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家长如何有效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臻品幼儿园——保教办公室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但凡儿童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br> 《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根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所谓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效劳,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做。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br><div>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且都是对方所不能代替的。<b>那么家长如何做到与幼儿园的有效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呢?</b></div> <h3><font color="#167efb" style="">一、支持鼓励孩子自理的要求:幼儿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新奇的事往往都有探究的欲望。当他们有这种欲望时我们应该积极的支持和鼓励他们。</font></h3> <font color="#ff8a00">二、要激发幼儿生活自理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开始。只有对某些事情产生了兴趣才能更加喜欢去做某些事情。我们可以利用讲故事、唱儿歌、作游戏等形式,使孩子懂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利用自己的小手可以做许多的事情,从而激发孩子生活自理的兴趣。</font> <font color="#39b54a">三、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技能: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在不断的探索-学习-学习-探索中学会一切的,因此要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就应当教给孩子劳动的技能给以正确的引导,让他观察妈妈是怎样洗手绢的,爸爸是怎样刷呀的,从中掌握正确的方法。</font> <font color="#b06fbb">四、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要持之以恒:一种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天天做,时时做持之以恒。我们不能今天让孩子去自理,明天觉着孩子太辛苦或者太麻烦就一切代劳。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养成的,需要家长们坚持一贯性的要求,</font> <font color="#39b54a">五、家庭成员的一致性:爷爷奶奶亲孩子,真是比父母都要亲,所以,在家庭里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妈妈要求孩子自己穿衣服,孩子慢悠悠的笨手笨脚的穿,奶奶看见了,怕孩子受凉感冒表示反对,爸爸怕孩子耽误自己上班时间,就亲自动手替孩子穿起衣服来,就这样家中要求的不一致,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家庭中在要求孩子做事情时,必须要求一致的要求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font> <font color="#ff8a00">六、家园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长还要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发展情况,经常的与孩子的本班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发展,了解幼儿园的要求,配合幼儿园要求一致的对孩子进行教育。共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孩子学会了自理,人生就成功了一半,就为以后进入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够坚强的面对生活,坚强的自立于社会.</font> <font color="#167efb"><b> </b> 陈鹤琴先生十分重视幼儿的习惯的培养,认为“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罪。”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能为其一生奠定基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家长要充分认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习惯养成在孩子一生发展中的作用,明确目标,家庭成员对孩子要求一致,同时要为孩子提供独立的生活用品、创设一个适宜幼儿习惯养成的物质环境。同时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精神环境,一方面家长要为孩子做好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要为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在孩子操作的过程中,家长要不包办、多指导、多鼓励、少指责,要多一些耐心和等待。</font> <font color="#ff8a00" style=""><b> </b></font> 本学期我园结合“纲要”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每月制定幼儿自理能力培养计划,并在学期末我们将会举行“幼儿自理能力大赛”。

自理能力

孩子

幼儿

生活

培养

自理

家长

要求

幼儿园

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