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老师

<p>  家,不仅是房屋、住所,是血缘关系最近的人一起生活、生存的地方。是笑声最多、没有猜忌、遮风挡雨、放松身心、和谐温馨的窝……</p><p> 我小时候的家在武功镇西大街,这里是我生命开始的地方。记忆中的家是爷爷开药方时的墨香;是继祖母拜佛的木鱼声声;是父亲教诲我们要礼貌大方、着装整洁;是叔父勤奋节俭、专心苦读为我们树立的榜样;是母亲、叔母做饭时的炊烟、做衣时的针线;更是我们一帮小孩子时而读书写字、时而追逐打闹还端着的饭碗;是井水倒出的小虾;是榆树上捉住的金蝉,是堂兄折叠的纸手枪,是爷爷炕席背后藏着的米花糖……那时我们天真无邪、自得其乐的生活在祖辈的手心上,别提有多幸福了!</p><p> 快乐的时光其实很短,祖父有病后,父亲常扶起病床上的祖父,让祖父时而靠着他的背、时而靠在他胸前问寒问暖……那一刻,我们明白了,家是有爱心、孝心的地方。祖父去世后家彻底一分为二,父亲周末回乡下老屋与我们团聚,叔父一家与继祖母在武功镇生活。我突然认识到家是变化的、是与生老病死有关的,会随着时光变迁分解、发展的。“分家”未分心,两地生活的魅力与温馨,仍焕发爱的活力。</p> <p>  (2002年5月时拍我的父亲、母亲)</p><p><br></p><p> 老屋偏远贫瘠,仍饮用漆水河的水,吃祖辈土地种出的粮食,在父母的关爱下,缺吃少穿的我们坚强长大。家比过去多了推动的石磨,圈养的猪(家字面里也有此意)、养过的羊、狗、猫、鸡、兔、鸽子;有了我姊妹用劳动换回的粮食,还有屋后成熟的红枣……慢慢家里的棉油灯换成了煤油灯、又换成了电灯,在岁月流逝中父亲退休、我们姊妹先后成家、家里添盖了房子…… 后来我们有了孩子,家里的欢歌笑语多了起来,逢年过节,一大家人齐聚一堂其乐融融,下一辈无忧无虑的重复着我们儿时的快乐,为人父母的我们在肩扛手提的生活中,增加了责任感,使命感……。 2002 年父亲去世了,母亲成了我们对家的唯一依靠,在珍惜一年又一年的亲情岁月里,我们继承了父亲善行谦和、仁爱孝敬等优良品德,认真对待工作,齐心服侍母亲。时光交替中三妹三弟也都退休了,如今大家庭温馨和谐,小家庭互相照顾,快乐幸福。</p><p><br></p> <p>  (2018年拍的全家福)</p><p><br></p><p> 我两口从教一生,三个女儿都成家立业。大女儿与女婿在高校任教,俩外孙即将高考;二女儿远嫁四川,与女婿奋斗保险领域,外孙上幼儿园;三女儿与女婿同在一三甲医院上班,小外孙也上幼儿园了。</p> <p>  (2021年春节拍)</p><p><br></p><p> 二弟从教、从政多年,并自考取得律师资格。为人谦让随和,办事细心体贴,“打官司”情、法尺度拿捏得当,被告原告认可。其妻勤俭朴素,持家细心忙碌。儿子儿媳从事科技工作,尊老爱幼、干练能干。女儿女婿同心同力,打拼爱家,小两口有一女儿乖巧可爱,懂事听话。</p> <p>  (这张照片缺二女婿与其女儿)</p><p><br></p><p> 大妹妹、妹夫曾在县属国企工作,都是心细善良朴素之人。妹顾家向善、心底慈悲。夫大度热情、明理能干。俩女儿小时乖巧听话,长大后志强踏实,婚后夫妻协力,小家美满。大女儿生有一子,二女儿生有一女,均可爱机灵。儿子在外拼搏有为,其女学习用功,未来可期。</p> <p>  (这张照片拍于2021年)</p><p><br></p><p> 二妹身处农村,早年辛劳忙累,坚强勤奋。近年与夫出门打工,同甘共苦、出力流汗、省吃简用、逐渐改变了生活环境,如今家里有土地,城里有住房,衣食住行有保障。女儿已成家立业,生一女一子拼接成“好”。儿子儿媳也在城里工作,生一儿子。一家人其乐融融。</p> <p>  (这照片也拍了两年啦)</p><p><br></p><p> 三妹一直在医院工作,上班胆大心细、尽职尽责,对患者和颜悦色、亲近温和。妹夫在高校工作,是个读书、教研“狂”,科研教学都是强手。女儿女婿学习优异、落户新加坡工作,在异国他乡养育一儿一女。儿子在京城工作,设计构图、速写作画、深得领导赏识。</p> <p>  (这张喜庆的照片拍于2018年)</p><p><br></p><p> 三弟工作较早,从最艰苦的工作做起,小心谨慎、踏实肯干,一步步走上一企业领导职务,以身作则、办事泾渭分明、条理清楚。妻从教是个好老师、从政是个好干部,细心明理,勤恳敬业。儿子搞科研、心细思路新,儿媳在医院、上进有作为,俩人都在西安上班。</p> <p>  (2010年时的叔父、叔母)</p><p><br></p><p> 祖父去世后,叔父一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任教。他是一位耿直无私、热衷教研、爱生如子的好老师、好教授。武功镇家里虽然生活环境优于老屋,但困难时期的口粮紧张并不比农村好。穷苦时期他的工资基本全用于买“黑市粮”了。叔母靠给人做针线活儿换得些许报酬补贴家用。