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11日中午《云冈石窟》出来后,下午14时到达大同市的中心区域游玩(城墙内城)</p><p class="ql-block"> 大同——古时称云中、平城。晋北门户——“锁钥之地、咽喉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拱卫北京之门户。</p><p class="ql-block"> 大同——明朝九边重镇之一。中国明朝弘治年间在北部边境沿长城防线陆续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大同为九边重镇之守。</p><p class="ql-block"> 大同——现代的煤都,国家的重要能源基地之一。走进市区,空气清新;大街小巷,特别干净;道路两边的绿化带郁郁葱葱,与南方的城市相比毫不逊色。颠覆了许多人对煤都城市的看法。</p> <p class="ql-block"> 华严寺</p><p class="ql-block"> 华严寺根据佛教的经典,取自《华严经》中“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大乘教义命名。</p> <p class="ql-block"> 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内西南隅,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华严寺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地位显赫。后毁于战争,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华严寺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p><p class="ql-block"> 华严寺占地面积达66000平方米,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进入山门后,左右两边是钟楼、鼓楼。</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鼓楼</p> <p class="ql-block">普光明殿前青铜铸造的香炉</p> <p class="ql-block">普光明殿</p> <p class="ql-block"> 辽保大二年(1122年),寺内部分建筑毁于兵火,后重建,至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年),通悟法师等重建大殿、观音阁、山门、钟楼等殿堂。后省学、慈慧法师又广植花木,征集藏经,使华严寺得到恢复,但规模已逊于辽代。金大定六年(1166年),金世宗曾到此巡视。</p><p class="ql-block"> 元朝武宗至大年间(1308一1311年),慧明法师主持重修,大殿、方丈、厨房、堂寮都修缮一新,并新建浴室、药房及房屋数百间。元末战乱,华严寺遭到严重破坏。</p><p class="ql-block"> 明初,寺院被没收为官产。明宣德(1426一1435年)、景泰(1450一1456年)年间,又重新作为佛教寺庙并予以重修。明中叶以后,华严寺分为上、下二寺。</p><p class="ql-block"> 清初顺治五年(1648年),华严寺又遭战火,只有大雄宝殿和薄迦教藏殿幸存。清朝时,其余殿堂又陆续予以重修,但规模和结构都不如前朝了。清朝末年,华严寺千疮百孔,一片荒凉。</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佛教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多次拨款维修华严寺。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上、下华严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上华严寺山门为清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p><p class="ql-block"> 在华严寺内北隅,是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始建于辽,保大之乱(1122年)毁于兵火,金天眷三年(1140年)依旧址重建。