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编者按:孩子对学习不上心怎么办?首先,我们需要的是让孩子从内心深处理解学习的意义。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时可以战胜自己,超过别人也是很有乐趣的,或者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实际意义:将来的人生有更多选择。其次,我们得学会鼓励和忍耐。恰到好处的肯定可以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新的动力和渴望。最后一定要知道这样的孩子,问题解决一定是个长期的过程,急不得,快不得,放慢脚步,和孩子一同进步,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下面让我们看看张敏老师给的建议吧!</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很多家长反映啊,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不爱做作业,抗拒考试,以敷衍的态度对待学习,似乎家长们很自然的把这些现象归结为,唉,自己的孩子没有上进心。其实呀,没有任何一个孩子不希望自己的成绩好,他们对自己价值还是非常渴望得到体现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表现出来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父母对自己成绩的在意程度超过了孩子自己。父母比孩子更加在意学习成绩的这种情况,慢慢的就会变成孩子认为学习是父母的事情,不仅如此呀,学习成绩还成为了父母约束他管理他,批评他的核心要素,这样逐渐就产生了孩子反感学习的表面现象。但是其内在的本质很有可能不是对学习的反感,而是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没有掌控权,觉得无奈,又对父母给的压力无法排解,于是在面对学习的时候,他们就觉得,天哪,学习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啊!因为他既获得不了支持,也没有办法掌控,还因为这个被父母批评。那么鉴于这样一种情况,我给大家提供的方法是四个看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第1个看到:父母需要帮助孩子看到价值,要让孩子看到自己努力之后学习成绩的提升,对于自己有什么样的价值,这个价值的关键点,不是提高了几分,而是说他在努力的过程中获得了哪些方面的提高,比如说他努力了,他体会到了坚持的快乐,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成绩提高了,获得了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还有特别重要的是他通过自己这一个方面的提高,验证了自己的能力,这个是价值,而不是他比别人更好或者超过了谁,即使孩子只提高了二分或者是孩子的分数下降了,但是他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独立了,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价值,父母的作用就是让孩子看到这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第2个看到:看到希望。让孩子知道,他经过努力之后,他是能够获得成就的。比如说我们坚持7天,看看这个字是不是能写得更漂亮,付出了时间和努力就能看到改变,让孩子看到希望,才能慢慢的让他相信自己是有可能做到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第3个看到,看到支持。父母对孩子的支持,有三个方面:第1点,具体方法的支持,第2个支持,孩子可能会有一些失误的时候,他需要得到的并不是父母的批评指责,而是父母会拍着他的肩膀说,嘿,我相信下次你一定会更好,这个支持是心理上、情感上的支持,非常重要!第3个支持是资源上的支持,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父母有能力去辅导的,这种情况下,父母需要借助其他的资源来帮助孩子。方法上的支持,能帮助孩子真正解决他遇到的实际问题,。心理情感上的支持,给到孩子一些心理能量,鼓舞他有勇气去解决问题。资源上的支持,就是在父母自身没有足够能力亲自参与引导的时候,还能给孩子广泛学习发展的机会。所以呀,以上三种支持都特别重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第4个看到,看到自己。有些父母经常会问孩子,你是想先做作业呢?还是想先吃饭呢?其实父母在问这句话的时候,脑海中已经有了一个决定,就是孩子应该先写作业,但是呢,他又想给孩子一个选择的自由,等孩子说我想先吃饭再写作业的时候,父母就会给孩子提出先做作业再吃饭的各种理由和价值。其实呢,这样貌似民主但是决定权还是在父母手里呀,让孩子拥有一些决定权,在孩子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孩子看到他的变化,他的进步,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天哪,我发现你这个星期你的数学准确率提高了,你是怎么做到的?父母采用提问的方式,能够引发孩子对自己行为的观察和分析,让孩子思考,他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能力和行为效果的体现,这样他就看到自己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我们来总结一下,想要求孩子对学习上心,在沟通之前,父母在自己心中应该有一个定海神针,这根针就是:学习是孩子的事情,我们是他的助手,我们能帮助孩子是在学习过程中看到价值,看到希望,看到支持,看到自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如果孩子在每一天的生活中都能获得4个看到,那么孩子不仅仅会对学习上心,他的独立性,他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都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最后呢,我也想请大家反思一下,这4个看到,哪些是你做的好的,哪些是你需要改进的呢?本次分享结束,感恩您的陪伴,祝您开心愉悦!</b></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作者:张敏</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编辑:赵磊</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推广:知子心家庭教育协会文宣部</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