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风像白衣天使的笑容,吹暖了清冷的街巷,吹开了校园的新绿。我们站在学校教室的窗前遥望天际,拥抱东方的第一缕曙光。尽管疫情让平日喧闹的学校如此沉静,听不到孩子们琅琅的晨读声,但蔚蓝的天空依然让我们陶醉其中。面对疫情,学院附中老师们教学和研讨的责任感、使命感丝毫不减。很多老师早早到学校,充分准备用“一体机”线上授课,为莘莘学子呈现充实、丰富、清晰的精彩课程。 接到线上教学通知后,学院附中领导立刻开会研究,确定学院附中线上教学“一校一策”方案,已经有序开展六天的线上教学工作,整体反应良好,学生满意,家长认可。 为了对线上教学教学措施进行有效指导,提升线上教学效果,2022年3月30日-31日,初中部教研员深入学院附中在线课堂指导教学。参加听课、评课,并与我校一线教师一起备课,共研教学策略,同心协力一起诠释疫情防控中温暖的教育守护。 “钉钉”线上教学展示了九位教师的直播授课。覆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综合九个学科。学校提前制定方案及日程安排,邀请教研员进入钉钉授课系统。刘志波校长全程指导跟进,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学科负责。九位教师顺利展示了钉钉直播授课,教学中,老师们语言精炼、情感浓烈、富有激情、直奔教学重难点、课堂节奏紧密。在老师巧妙地整合性问题引导下,学生们更是思绪飞扬,师生互动,在线问答,顺畅高效。课堂上,或思、或想、或谈、或练、或批注、或总结,师生之间就是在这样和谐地交流中、互动中隔空进行授课。 九年级历史白艳玲老师组织学生复习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中考知识点(第二部分)复习内容。本节课着重复习了新中国的发展,包括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新中国的外交从起步走向成熟以及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中国取得的伟大科技成就。所有知识点复习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即“新中国的发展壮大”,突出发展科技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性,帮助学生缕清知识复习的线索,并适时给学生提供背诵考点的时间,还进行了“如何记得快”的学法指导,收效很好。 九年级英语张爱雪老师引领学生们在本课复习了5-6单元的基本内容。首先通过对孔明灯的描述导入主题;然后以我校英语教师编制的“中考英语复习学案”为依托,分别复习了重点词汇——invent,make,translate及20多个短语和被动语态的用法;接着 又通过小考的8个句子帮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引导他们自己改正;最后通过“中考链接”的操练,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掌握答题技巧!整节课重点突出,以学生为主,网课通过连麦和互动面板与学生们及时沟通,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是一节对学生有帮助的复习课! 刘妍老师物理《压强》的复习课。《压强》这一章共有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四部分组成。对于初三第一轮复习的具体情况,这节复习课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突出重点知识兼顾全面复习,始终以压强的概念贯穿整节课,以之为上线,把各部分知识紧紧联系在起,并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及适当的习题,强化基本能力的训练,重视课堂反馈,用以来达到提复高习教学的效果。 王林老师这节课是中考复习文言文部分,选择实词专项复习,主要复习篇目语文书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和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三篇文章,同时连接其他中考范围内的文言文篇目,集中复习实词的意义及用法。以掌握书下注解为主,拓宽复习范围。根据线上授课的特点,通过互动面板公屏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教师还可以采用连麦的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通过有效的互动,教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八年级生物学科张鑫喆老师这节课,围绕课程标准,结合生物结业考试说明内容,让学生们可以概述无脊椎动物不同类群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金英姬老师这节--《创新驱动发展》,围绕“创新”一词,复习创新的重要性、创新与改革的关系、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等,主要帮助学生缕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框架,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最后通过习题验证知识的掌握情况,收获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郭健老师这节数学课,研究的是相似三角形存在性问题解题策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本节课的设计。首先,带领同学回顾一下有关相似三角形找点所必需的一些基础知识,然后选了三道例题由浅入深让学生通过对比去感受题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何化归,目的让同学真正体会方法的本质,课后设置相关习题让同学巩固,去提高学生的熟练度和灵活性。 八年级地理学科张瑞雪老师这节课,让学生能根据香港和澳门政区图,说出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和范围;了解我国实施的“一国两制”政策;根据相关资料,概括香港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了解香港和澳门土地开发状况;举例说明港澳与祖国内地多方面的密切联系,分析这些联系对祖国内地和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秦玉丹老师这节劳动教育课程--《高效收纳与整理》,抓住学生居家学习的时机,把高效收纳整理方法带到家庭中,在衣柜与鞋柜的整理中深入浅出,实用高效的整理方法,改善学生生活空间,提高学生自理能力,使其精力最大化,培养学生自律高效的动手能力。