堂兄他们既使吃糠咽菜仍经常饿肚子。上初一时我长住武功西街,曾和堂兄在小火炉上煮冻萝卜吃,那萝卜汤喝起来又涩又酸,喝到肚子后咕噜噜响个不停,但止饥的效果不错……堂妹那时营养跟不上,人瘦小视力差,小堂弟也体质差,小小年纪挖、找中药材卖钱贴补生活……</p><p> 那时交通不便,热爱工作的叔父回家并不多,艰苦困苛的环境下,激发了堂兄堂弟独立、担当、能吃苦、有拼劲的激情,几年后通过努力、分别掌握了当时令人羡慕的修表、开拖拉机的技术活。再后来堂兄堂弟先后结婚,堂妹以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考上大学,小堂弟也考入军医大学,从此,西街家里彻底摆脱饥荒,转入一个崭新的生活状态。</p><p> 西农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叔母农转非后和叔父生活在一起,叔父才彻底告别了在大灶每天早晚稀饭馒头豆腐乳、午饭汤面片的日子,能吃到叔母做的可口饭菜了。堂兄经过自己努力,有了积蓄后在武功镇南街买了临街庄基地,并盖了门面房。堂弟也把西街屋里翻盖一新,堂妹与小堂弟也结婚成家了。随着下一辈的出生,笑容长期挂在了当爷爷的叔父脸上……&nbsp;</p><p> 叔父是2016年去世的,叔母早于叔父于2014年去世。如今,堂兄、堂弟、堂妹家庭幸福,生活状态良好。</p> <p>  (2007年堂兄家的全家福,加上后来出生的里、外孙,这一大家有18口人啦)</p><p><br></p><p> 堂兄是个“能工巧匠”,小时画画写字都高于常人。初中毕业后他修过马达、钟表,后来发展到配眼镜、修眼镜。他热衷善事,筹款修缮庙宇,还为武功镇城隍庙返修重建后书写了碑文。堂嫂朴实大方,操劳顾家。三个女儿个个优秀,女婿个个精干大方。长女生有俩女一子,二女儿女双全,三女有一个儿子。儿子儿媳继承父业,经营眼镜店,并养育了令人羡慕的俩儿子。</p> <p>  (堂弟全家福拍于2017年)</p><p><br></p><p> 堂弟小时就敦厚朴实,长大后更是个吃苦在前,诚信肯干,为人称道的男子汉。先期开过大拖拉机,后来开过多种农业机械。耕田种地、拉货运输,先人后己、受人尊重!妻子持家有方,不辞劳苦。子女均成家立业,夫妻和睦。长女有俩女,次女儿女双全,儿子生了儿子。全家生活井井有条,日子过得美满幸福。</p> <p>  (堂妹快乐的一家)</p><p><br></p><p> 堂妹是个有心的人,大学毕业时为了照顾叔父叔母,她来到了西农附中工作。她嫁给了李叔(李梓芳,武功县最早的西医大夫,曾和我祖父一起在武功县联合诊所坐堂)聪慧能干的儿子,夫妻恩爱,工作顺心。对叔父叔母晚年多有善待、关爱尤佳。她工作顺利,夫妻和睦且教子有方,儿子已成家生子,一家生活如意,安享天伦之乐。</p> <p>  (军人出身的小堂弟一家)</p><p><br></p><p> 小堂弟是 个军医,即使不当兵,他身上那种干练洒脱,雷厉风行的作风令人难忘。当年从医也是叔父意在堂弟继承祖业。堂弟虽为西医,行医过程继承祖辈“医者仁心”,在部队深受官兵信任。转业受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医院,他心心为灯,守护着师生的安康。妻子贤良、持家有道。女儿乖巧懂事,已工作上班了。</p> <p>  (这张照片距今已62年了,那时的家只有一个)</p><p><br></p><p> 家,爷爷在世时的家,父亲、叔父在世时的家,我们的家,和现在一个个孩子组成的家,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们那时的家,大锅吃饭、人员聚集、和谐热闹、充满生气……如今,虽然家的总人口增加了,但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起码有两代新生家庭的人数减少了,家变小了,幸福指数变大了。大都是几个成年人守着一个小孩,唯一缺少的是一堆孩子的欢天喜地、撒欢打闹……成年的子女们在这个崭新的时代追求着梦想和幸福,只有我们对未来“一小养几老”的现象有种莫名的担心!如今老屋没人住了、西街家里也很少住人了,我们自己城里的房子也经常空闲着。到子女家去, 帮子女分担家务,双手捧起管我们叫爷爷奶奶的“小太阳”、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p><p> 家,曾经的家,驻守着我们从未远去、难以割舍的情怀,清贫与磨炼,成长与拼搏使我们更加珍惜眼前拥有的幸福……退休后的我们,不时离开喧闹的城市,回到我们出生、长大的地方去看看、坐坐,扫扫院落、为新栽的树木浇水整枝……在那里总能“看到”故去亲人的身影、“听”到早起的鸡鸣……不由联想到父辈、祖辈的恩泽,心,才能放松下来、安静下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