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亲爱的大班小朋友家长:</p><p class="ql-block"> 你们好!再过3个多月,您的孩子将告别快乐的幼儿园时光,迈进小学的大门,成为一名正式的一年级小学生。</p><p class="ql-block"> 在这段充满憧憬和期待的时光里,您陪伴孩子准备好了吗?是不是也有一些焦虑和困惑?今天这封信特意为您解惑而发,请您查收!</p> <p class="ql-block">国家政策篇</p><p class="ql-block">2021年3月30日,《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包括《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进一步明确了幼小衔接的内容和目标。</p> <p class="ql-block">小学要强化衔接意识,将入学适应教育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教育教学方式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p><p class="ql-block">入学准备教育应注重“<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span>”等方面的有机融合,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准备,更不应用小学知识技能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替代全面准备。</p><p class="ql-block">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坚持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p> <p class="ql-block">幼小衔接,衔接什么?</p><p class="ql-block">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经历的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幼儿园将入学准备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帮助幼儿做好身心各方面准备,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那么,幼小衔接,衔接的是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明确指出主要是以下四大方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是身心准备。</span>如:向往入学,有良好的情绪,喜欢运动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二是生活准备</span>。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参与劳动,增强安全防护能力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三是社会准备</span>。会交往合作,诚实守规,有任务意识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四是学习准备</span>。好奇好问,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学的校园生活是什么样的?孩子需要提前学习汉语拼音吗?孩子怎样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p><p class="ql-block"> 小学是人生中最美好、最纯真的一段童年时光。对于即将跨进小学大门的孩子们来说,充满着好奇、期待和向往;对家长们来说,幼升小是孩子们人生中的第一道分水岭。眼下又快到了大班的毕业季,我们都希望能够陪伴孩子顺利地度过这段幼小衔接期,那么您和孩子已经做好准备了吗?常言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让孩子尽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平稳地度过幼小衔接期,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小学和幼儿园有哪些不同,这样便于您和孩子一起提前做好入学准备。</p><p class="ql-block">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四大变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变化一:学习环境的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幼儿园:一日活动以教室和户外活动区为主。小学:教室、功能室、操场等都是学生活动的场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变化二:学习形式的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幼儿园:尊重个性,游戏活动为主。小学:以生为本,愉悦学习为重。变化<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三:学习时间的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幼儿园:没有严格的上、下课的时间规定。小学:有严格的作息制度,每节课40分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变化四:师生关系的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幼儿园:老师像父母照顾日常活动。小学:老师更像大朋友,教学知识,陪伴成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这“四大变化”对孩子们在自理、自立、自律和自信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span>。</p><p class="ql-block">幼小衔接不仅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链接、双向互动,更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家、园、校三方鼎力相助,才能形成坚不可摧的教育合力。</p><p class="ql-block">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样做呢?</p><p class="ql-block">支您一招——咨询代替焦虑。</p><p class="ql-block">首先,端正心态,正确看待幼小衔接,它是孩子从幼儿园顺其自然过渡到小学的阶段,不必过于焦虑;</p><p class="ql-block">其次,多和身边一年级的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分享育儿经,缓解个人因经验缺乏而引发的茫然无措;</p><p class="ql-block">最后,主动向一年级的老师交流自己的困惑,空余时间阅读相关书籍和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讲座,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家长心态端正了,孩子的入学才能走得更平稳。</p> <p class="ql-block">幼小衔接不仅仅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我们家长的做法也尤为重要。关于孩子的幼小衔接我主要是从心理、生活、学习这三个方面来做的,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是心理准备</p><p class="ql-block">孩子刚上小学,肯定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们家长的不良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所以,我摆正自己的心态,不焦虑、不急躁、不紧张,以平常心来看待孩子们的幼小衔接。为了让孩子充满自信地去迎接新的环境,从心理上引导孩子做好准备,激发孩子的入学愿望,在平时和他的聊天中,我有目的地传递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就要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高兴,我们家里马上就要有一位小学生了,好开心呀!”“上小学后会交到很多的新朋友。”“小学的操场很大。”让他自己觉得小学真好,成为一名小学生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让孩子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充满期待。</p> <p class="ql-block">二是生活有条理</p><p class="ql-block">孩子在幼儿园时,一日的生活中各个环节都会有老师的帮忙,但是到了小学后,学习和生活都需要自己来完成。我平时非常注意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的生活有条理。</p><p class="ql-block">首先,在平时的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比如说:要按时起床,要按时完成他应该完成的事情,养成不拖拉的习惯,为小学的学习打好基础。</p><p class="ql-block">其次,凡是他自己能做的事情,我都会让他自己做,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叠衣服,能将自己玩完的玩具收拾好,自己收拾自己的床铺和衣服,妈妈为孩子端饭还有收拾餐桌,都可以让他自己做,让他养成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能力。</p><p class="ql-block">在平时的生活中,还要培养他的规则意识。比如:用完的物品一定要放回原处,在公共场所也要遵守行为规范,不能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等等。</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规则意识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孩子在幼儿园已经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在假期里我们一定要保持住,幼小衔接非常重要,关键在于我们家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是学习有品质</p><p class="ql-block"> 孩子天生就会对新鲜的事物有好奇心,我们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例如周末带着孩子走进公园,引导他观察动物、植物,鼓励他多问为什么,并和他在一起的时候让他培养观察、探究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平时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比如:每日的亲子阅读时,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要求孩子不能够边听边玩,讲的时候要随时提问,如“小猪为什么会伤心呢?”“刚才彩虹的这个花帮助了谁呢?”或者“你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倾听能力,还培养了他的想象力和记忆力,提升他的专注力,慢慢地培养他自主阅读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经常给孩子布置一些带着多重指令的小任务,也有助于锻炼孩子的倾听能力。</p><p class="ql-block"> 只要我们家长朋友能够放平心态,不焦虑,不盲目地跟风,用心陪伴孩子,相信我们的孩子都能够顺顺利利地度过幼小衔接期,打好终身学习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朋友,幼小衔接,不是学习的短期行为,而是家、园、校三方携手并肩的合作共育!</p><p class="ql-block">幼小衔接,不是小学知识的提前学习,而是科学的陪伴孩子在每日的生活与学习中,逐渐养成生活、学习、社会交往等好习惯、好品质,不断提升综合素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人生如一场马拉松,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家长们不必过度追求孩子成长的“初速度”,更不必拔苗助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科学的幼小衔接必须通过包括家长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努力,回归立德树人的教育初衷,充分尊重孩子成长规律,着眼孩子的终身发展所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基”为目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科学的方法为路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爱护航,快乐而坚定地行走在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路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负使命!不负童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