殿身东向,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单体建筑面积达1559 平方米,矗立在4米余高的月台上,月台前正面置有石级,周围装勾栏,台上有一清式三间牌坊,左右分别是明代增建的六角钟鼓亭。殿的前檐装板门三道,都是壶门,单檐庑殿顶,举折平缓,檐高9.5米,出檐达3.6米。正脊上的琉璃鸱吻规模很大,高达4.5米,由八块琉璃构件组成,北吻(右)是金代的原物;南吻(左)是明代制作,也是中国古建筑上最大的琉璃吻兽。顶部覆盖筒瓦,黄、绿色琉璃瓦剪边。大殿外檐斗拱为双抄重拱五铺作,计有7种,形制硕大有力。</p><p class="ql-block"> 殿外的殿墙上嵌有四块石碑,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书写的《易经》碑。</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台阶高四米,大殿高九米,华严寺大殿上方的琉璃鸱吻高四点五米,现存中国古建筑中最大的一对琉璃鸱吻。</p> <p class="ql-block">右边(北)鸱吻为金代原物,左边(南)鸱吻为明代制作。</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内中央佛坛上塑有五方佛,中间三尊,是明宣德二年在北京雕成迎回后安放在此。佛像面相扁平,发髻上有宝珠镶嵌,其两侧有二十诸天侍立,神情不一,姿态各异,身躯均稍前倾。殿内四壁满布清光绪年间补绘的21幅巨型壁画,画面高6.4米,长136.8米,总面积876平方米,描绘各种人物5000余个。其内容有佛本生故事图、“七地九会”佛说法图、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达摩传法记图、准提佛母图、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图、华严三圣图、水月观音图、罗汉图等,采用山石、流水、云雾、树木、楼阁、亭台等景物相隔联之传统手法,设色以石青、石绿为主,附以沥粉贴金,色彩艳丽,画工精细,保存完好。殿顶的天花板彩绘龙凤、花草、梵文等,构图繁复。</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中五方佛释迦牟尼坐像</p> <p class="ql-block"> 大殿内主供为五方佛像,为明代艺术精品。</p> <p class="ql-block"> 大殿两侧供奉二十诸天侍立,身体微微前倾。</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正中一门上方悬有两块匾。上为方匾,题写“大雄宝殿”,四字古朴、粗壮,这些元素,都令它看上去格外雄浑、庄严,非一般寺庙所能比。</p><p class="ql-block"> 下为横匾,写的是“调御丈夫”。这在其他佛寺中是少见的匾额。</p><p class="ql-block"> 大雄和调御丈夫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名字,是一种敬称。大雄是称赞释迦牟尼佛力大无比能揽四方就像一位大勇士一样十分雄壮。</p><p class="ql-block"> 宝殿上方两块匾额一块为明宣德二年原物;一块匾额为明万历四年原物。</p><p class="ql-block"> 千年的大雄宝殿承载着千年风霜雨雪,大雄宝殿经历了四朝遗风:辽代的基础;金代的殿堂;明代的塑像;清代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段介绍华严寺古建筑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院中的红果</p> <p class="ql-block"> 薄伽教藏</p><p class="ql-block"> 下华严寺位于上寺的东南侧,相距不远。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柜和天宫楼阁等。</p><p class="ql-block"> 薄伽教藏殿,意为佛教的经藏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九脊顶,正脊两端矗立着高达3米的琉璃鸱吻。