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家长:</p><p class="ql-block"> 您好!又是一年春草绿,百花风起正清明。清明小长假即将来临,为切实加强假期学生安全教育,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敬请家长配合学校督促孩子做好以下工作:</p> 放假通知 <p class="ql-block"> 4月3日(星期日)至5日(星期二)放假调休,共3天;4月2日(星期六)正常上学,补上星期一的课;4月6日(星期三)回校正常上学。</p> 注意事项 <p class="ql-block">1.加强疫情防控工作</p><p class="ql-block"> 目前,国内外疫情依然严峻。为了自己和家人,请做到:</p><p class="ql-block"> (1)减少不必要出行,减少人员聚集,不接触疫情地区的人员,出门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尽量减少前往封闭场所和人员聚集场所。</p><p class="ql-block"> (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用公筷”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p><p class="ql-block"> (3)加强健康科学知识宣传教育。发现发热、干咳、乏力等可疑症状,要及早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p> <p class="ql-block">2.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p><p class="ql-block"> 近期,天气炎热,易发生溺水事故。请您加强对孩子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切实让孩子做到“六不一会”:</p><p class="ql-block"> (1)不私自下水游泳;</p><p class="ql-block">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p><p class="ql-block">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p><p class="ql-block">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p><p class="ql-block">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p><p class="ql-block"> (6)不熟悉水性的青少年不擅自下水施救;</p><p class="ql-block"> (7)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p><p class="ql-block"> 尤其要教育孩子在发现同伴溺水时应立即呼救,不宜盲目下水营救,避免发生更多伤亡。教育孩子不要到海边、河边、水沟、水渠等有水的地方玩耍或钓鱼(捕鱼),以防不测,造成伤害。</p> <p class="ql-block">3.注意交通安全 </p><p class="ql-block"> 清明时节,出行人多、交通拥堵,要教育孩子注意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过马路时注意过往车辆,不在马路上并行、逆行、横穿、追逐打闹等。严禁将电动车和摩托车分别交给不满16周岁和18周岁的孩子骑行上路。</p> <p class="ql-block">4.消防用电安全</p><p class="ql-block"> 清明时节,提倡鲜花文明祭拜先人,避免焚烧纸钱、点蜡烧香、放鞭炮等增加火灾风险。做好“三清三关”(清阳台,清走道,清厨房可燃物和停放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的电瓶车;居家生活要注意关火、关电、关气源)。陪孩子学习一些消防知识并进行家庭消防安全排查,教育孩子不玩火、不玩电。</p> <p class="ql-block">5.注意食品卫生</p><p class="ql-block"> 教育孩子不吃没有健康保障的食品,不买无证照商贩出售的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以防食物中毒。春夏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家长必须高度重视预防肠道传染病,教育孩子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卫生习惯。同时要教育孩子不随意外出闲游,不摘食性不明的野果,以防食物中毒。</p> <p class="ql-block">6.加强对网络和手机的管理</p><p class="ql-block"> 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在对孩子的手机管理问题上,应“疏堵”结合,防止在手机管理过程中出现“打、骂、摔”等粗暴行为,坚决避免发生极端事件。同时,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7.关注孩子心理健康</p><p class="ql-block"> 假期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多关心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合理安排学习、娱乐时间。同时要鼓励孩子在学习之余适时参加体育锻炼,多接触大自然、了解社会发展,促进孩子心智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 家长朋友们,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让我们为维护孩子的安全、健康而共同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