河。<div><br></div><div><br></div><div>此战使拉美西斯二世成为臣民心目中百战百胜的将军,他施展外交才能与赫梯人签订合约。拉美西斯二世在人类历史上成功的留下了:“敌人惧怕他,臣民爱戴他,神灵保佑他”的不可磨灭的印迹。</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拉美西斯二世在战场上的英姿</h5> 法老王站立在战车上冲进敌群的战斗场面。雕刻匠将快速奔跑的战马前后两条腿分别刻画出了各四条腿,以表现速度。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拉美西斯在奋勇杀敌</h5> 壁画描述了拉美西斯单枪匹马地对抗整个赫梯军队,神在战斗中捍卫他,并最终将胜利交给他。拉美西斯在加低斯的伟大胜利名垂青史(但现代学者认为与其说是埃及的胜利,不如说是平局)。<div><br></div><div><br></div><div>撰写有关拉美西斯专著的弗朗克齐米诺解释说:“在古代,还没有哪一次战争拥有如此多的史料。拉美西斯战争归来之后,在他王宫的墙壁上,在阿布辛拜勒神庙、卡纳克神庙的卢克索神庙里均刻下了描绘此战役的场景。<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穿过第三道石门,步入尽头一间小石室</h5> 从门口向内60米,庙宇尽头的小石屋是神庙的圣地!圣地内并排有四尊坐像,从左至右分别是普塔赫神、阿蒙·拉神、神格化了的拉美西斯二世、拉·哈拉赫梯神。<div><br></div><div>普塔赫神:他是技艺和手工艺之神、神圣的雕刻匠,象征着心智创造的力量,被表现成一个木乃伊般的紧紧缠着布匹的男人。他坐在底座上,紧握权杖,头戴无沿便帽,留着直胡须;<br><br>阿蒙·拉神:八位创世神之一,头戴插着两根长长羽毛的皇冠;<br><br>拉·哈拉赫梯神:太阳神拉的一个化身,是拉和荷鲁斯的合体,通常被描绘成头顶日轮的人身鹰隼,也被描绘成一个眼镜蛇环绕的日轮,有时候日轮两边有舒展的羽毛翅膀。</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阳节奇观是该神庙的神秘特色之一</h5> <h5></h5><h3>每天当阳光照射神庙,靠外的庙堂会亮起来,而在深入60米远的诸神仍是一片黑暗。但是每年2月22日和10月22日这两天,旭日之光完美对齐神庙入口,仿佛神光降临,洒在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上,而他周围的雕像则只能接受他的反光,却享受不到太阳神这份奇妙的恩赐。</h3><div><br><h3>传说2月22日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10月22日则是他的登基日。因此人们称拉美西斯二世为“太阳的宠儿”。把这一天称为“太阳日”。</h3></div> 因建筑阿斯旺大坝,1968年开始,庙址迁移到离尼罗河201米远的65米高处,虽然考古学家费劲心机去保持原样,但挪动过的神庙的“太阳日”还是分别延后了一天。3000多年过去了,这个不知是巧合还是古埃及建筑师精心计算的奇观之谜,一直未能破解。 可叹3000多年前的神庙设计者和建筑师们,运用天文、星象、地理学、数学、物理学的造诣之神! <h1><b>4、献给奈菲儿的哈索尔神庙</b></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比邻拉美西斯二世神庙的哈索尔神庙</h5> 神可以永生,而凡人是不能的。所以,古埃及的国王和王后在死后都被尊为神,进而得到普通埃及百姓的膜拜。<div><br></div><div>奈菲尔塔利死后被尊为哈托索女神(即爱神)的化身,拉美西斯二世在自己的神庙旁为她修建了一座较小的石窟庙——哈索尔神庙。神庙高 12 米,长 28 米。两座神庙遥遥相对,谱写着那个时代君王和宠妃的绝世爱情。</div><div><br></div><div>虽有些媚俗,但老百姓喜欢品嚼。即便奉为“人神”,也绝然离不开自然人的七情六欲。</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哈索尔神庙前的六尊雕像</h5> 哈索尔神庙前并肩站立着六尊十米高的雕像,其中四尊是拉美西斯二世,另两尊雕像是以哈索尔女神形象出现的奈菲儿雕像。<div><br></div><div>惊讶!女人的塑像,哪怕是高贵的王后,与法老的塑像同样高度而且并肩排列,在整个埃及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在古埃及,很少有王室女性能像奈菲尔塔利那样,深受丈夫爱戴,抑或在其宫中扮演如此积极的角色。</div><div><br></div><div>奈菲尔塔利在丈夫尚未登上王位前,就嫁给了年轻的拉美西斯,作为他的正室,长子之母,知己和共事者,她在位26年。</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见证千年法老情</h5> 严格来说,拉美西斯和奈菲尔塔利这对少年夫妻的婚姻,开始于政治目的。而后奈菲尔塔利出乎意料的惊人魅力和智慧,真正征服了拉美西斯的心。<div><br></div><div>当年无论是法老还是普通百姓都深爱着她。奈菲尔塔利这个名字意为“最美丽的女人”,而众多的画像也证明了她的魅力。</div><div><br></div><div>拉美西斯是在继承王位前不久娶了她,从此就与她形影不离,无论是在宗教仪式中还是在国事活动里都能见到她。在绘画中以及其他文物上也常能看见她与丈夫亲密地依偎在一起。她与拉美西斯二世一同经历了哈比鲁人出埃及、卡迭什之战等历史事件。<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奈菲尔塔利“最美丽的女人”</h5> 奈菲尔塔利——拉美西斯二世的第一任王后,也是法老一生中最爱的王后。可惜红颜薄命,年仅半百就过世了。<div><br></div><div><br><div>戎马倥惚的盛世明君,竟在爱妻的墓穴里留下了这样缠绵悱恻的铭文:</div><div><br><b>因为有了你,太阳才放出光芒;<br>当你轻轻走过我的身边,<br>就偷走了我的心。</b></div><div><b><br></b></div><div><b><br></b>不知是法老王的意旨,还是翻译者的造化,这一段如歌如泣的流水行文,竟携带着三千三百年后的中国文人徐志摩的诗韵。