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檐柱显著升起。</p><p class="ql-block"> 薄伽教藏殿内右侧椽底题有“维重熙七年(1038年)岁次戊寅九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午时建”字样,表明这是一座历经辽末保大之乱后幸存的辽代建筑。殿内斗八藻井等亦是辽代旧物,内槽彩画中所绘网目纹、三角柿蒂等辽代通行的纹样尚依稀可辨。佛坛上布列辽代彩塑29尊,分3组:北部一组以过去佛燃灯佛为本尊,胁侍二弟子、四菩萨;中部一组以佛释迦牟尼为本尊,胁侍二弟子、四菩萨;南部一组以未来佛弥勒为本尊,无弟子,有胁侍六菩萨。三尊佛像前端坐四大菩萨,由北而南依次为大悲观音、大智文殊、大行普贤、大愿地藏。此外,过去、未来二佛像前各有两尊供养童子像,佛坛四角各有一尊护法天王像。殿内诸多塑像呈“品”字形排列,在组合布局上突破了佛坛面积的限制,并利用造像的不同仪态,使群像结构紧凑、密集而不重叠。整个色调以墨绿、红、金为主。在佛坛上的诸菩萨像中,以一尊面带微笑的“合掌露齿”胁侍菩萨像最为生动,堪称“神品”。塑像高约两米,赤足站立在莲花台上,体态丰盈、上身薄袒、衣饰贴体、肘悬飘带、发束高冠、身姿略侧、颈项微斜、双目半睁、朱唇小开、两手合十、举至胸前、露齿微笑,被赋予“东方维纳斯”之雅号。</p><p class="ql-block"> 在薄伽教藏殿内四周,依壁有两层楼阁式藏经柜,共38间。在后窗处,有用拱桥连接的木制天宫楼阁5间,两侧以拱桥与左右壁藏上部凌空相接,壁藏分上下两层,下层设门,内为经橱,置于叠涩基座之上。其上部为腰檐平座,座上置佛龛。龛内顶部平棋和腰檐遮板彩绘图案为辽代绘制,外有勾栏。龛上覆木制屋顶,椽飞、瓦当、脊饰、瓦垅、鸱吻,与大型建筑几无二致。其所用斗拱种类繁多,计有17种。柱头斗拱为双下昂七铺作,是辽代斗拱中最复杂的一种。勾栏束腰栏板雕刻镂空几何图案达37种。楼阁雕工极细而富于变化,是中国唯一的辽代木构建筑模型,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被已故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海内孤品”。藏经阁内,共有明、清藏经1700余函,18000多册,其中有明代永乐和万历年间刻印的佛经1700多册,佛经皮函表用绫绵装裱,是佛经中的上品。殿内还有一套清代完整的《龙藏》。</p> <p class="ql-block"> 薄伽是释迦牟尼佛另外的一个名字,从古印度传入到中国,是一个梵语,翻译为世尊,教藏就是存放典籍的地方。而在辽代时期薄伽教藏殿相当于一所国家级的佛教图书馆。牌匾是清代原作。</p> <p class="ql-block"> 大殿的佛坛上供奉着三十一尊辽代泥质彩塑。</p> <p class="ql-block"> 东方的维纳旗——莲花上的合掌露齿胁侍菩萨。</p> <p class="ql-block"> 合掌露齿菩萨历史传说</p><p class="ql-block">历史传说之一</p><p class="ql-block"> 合掌露齿菩萨是大同华严寺薄伽教殿内的著名彩塑。相传,辽代皇家崇信佛教,征调能工巧匠修建华严寺。城外有个雕造技术出众的巧匠,不愿为皇家卖命,而且也不忍心留下年轻的独生女儿一人在家。这惹恼了官府,总管以“违抗皇命”的罪名把他痛打一顿。由于众工匠的请求,才免于更大灾祸。他女儿惦念老父亲,便女扮男装,假充工匠的儿子,托人说通总管,前来照顾老父亲,并为皇室干活。修建工程浩大,监管人员经常责打工匠。那姑娘主动替大伙煮饭烧菜,端茶送水。她见父亲和工匠们塑造神像时苦苦思索,便常在一旁或立或坐,做出双手合十、闭目诵经的姿态,为他们祈祷。雕工们受到启示,便依着她的身段、体形、动态塑造修饰。这对工程进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姑娘的举动,引起一个年轻工匠的注意。他觉察她并不是老工匠的儿子,而是老工匠的女儿,并且担心被监工发现,那姑娘就会碰上厄运。事情果然发生了。一天,总监工发现老工匠的包工活没干完,就命人痛打他。就在这时,姑娘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责任。总监工似乎发现了这位“儿子”的秘密,就勒令剥光上身殴打。