教学内容操作性强,对收纳整理家居环境具有高效改观,教学内容层层递进,引领带动学生解决问题具有实操性。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教研员在线交流观点</b></font></h1> 聆听直播课堂教学之后,各学科教研员参加线上集体备课,并对展示课进行反馈,交流观点。本次调研主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设计准备、直播授课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与课堂教学效果等。在肯定优点的同时也指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线上课堂教学要加强教师有探究性问题的引导,进一步追求教学目标设定的精准化,提高思维活动设计的适切性,努力打造富含智慧的线上课堂。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集体共研 备战明天</font></b></h1> 评课后,教研员参加了学院附中各学科集体备课视频会议,大家针对线上授课,指定详实的周授课计划,老师们在教研员的指导下,集思广益,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研活动扎实有效,促进了教师线上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教研员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又给了老师们许多启发。大家努力做到教学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使在线课堂成为学生积极学习、高效教学的平台。 英语组集体备课时,大家先对张爱雪老师的课进行评课,彼此分享并研讨线上教学的经验和好的做法。统一下周教学进度并做好下周的复习计划。 历史组线上集体备课中教研员对三位老师针对中考考点复习的疑问逐一答疑。如: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属于哪一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新中国的外交原则,方针和政策可否概括为“新中国外交的三大法宝”从而让学生记忆?外交原则和外交方针有何区别?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提出的时间到底是哪一年?等等,同时制定了下周的教学计划。<br><br> 物理集体备课中,戴主任和大家共同研讨了针对目前的线上教学的弊端问题,就怎能更好的加强对学生监管,加强师生互动,了解作业批改,课堂检测等问题进行答疑解惑。<br><br> 语文组线上备课中,司老师针对文言文中考范围和重点进行了指导。明确了文言文译句标准、词语考查要点以及考查题型。之后,分析了中考诗歌赏析题的考查要点——学生面对诗歌能独立赏析,例如能了解必要的写作背景和生活经历品析诗歌情感,知晓诗歌运用典故。最后,司老师针对老师们提出的名著考查主观题、授课资料选择以及网络授课情况下如何有效关注学生等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br> <p class="ql-block"> 数学线上集体备课时,祖老师从三个角度给大家提出了建议:</p><p class="ql-block">1. 一轮复习不能当作简单的知识重复,要让一轮复习发挥它应有的功效。第一、将遗忘的知识捡起。第二、零散的知识串成串儿,形成网。第三、前后知识要形成逻辑系统。</p><p class="ql-block">2. 对于线上教学,提倡开展师生互动。只关注到老师是否讲解到位,还远远不够,还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状态。既要抓尖子生,也要抓一般学生,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到学生心理,丰富教学方式,让有趣的课堂教学驱散有些学生的厌学情绪。</p><p class="ql-block">3. 关于数学的专题复习,要逐步渗透,低起点,分解难点,穿插进行,逐渐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题目选择要用心,重视集体的力量,团队合作,一起为学生中考助力。</p> 地理组集体备课中,教研员听评王树新老师的备课《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并提出建议:<br>(1)可以结合(借鉴)我市网上优秀教学资源进行教学。<br>(2)台湾之前注重知识梳理,现在台湾的外向型经济的部分应灵活一些,不应该照本宣科。<br>(3)外向型经济发展条件:劳动力、经济和港口条件等。<br>(4)网上教学要有详略,有重点,有思想,有质量,抓大放小。<br><br> 道德与法治学科集体备课中教研员丛老师首先对金英姬老师的课进行了细致的评课。后对老师们教学中的困惑进行答疑。带领老师共同针对中考考点复习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交流。<br><br> 生物学科集体备课时,首先针对这节课进行评课,对下周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梳理,有关课标内容和涉及到的重要概念、重难点的把握,设计思路等进行了研讨。<br> 综合实践组进行了线上集体备课,赵老师表示,收纳整理内容很适合学生在疫情居家期间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意义,大家会集思广益开发更多有实践意义的课程内容。 春天是美丽的季节、是耕种的季节,更是希望的开始。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但通过市教师进行学院初中部教研员们的线上教学指导,我们学院附中全体师生会逆流而上,携手成网,孩子们不但认真听讲,还按时完成作业,课余时间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他们会不惧风雨,共同成长。 <br><br> 本次线上视导工作务实、高效,促进了我校教师专业成长,更是对今后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认真落实市教师进修学院初中部教研员的指导意见,不断强化管理,打造智慧高效课堂,切实做好线上教学工作。隔空不隔爱,我们定会用真心真情为学生居家学习成长助力,成为学院附中最靓丽的风景! <div><br></div><div><br></div>策划:刘志波<div>供稿: 刘庆晓 黄蕊 唐吉 学科备课组长</div><div>制作:何畅</div><div>审核:美篇审核小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