</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奈菲尔塔利支持丈夫发起的战争</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右边船上的牛是哈索尔,左边是奈菲尔塔利</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头戴牛角和日轮的哈索尔女神在为王后加冕</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回望哈索尔神庙入口</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神庙的守门人</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走出神庙沿小路漫步</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驻足纳赛尔湖畔的避荫处</h5> 退至两百米外纳赛尔湖畔的避荫处,两座神庙尽入眼底。湛蓝湛蓝的晴空下,阿布辛贝散发出略带玫红的钻石般的霓光。那光彩过于炫目,竟让脚下的这一片实得不能再实的砂石变得迷蒙、虚幻起来。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湖面宽广而宁静<br></h5> 三千三百年前法老王巡游至此,看到的或许正是如此这般的天穹和霓光。“ 我是拉美西斯二世,我是上苍赋予无上神威的太阳神之子!” 一座人神合一的殿宇,正是在这位法老王自我欲望的膨胀和天马行空的想象中初现雏形。<div><br></div><div>然而,大江东去,淘尽千古风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旧景依在,但这空前绝后的冲天豪气,早就汇入滚滚远去的浩瀚时空。拉美西斯的时代消逝了,那个时代中不可一世的民族消逝了......</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现实已化为虚无,虚无又酿成传说</h5> 享有二百五十万年高龄的撒哈拉沙漠,严酷地拒绝了任何种类的生命形式,却仁厚地接纳了拉美西斯和古埃及人创造的神迹。<div><br></div><div>阿布辛贝是幸运的,它生在撒哈拉沙漠,流沙让他它躲过了一重又一重乱世的掠劫,又让它在近乎窒息的绝望中重获了新生!</div> <h1><b>三、撒哈拉的大漠蜃境</b></h1> 意犹未尽的离开阿布辛贝,启程返回阿斯旺码头。沙漠里的温度越来越高,撒哈拉空旷静寂,大巴在大漠中行驶着,如同在大海中漂浮的一叶小舟,显得那样渺小......<div><br></div><div>突然司机师傅停车了,导游指着窗外:快看沙漠里的海市蜃楼!</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巴纷纷停在路边</h5> 上学时曾经学习过:海市蜃楼常在海上、沙漠中产生,是光线在延直线方向密度不同的气层中,经过折射形成的幻境。<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前方是无尽的沙漠,没有任何水源</h5> 在沙漠的远处,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晶莹如镜的湖泊,湖水在阳光下荡漾,波光粼粼,绵延了数公里,这就是传说中的沙漠蜃境!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客纷纷下车拍照</h5> 海市蜃楼的种类很多:根据它出现的位置相对于原物的方位,可以分为上蜃、下蜃和侧蜃;根据它与原物的对称关系,可以分为正蜃、侧蜃、顺蜃和反蜃;根据颜色可以分为彩色蜃景和非彩色蜃景等等。<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天重复出现的沙漠蜃境</h5> 导游讲在撒哈拉沙漠中如果没有风,中午时分在炎热的沙漠上都可以看到大漠蜃境,出现的几率可达80%以上。<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镜头拉近放大,太神奇了</h5> 沙漠蜃境常常给在沙漠中行驶的旅人带来一些幻觉和信心。<div><br></div><div>试想如果一个骆驼队在炎热的沙漠中缓慢前进。酷暑和干燥的天气使得行者疲乏不堪,皮袋中的水已经喝完了,嘴唇干得发裂,这时多么想能够喝到一口清凉的水啊!</div><div><br></div><div>这时在遥远的前方沙漠中出现了一个湖泊,湖的两岸有着树林和灌木,那会给他们带来了多么大的希望和清凉的预感,于是他们满怀信心和勇气快速朝前奔去......</div><div><br></div><div>走过一个沙丘又一个沙丘,湖泊忽隐忽现,最后,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想想看那是多么的悲催啊!</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沙漠中突兀的升出湖泊和岛礁</h5><br>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西方神话中,蜃境被描绘成魔鬼的化身,是死亡和不幸的凶兆;而我国古代则把蜃景看成是仙境,秦始皇、汉武帝曾率人前往蓬莱寻访仙境,还多次派人去蓬莱寻求灵丹妙药。<div><br></div><div><br>不过现代科学已经对大多数蜃景作出了正确解释,认为蜃景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所谓蜃景就是光学幻景。</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回到阿斯旺码头,登上游轮</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轮缓缓启航,悠闲恬淡</h5> 下午2点回到了阿斯旺码头,待自费去阿布辛贝的游客全部登船后,游轮缓缓启航。游轮将从阿斯旺顺流而下,沿着尼罗河一路向北,今晚将在卢克索神庙旁的码头停泊。<div><br></div><div>静静坐在窗前,品味着尼罗河的风光。那感觉终生难忘,直至多年后的今天,我依旧会清楚的记得那大漠壮丽的日出、记得阿布辛贝的震撼、记得那条河的旖旎和那天傍晚的霞光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