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分析明得失,凝心聚力谋提升——记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考试质量分析

歌颂

<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24-25日,高二年级举行3月月考。3月30日下午,两校区语文备课组分别开展质量分析会。</p> <p class="ql-block">一、成绩情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本次考试平均分98.5分,平行班98.1分,实验班100.1分,2分的均差,属正常范围,最高分127分,最低分63分,总体均差较大。优秀率为0.3,良好率为18.8,及格率88.6,需培优辅差,提高优秀率和及格率。</p> <p class="ql-block">二、试卷分析</p> <p class="ql-block">  本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难度0.67(中等偏易),信度0.39(值越大越可靠),区分度0.12(值越大越好)。所考察题型与2021年全国甲卷的高考题型基本相似。由林洪涛老师、窦林英老师、郭宋老师出题和审题,郭宋老师修改、校对、排版。</p> <p class="ql-block">从各题的得分值来看,客观题的得分率较低,只有59.48%。主观题得分率为67.16%,也不是很高。作文73.04%的得分率,相对好一点。</p> <p class="ql-block">具体来看,第14题、17题得分率较高,侧面反映古诗词选择题和成语选择题,学生掌握的相对较好。第5题、第15题、第19题、第21题得分率较低。尤其第5题,实用类文本的选择题,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分析能力不足。诗歌阅读的简答题学生在审题“贯穿全诗”时不认真,解答不够全面。语言运用的病句题和概括“条件关系”的句子得分率偏低,拉低了整体水平。</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备课组老师们在阅卷后,对各题阅卷情况的反馈。每位老师都非常认真,各司其职,并且团结协作,齐心协力,按时完成阅卷任务,是第三个完成阅卷的科目。</p> <p class="ql-block">三、 措施和计划</p><p class="ql-block">1. 提高选择题得分率,平时注重选择题训练;加强对语用题型的拓展,见识更多的新题型,提高得分率。</p><p class="ql-block"> 大多数学生对学习语文有这样的感觉:语文知识不少,管用的不多;学习的课文不少,考试考到的不多;做的练习不少,心中有底的不多。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标和新教材,以高考试题、试卷为蓝本,全面地研究高考试题、试卷,包括它的总体设计、各题的考查目的、设问的角度、干扰项设计的特点、解题思路等等,并在此基础上精选习题。</p><p class="ql-block">2. 精心设计开展整本书阅读和群文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充分利用早自习,督促学生扎实朗读并背诵新课标规定的72篇必备古诗文。</p><p class="ql-block">3. 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指导和训练。</p><p class="ql-block">① 审题意识。作文的审题不可能成为一大障碍,但也不是一眼就能看到底的,需要好好琢磨,细细思辨。只有领会命题意图,才能把握写作思路。</p><p class="ql-block">②文体意识。文体不限不等于不要文体。平时训练要有文体意识,记叙文就是要有描写意识;议论文观点鲜明,要有思辨意识、哲理意味;散文要有人有事,揭示哲理。</p><p class="ql-block">③结构意识。段落不要分得太零碎,以免给人一种很散的感觉,不要故作高深写“题记”,不要分成“一”、“二”、“三”、“四”,很自然的分成4至6个自然段即可,要文气贯通,一气呵成。</p><p class="ql-block">④“亮点”(创新)意识。一个巧妙机智的构思,一个精彩的段落,一段内涵丰厚的句子,一个有个性的词汇,甚至一个有如诗眼的字,一个非常有特点的标点符号,都可以作为亮点,提升文章的层次。有的学生喜欢故作深沉,故意把文章写得很“含蓄”,缺乏开点题的意识,以致使得观点不亮。要凸显自己的亮点,不怕张扬,不怕“招摇”,把文章的语言美、立意美、结构美发挥到极致。</p><p class="ql-block">⑤语言意识。尽量“装潢”作文的语言。要进行写好一段排比或一段比喻的训练,进行写好一段逻辑性强的文字的训练,进行写好头一段精辟有哲理的话的训练,进行写出一段生动形象的话的训练。总之,要在语言上“征服”阅卷教师。</p><p class="ql-block">4. 加强集体备课,保质保量完成集体备课。学科组长要制定学科计划,各备课组合理分工,统筹安排科学运作,真正做到教学情况的有效反馈</p>

得分率

第题

意识

语文

选择题

审题

阅卷

试卷

训练

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