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平市盲童学校学生处</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2022.03.30</p><p class="ql-block"> 为了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现阶段我们需要长期留在家中,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出现焦虑、暴躁等情绪或表现,这是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各位老师、学生、家长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这种情绪可以尝试通过下文给出的方法进行缓解,如情况超过一周无法缓解或持续加重,就需考虑及时求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焦虑的表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具体的表现包括心跳加快、心慌、寝食难安、血压升高、容易因小事烦躁、无特别诱因的暴躁不安等;同时还常会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忘事等问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陷入焦虑的循环</span></p><p class="ql-block"> 居家的网络授课形式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来说都是一项全新的挑战。孩子们居家学习,对家长来说,也是一项新的挑战。</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段时间网络授课,我深切地感受到这种学习方式所带来的焦虑。教师无法直面学生掌控课堂的焦虑,家长无法管控孩子方面的焦虑,孩子在家长、教师共同的焦虑中所产生的焦虑,可以说焦虑成了当前网络课堂学习中常见的一种心理表达。</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产生焦虑的原因</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面对手机、电脑的屏幕是否能集中精力听课?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很难实现的情况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得到提升?缺少老师的监督,学生的作业完成是否能独立完成?教师长期居家只能面对屏幕完成繁重的工作……这些问题是焦虑产生的原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调试方法</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一.识别与接纳情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人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时,都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这是我们人类在特殊时期的正常心理反应,学会识别和接纳自己的情绪,明确地告诉自己“我现在很不舒服”“我很害怕”“我很烦躁”,当情绪被识别后,它的破坏力就瞬间降低了。发现负面情绪后要试着正视它、接纳它,这会帮助我们放下焦虑、恐惧,更多地拥有在美好的情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二.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重建生活秩序,维持正常的生活节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span>尤其在居家隔离期间,可以制定计划,安排好作息时间,要保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给自己做一份有规律的作息时间表,有学习、有工作、有娱乐、有室内运动。合理安排膳食、不要过度的饮酒和吸烟,不过度地使用电子产品,避免不健康的应对方式。合理有序的生活有利于提升我们的安全感,同时也有利于改善我们的情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三.学会情绪调节的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以进行呼吸放松训练进行情绪调节,还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进行适合的居家运动,如瑜伽、八段锦,还有亲子游戏等等。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鼓励自己做好当下能做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四.科学应对,适度浏览信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span>要从官方渠道学习关于新冠肺炎的知识,关注权威发布,不信谣、不传谣,避免恐慌心理而增加心理负担,接受客观事实。正确认识疫情对人类的影响,战胜疫情只是时间问题。要学习科学的疫情、疾病预防措施,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好自己和家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五.保持与社会连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尤其隔离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新媒体,联络亲朋好友,倾诉感受、相互鼓励,主动寻求帮助,挖掘友善互助的社会支持。有困难讲出来,我们有较强的社会支持系统,大量的社区服务人员、政府工作人员、医疗保障人员为我们提供可靠的支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六.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通过上述这些方法你仍然感到焦虑不安,恐惧、忧郁、难以忍受甚至痛苦不堪。可以向心理热线及专业心理医生寻求帮助,他们会帮助您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和祥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说:“人需要一个空间,展开自己的心,将内在的种子,投射到外部世界上,然后观察外部的结果与自己内心的律动,回观自己而淬炼自我。”而现实中,这个空间经常被破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认识自己,方能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如果一个人不能真实地认识自己,他就很难获得成长。</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可能对自己有了更充分地认识。一个孩子这样写到:一会儿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我怎么玩手机玩儿这么长时间,哎!</p><p class="ql-block">其实,有些孩子在不停地选择、忧虑、反思中逐渐成长,我们家长和老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指导而非斥责或传递焦虑。</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总想着时时、事事控制孩子,总想着将孩子的成长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掌心,孩子自然想挣脱我们的控制,这样带来的结果可能就是对抗或是消极地抵抗。</p><p class="ql-block">我们家长需要做的是营造一个充分理解的无条件接纳、信任的环境,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难道不会成长吗?</p><p class="ql-block">孩子就像是自然界中的一粒种子,有了适宜的条件,它自然会生根、发芽、开花……</p><p class="ql-block">各位老师、同学、家长,让我们一起努力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