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捏燕燕

小米粒

<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捏燕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卫彦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每逢佳节倍思亲,我耳边仿佛又在回荡儿时爷爷教我唱的秧歌“三月里来是清明,白格生生的燕儿飞到圪针林,这好比奴的哥哥坐了禁闭,动也不敢动”这首名为“游太原”的柳林秧歌,以清明节的寒燕为意象贴切表达了两地相隔的情人间彼此思念的情感。在吕梁民间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三月里寒食又清明,燕燕钻满圪针林”,说的就是在清明节前后,当地人用面团捏成燕子形态,挂在自家的墙上,表达对故人的追思,和对春天般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憧憬。</p><p class="ql-block"> 儿时,在我的老家柳林县高家沟村,到了寒食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捏一种面粉做的食品——燕燕。燕燕,吕梁民间又叫“寒燕”,是心灵手巧的妇女们用面捏成的形状各异的小动物,夹着大红枣穿成一串送给家里人的。过清明的时候,嫁出去的女儿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和公公婆婆送“寿桃”,寓意老人们健康长寿;公公婆婆要给儿子儿媳吃“石榴”,盼望着早点给他们生个大胖孙子;长辈们要给家里的小孩子吃“小猴子”,寓意孩子像猴子一样聪明机灵......还有,清明节的时候小伙伴们会私底下比谁的燕燕多,谁的燕燕更好看,这种充满仪式感的快乐,伴随着我整个童年对过节的期盼和憧憬。</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奶奶是捏面燕的巧手,捏的面燕栩栩如生,特别喜人,无论是用线夹着红枣串起来挂在墙上,还是扎在酸枣树的枝条上从窰顶倒挂下来,都是家里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奶奶捏燕燕,都要在前一晚发上面团,面要软硬适中,第二天早上再把发好的面团用碱面中和酸味,后揉至光滑,才可以正式开始捏。梳子和剪子是制作面燕的标配工具。只见奶奶的一双巧手搓、捏、挑、扭、剪、压,燕燕的形状就初见端倪,燕燕的眼睛是花椒籽或从大豆里挑选出来的黑大豆做的,那黑溜溜的眼睛一插,燕燕就活起来了。梳子是用来在面燕身上按压出齿状纹理的,剪子则是用来剪出面燕的四肢尾巴和羽毛的。只见剪刀在奶奶手中忙碌,一个个面团就变成了活灵活现的小动物,有栩栩如生的小燕子,呆头呆脑的小猪、虎头虎脑的老虎虎、灵动的兔子,还有蛇盘兔、老燕背小燕等。等到面燕快出锅时,用筷子头蘸上朱红色颜料点缀一下,形态各异的燕燕就更加栩栩如生、萌态可掬了。出锅后晾晒一会,用针线把燕燕和红枣穿在一起,挂在墙上或门上,让人觉得春风拂面,生机盎然。</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除了捏燕燕,还有“子锤”和“打燕人”“狮狮”三种形态。子锤分为上下两层,上面捏的是家人的属相,下边是包入三颗枣的椭圆或者圆形,上下合二为一,椭圆状的是送给家里女子的,圆形的是送给男子的,全家每个人都有份,到清明节那天中午在笼屉里蒸熟就着新发的豆芽菜吃,非常可口。“打燕人”呈人的形状,四肢伸展开来,眉毛、眼睛、嘴巴形态逼真,一般送给小男孩。半卧的狮子是送给小女孩的,包含着长辈对孩子们茁壮成长的美好祝愿。</p><p class="ql-block"> 面燕的做法很有讲究,吃法更有讲究。每年清明节,家家户户捏面燕都会制作老燕和小燕。老燕是专门为老人们捏制的,象征着对老人的尊敬。在黄河岸边,老燕的制作遵循古制,为父母和公婆制作的面燕也不尽相同。有的身上背着小燕,有的身上背着猪羊。这样的制作工艺,除了爱老敬老的元素,还充满着对来年的期盼和憧憬。我小时候不懂清明节的含义,盼望的就是吃上奶奶和外婆的一串燕燕。奶奶会把串好的燕燕挂在家里的墙上,等自然风干了,再放到鏊子上烤到焦黄给我当零食,我上学去时拿一个,放学回来再吃一个,不仅味道香美,还有健胃消食的功效。“过清明,捏燕燕,绳绳穿成一串串。先吃脑,活得牢;先吃腿,活得歪;先吃胳膊,活的圪绰;先吃则背,活的不赖;先吃总身子,有儿有孙子。”这首清明节的童谣,村子周围的孩子都会唱。</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包含了介子推焚死绵山,民众寒食禁火冷食的习俗,所以燕燕又叫“子推燕”,相传与春秋时代晋国贵族介子推有关。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躲避后母的陷害,在介子推等心腹的随从下流亡到翟国(在今陕北境内)。在一次极度饥饿却没有食物可寻的情况下,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给重耳吃了。后来,重耳做了晋文公,介子推不愿作官,与老母隐居到了山西绵山老林。晋文公通过三面烧山,期待他出来,但介子推不愿出来,最后被烧死了,遂令将绵山改为“介山”,并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家家户户禁生烟火。后又下令每年寒食前后三日,全国不许生火做饭,以寄哀思,寒燕就是寒食节的食物。</p><p class="ql-block"> 寒食清明,流传到现在就成了一个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传达着浓郁的感恩情怀。“清明细雨催人哀,漠漠(土番)上头野花开,手端祭品肩扛锹,都为先坟添土来”这首民谣把家乡清明祭祖的习俗生动表达了出来。春天,民间多修补房舍,以防夏季雨漏。由活人联想到死人,田间坟头经过风吹雨淋,往往塌陷低落。清明时节上坟,最大的特点就是铲除坟头杂草,用新土将坟堆加高加固,习惯称为整修阴宅,表现儿孙对先人的哀思。而且旧俗上坟要带酒肴,祭毕祖先,便在坟地里饮食,意寓与先人共饮共食。上坟回家后,人们还会在门上插松枝柏叶或柳条以辟邪。</p><p class="ql-block"> 清明时节捏“燕燕”,捏的是风土人情,捏的是习俗和乡愁,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是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它和摊黄,龙舟,粽子,月饼等一起,共同撑起了一片童真无邪的自由天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