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古兰经》上说:“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平凡枯燥的生活因为有了这一朵“水仙花”而变得诗情画意。有一位老师,他的语文课堂就充满了浓浓的诗意,他就是——王崧舟。</p> <p class="ql-block"> 王崧舟,字维岳,号泊静斋主,浙江上虞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曾任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他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十大育人先锋。</p><p class="ql-block"> 王崧舟开创了“诗意语文”教学流派,构建了“新成功教育”办学模式,其事迹先后被多家国家级、省级新闻媒体介绍。他的语文课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等栏目播出,其代表课例有:《万里长城》《只有一个地球》《一夜的工作》《长相思》等。</p> <p class="ql-block"> 何谓诗意语文?</p><p class="ql-block"> 用王崧舟老师的话来说,诗意语文就是教师用诗样唯美的语言演绎着课堂,用诗样的精巧锻造着课堂,用诗样的意蕴营造着课堂,用诗样的激情澎湃着课堂。</p> <p class="ql-block"> 1.情感——诗意语文的“标识”。 </p><p class="ql-block"> 王崧舟老师说:“语文教育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她的‘情’和她的‘美’。营造情感氛围和审美空间,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之中,领略作品的艺术情感,提高语文素养和生命品位,这才是诗意语文的终极关怀。”</p><p class="ql-block"> 下面一起来听听王崧舟老师的讲座,看看是两位老师分别是怎样引导学生理解“饱经风霜”的:</p> <p class="ql-block">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六(1)班老师是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带领着我们学生冷眼旁观地肢解着文本,而六(2)班的老师则为学生营造出了情感氛围,触动了他们的心弦,收到了更显著的教学效果。 </p><p class="ql-block"> 在王崧舟老师的课堂里,情感是他的鲜明标识。他总是激情地投入,用诗意般的言语,引领学生沉浸在文本的情境中。指导学生进行诗意般的朗读,激发他们内心最真的情。置身于他的课堂,我们感受到的是涌动着的浓浓的诗的情感,或高亢激昂、或悲婉凄清……每一个人都被深深地感染。</p> <p class="ql-block"> (2)大气——诗意语文的“框架”。</p><p class="ql-block"> 王崧舟老师认为, 一堂好课,如一盘围棋,最讲究一个“气”字。有气则活、无气则死;大气则神、小气则凡。大气的课,总是左右逢源、纵横自如。王老师执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的片段,他以“ 纹丝不动”为基点,大处落笔、整体勾勒,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引领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感悟英雄的伟大形象。</p> <p class="ql-block"> (3)智慧——诗意语文的“神韵”。 </p><p class="ql-block"> 语文是最具教学个性的学科,面对古今中外思想璀璨、性情灵动、文采斐然的经典之作,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迥然不同,这源于教师的语文功底。 解读文本需要智慧, 构建课堂需要智慧,促使学生发展更需要智慧。 王老师是一位有大智慧的老师,他用自己的智慧奉献给学生一堂堂“教学盛宴”。这从王老师对《草船借箭》中一个“笑”字的导读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一般教师教这一课, 可能都是引导学生分析诸葛亮怎样知天时、知地理、知敌人,从而突出诸葛亮的过人智慧。而王崧舟老师就抓住一个“笑”,让学生体会“诸葛亮在笑谁”,然后师生对读,在读中把文本内涵挖掘到极致。课堂上学生生成的“笑鲁肃,他根本就不了解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意图(宽厚的笑)”,“笑曹操,对曹操了如指掌(讽刺的笑)”,“笑自己,充满希望(成功的笑)”,“笑周瑜, 想要害我?看你怎么办?我气死你(胜利的笑) !”王老师能将语文的“诗意”之花绽放得如此精彩,完全得益于他日积月累而成的大智慧。</p> <p class="ql-block"> 王崧舟老师说:“我有一个梦——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 他通过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实现了他所追求的是事业境界——在促进学生生命和谐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自我生命的和谐发展,让师生在语文的大地上诗意栖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