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中进行科学小实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在科学小实验中可以让孩子在“玩科学、做科学、想科学、议科学、用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研究热情。<div> 为开展好“科学小实验进课堂”活动,老师们平时下了不少功夫,提前对各类科学小实验进行模拟操作,确保科学小实验课堂生动、有趣。</div> 3月30日下午,组织全园小朋友开展《科学实验课堂——神奇的干冰》活动,用美妙的科学现象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以好奇心鼓励孩子动手操作能力,让孩子在快乐中探索与成长! 科学小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孩子的探索欲,让孩子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小朋友们,快来跟园长爸爸和老师们一起来探索科学的神奇吧! <b><font color="#ed2308">《有趣的彩虹雨》实验原理:</font></b>彩虹雨实验的原理是混有色素的食用油倒入清水后,由于食用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食用油将包裹着色素浮上水面。静置一段时间后,由于色素密度最大,色素开始沉入水中,且与水相互溶解,于是形成了梦幻的彩虹雨。 <b><font color="#ed2308">《牛奶大爆炸》实验原理:</font></b>洗洁精中外表活性剂能够破坏牛奶表层的张力,并与牛奶中的脂肪结成小的胶团颗粒,进一步改变分子外形,使液体内部发生变化。被搅动的牛奶带动色素翻滚运动,进而绘制出流畅的线条和曼妙的图样。 <b><font color="#ed2308">《不漏水的手套》实验原理:</font></b>因为装满水的塑料袋是有弹性的,当形状规则的牙签刺穿塑料袋之后,变形的袋壁仍能紧紧地包裹住牙签的外缘,所以塑料袋仍然能不漏水。 <b><font color="#ed2308">《神奇的热胀冷缩现象》实验原理:</font></b>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气球🎈遇到热水会被吹起,遇到冷水🎈会收缩,这就是热胀冷缩哟! <b><font color="#ed2308">《倒立的水》实验原理:</font></b>这是因为表面的纸张受到了水的影响,纸张与瓶口之间紧密的联合在一起,没有任何的缝隙,这时候形成了一定的拉力,水能够将纸向上提升,所以才会出现纸将水封闭在瓶口内不会滑落的现象。 <b><font color="#ed2308">《瓶盖控制水流》实验原理:</font></b>这是因为大气压的存在,当瓶盖松开的时候,空气从瓶口进入,水就会从吸管的小孔中流出来;当瓶盖拧紧时,空气无法进入瓶中,外部空气又将吸管的小孔压住,水便无法从小孔中流出来了。 <b><font color="#ed2308">《水中火山》实验原理: </font></b>热水的密度小于冷水的密度,因为热水中的水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因此,水分子可以更快的分散开。由于热水密度比冷水小,所以色素瓶中的热水才会冲出瓶口浮在冷水面,形成类似于海底火山喷发的景象。 <b><font color="#ed2308">《漂浮的鸡蛋》实验原理:</font></b>液体的浮力和液体的密度是紧密相关的。液体密度越大,其浮力就越大,反之,密度越小,浮力也越小。刚开始,之所以鸡蛋立马就沉入到水中,是因为清水的密度比较小,水的浮力小于鸡蛋自身的重力,所以鸡蛋在重力的影响下沉入到水底。当我们逐渐往清水中加入食盐,使得杯子中液体的密度增加,导致浮力也增加。当浮力大于鸡蛋的重力,鸡蛋就漂浮在水面上,再也沉不下去了。 <b><font color="#ed2308">《有趣的潜水艇》实验原理:</font></b>当捏瓶子时水压会变大,会把水压到小药瓶里,药瓶里的水就满了,小药瓶就会变沉,从而沉到下面,松开则压力变小,就会浮起来。 <h3> <b>每个孩子都有他们自己观察世界的特定方式。对幼儿来说,更好地引导他们观察有关生活中的物质形态及其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使幼儿乐于参加科学活动,喜欢动物、植物,在探索过程中获得发展是非常必要的。<br> 孩子们在学习中,通过观察、思考、提问、动手、合作、表达,促进孩子观察力、思考力、认知力、动手力、组织力、表达力的全面提升。</b></h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