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尹光中现象联想——摄影

嘎嘎(王亚新)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个多月来,因情系乌克兰。以致对“尹光中和他的朋友们”系列活动虽然深有感慨,却没有认真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直到时间已过半月,这才多少做点表达。</b></p> <p class="ql-block">尹光中画家去世时,因疫情巅峰所致,匆匆安葬。然而时过两年,后疫情时段画家的伙伴们包括若干跨界艺术家、学者、诗人等,迫不及待为纪念尹光中画家去世两周年,举办规模不小的,十分独特的画展、研讨会、音乐会、诗歌朗诵会等等,而且其一切形式非官方,纯民间。这肯定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首先是尹光中先生非权或钱大咖,而是他的艺术作品与人格魅力或其特殊生命状态所致,同时贵州美术届与学术圈有这样一批纯粹纯情、激情美善的人们自觉推崇当今非常缺失的精神美学的人性价值。这不仅是对尹光中先生个人的纪念,更是一次举足轻重的新时期(1970年代末以来)民间文化活动与艺术史的反思反叛与深度回顾。</p><p class="ql-block">贵州美术届无论是1970年代末在北京的民间“五青年画展”的影响力,1980年代末,以独特的美术作品群形成《贵州现象》在当年的多家媒体上崭露头角,从而让中国美术届刮目相看,如今纪念“尹光中系列活动”又是一次贵州美术届特殊的民间创举。联系起来想想,还是有些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i>绘画作品展览一角</i></p> <p class="ql-block">尤其在“尹光中和他的朋友们”画展研讨会上,几位当年参与者和艺术评论家,对尹光中等1979年在北京街头举办的“贵州五青年画展”回顾分析,与所谓北京本土诞生的“星星画会”对比。比出了“星星画会”一个或伪民间(高官子弟、大院美术)与真民间纯民间美术活动“贵州五青年画展”的区别。如此也让我联想到当年摄影与美术现象如出一辙。也是相当一批高官(大院)子弟在wg后期参与了1976年四.五运动的拍摄,接着以这批行将“解放”的官家子弟为主体诞生了或伪民间的“四月影会”,也如“星星画会”以伪民间形式举办“星星画展”一样,也以看似民间形式举办了“自然、社会、人”摄影展(当然是摄影形式与内容的意识形态或有限突破,但未必纯民间)。1980年代初这帮大院子弟随着父辈的“解放”纷纷进入顶层体制,成为中国摄影界的天之骄子。如杨某明(杨某昆之儿),罗某韵(邓某群之女) ,王某(王*震女),王某波、王某澜……不一而足。后来“四月影会”中那些部分普通百姓子弟未必能进体制内专业专职摄影行业(当然不排除个别民间子弟也如鱼得水),他们普遍纷纷回归自己的本位,如王立平皈依音乐作曲,王志平远走他国寻求新的出路,鲍昆趁恢复高考考入北京钢铁学院。与此同时上行下效,也因较之美术,摄影工具的作用使摄影职业門坎极低,地方各省市“八旗子弟”(官子弟)也把持了摄影专业(新闻出版、电视报刊杂志等)各行各业,<span style="font-size:18px;">普通百姓子弟普遍被拒之体制(金饭碗)门外,</span>只能为业余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i>研讨会上,著名艺术评论家王林先生激情演说震撼人心。</i></p> <p class="ql-block"><i>笔者参展作品《老实人》(丙烯画)</i></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正是政局风云变幻的重要时间节点,中华大地诞生的“伤痕文学”、“朦胧诗派”、“星星画会”、“贵州五青年画展”、“四月影会”等等都值得梳理反思,分清一些大体制之外的文化艺术领域的伪民间与真民间区别。正如著名艺术评论家王林先生在尹光中现象研讨会语重心长地说:“避免弥足珍贵的地地道道的真民间文化艺术活动被大主流与伪民间艺术活动遮蔽!”</p><p class="ql-block">1986年(又一个特殊的与政局有关的时间节点)贵州贵阳的业余爱好者们——以贵阳市工人文化宫摄影班为主体,以进城创业的农民李太强出资,以民间形式主办了某个人(以底层民众为主体的)摄影展,接着1987年诞生了纯民间的摄影群体“高原魂”。办展览,出摄影文化专刊等等。轰轰烈烈,产生了震撼性的社会文化影响力。几乎与贵州“高原魂”同步,陕西民间摄影群体以候登科为首诞生,举办了更大规模的“艰巨历程全国摄影大赛”。于是后来有摄影理论总结梳理1980年代国中三大流派——陕西黄土派,广东岭南派,贵州高原魂。</p> <p class="ql-block"><i>1987年民间主编了贵州摄影报《高原魂》专刊</i></p> <p class="ql-block">改开以后,松绑的准市场经济增加了较多选择就业机会,同时体制内摄影专职和其他行业一样,非特殊(特权),普遍实现聘用制合同制。一些艺术爱好者或以自己的专长在市场上“摸石头过河”实现了经济独立,一定程度奠定了民间摄影活动经济基础。体制内职业摄影较过去减去了不少吸引力。特别是进入网络时代,中国民间以贵州出道的摄影理论家李媚女士争取企业赞助设立了“候登科纪实摄影奖”,并持续至今13年已经举办了八届,既纪念了中国民间纪实摄影的领军者侯登科,又借此持续深入开展社会纪实摄影活动。民间贵州摄影圈又出现了“1050影像实验”接力1980年代的贵州“高原魂”(今年还准备开展纪念活动),云南出现民间“蚂蚁摄影奖”而且已经进行了11届。还关键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蚂蚁摄影奖”是</span>以大家自愿力所能及地众筹方式提供奖项与活动费用。</p><p class="ql-block">与贵州民间美术届举办“尹光中和他的朋友们”联展及多种活动几乎一样。在侯登科离世10年的日子里,中国民间摄影界,被戏称“中国纪实摄影的教母”的李媚女士与著名纪实摄影家于德水合作领头,在深圳美术馆举办“侯登科纪实摄影回顾展”,出版大型文献性画册上下集,云集来自来全国多地的纪实摄影家开展研讨会……这堪称举足轻重的大型民间社会纪实摄影活动必将被载入中国摄影史。</p> <p class="ql-block">近日(2022.3.27),以贵州出道的中国著名纪实摄影家杨延康先生领军,在贵阳镇山艺术村策划“贵阳国际影像周”,初定双年展(每两年一届),并且确定邀请李媚女士参与。</p><p class="ql-block">多年来,我很少关注摄影界,信息来源很有限。但是可以想象摄影民间活动各地皆有,一时难以理清。如此力所能及作点回顾而已。而且后来社会生活的多元变化使人们分解至各样的追求,特别是权利层面机会更大更多,大院子弟自然也多有转至其他或价值更高的行业。淡化或远离摄影圈。一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摄影界或鼎鼎有名的天之骄子也渐渐少见踪影。</p><p class="ql-block">按中国著名美术评论家王林先生,在“尹光中和他的朋友们”画展研讨会上表述的——如此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记录在册或努力张扬的非主流文化艺术活动,“以免被主流与假民间文化艺术活动遮蔽”他说,“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i>在太平路附近街头的“纪念尹光中音乐与诗朗诵”活动。</i></p> <p class="ql-block">在太平路附近街头的“纪念尹光中音乐与诗朗诵”活动。</p> <p class="ql-block"><i>1979年《贵州五青年画展》参与者王六一先生讲述四十多年前的精彩故事。</i></p> <p class="ql-block"><i>在纪念尹光中画展现场举行的研讨会上,大家激情飞扬地表达,普遍酣畅淋漓。</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