眼看情况就要暴露,她深情地望了望大家,随即莞尔一笑,纵身投入铸钟造塔的滚沸的铁水中。沸腾的铁水溅了老高,老工匠的女儿化为一朵白云,飘向了天空。那总监工被溅起的铁水烧死了。年轻工匠记住了老工匠女儿临去之前的露齿一笑,就照她生前的身态、形体、眼神雕成了一尊菩萨像,放在显要位置,特别把那露齿莞尔一笑的神情塑在雕像上。</p><p class="ql-block">历史传说之二</p><p class="ql-block"> 关于这尊菩萨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这尊泥塑没有佛门森严的表情,没有宫廷妇女那样雍容、娇艳,而具有民间少女那种自然流畅的美。据传这确实是泥塑艺人根据一个少女为模特塑造的。当年,皇上为了修建下华严寺,下诏调集天下千名能工巧匠云集大同。其中有一个从凉州来的年轻泥塑匠,也应征千里迢迢来到云中。官府征集了当地百姓不少民房,让大批工匠分散在这些民房里居住。为了防止工匠逃跑,官府下了保甲令,凡工匠逃,房东全家受斩。工匠怕连累无辜,一般不愿逃跑。这个凉州来的青年工匠被分到一个只有父女二人的冷清院落里居住。这房东父女二人相依为命,父亲又体弱多病。青年工匠十分同情父女二人的困境,不但经常帮他们干活,而且把捏泥人手艺传给他们。因为泥人捏得像真的一样,大人小孩争相购买,父女二人日子很快富裕起来。为了报答青年工匠之恩,父女二人打算把青年工匠悄悄放跑,然后他们远走高飞。当把这个想法告诉青年工匠以后,青年工匠摇头谢绝,一怕父女二人受外逃奔波之苦,二怕逃回家乡被官府捉拿处以极刑,同时也因为他喜欢上房东的女儿,不愿意离开这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一年过去了,又一年过去了,下华严寺大殿建成了,进入塑像阶段,青年工匠领了一道塑造一尊女胁侍菩萨的指令,这可愁坏了这个没有结过婚的年轻后生。因为按当时辽代建庙塑像的规矩,女胁侍菩萨上身赤裸只披几个飘带。在当时搞泥塑只凭想象,按真人做模特儿的只限男子。结了婚的工匠可照自己妻女的体型塑女像,可这个青年工匠无家无口,光凭想象捏出来的模型小人怎么也不像。一天天过去了,离官府限定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青年工匠整天愁眉不展,不思茶饭。父女俩看出他的心思,就把他叫到跟前,一再追问。青年工匠被他们追问没了办法,只好把自己的难处一五一十告说了一番。听完以后,父亲把女儿叫到一边悄声耳语,只见女儿红云满面一溜烟跑了。老房东就向小工匠打开窗子说亮话,愿把女儿许他为妻,成全他的大事。青年工匠早有此意,赶紧下拜,口称岳父,当天就拜堂成亲了。小工匠就依照妻子的体形,捏了个小人,又照小人塑了个大人。</p><p class="ql-block"> 完工的日子到了,工匠们用黄袍包把自己塑好的泥像包得紧紧的,就等皇上圣目御览。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工匠们把黄袍解开,露出真容,让皇帝御览,等解到小工匠塑的这一尊时,主持修建庙宇的官员“唰”的一下脸色苍白,原来胁侍菩萨竟然露着牙齿,这是佛门禁令所不容的,他怕皇上怪罪,两腿直打哆嗦。谁知皇帝走到这尊菩萨面前,目不转睛,赞不绝口,忘记了是一尊泥塑,竟抬手让她下来叙话。那位吓白了脸的大官才慢慢地有了血色。因为皇帝没怪罪,这尊像才一辈传一辈直到今天。</p> <p class="ql-block">木质的五间天宫楼阁(藏经阁)</p> <p class="ql-block">重楼式小木作藏经阁共三十八间</p> <p class="ql-block"> 华严宝塔 </p><p class="ql-block"> 华严宝塔是根据《辽史·地理志》上的记载恢复建造的。木塔平面呈方形,包括塔刹在内总高43.5米,为三层四檐纯木榫卯结构,每层面宽、进深各为三间,均按辽金时期建筑手法营造。塔内分层供奉着香檀木雕刻的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交脚菩萨像。</p><p class="ql-block"> 华严寺地宫近500平方米的面积中,采用了100吨纯铜打造而成,地宫中藻井、塔柱、壁画、地板、扶梯等,采用了雕凿、锻打、贴烙、线刻等多种铜工艺技法,建成时为中国最大而且纯粹的铜造地宫。千佛地宫四壁上供奉着四尊主佛和448尊小供养佛,加上墙壁和塔柱上的浮雕佛像共有1000余尊。在地宫中央的水晶舍利宝塔里迎供着佛界高僧舍利。浮雕上用图案记录了释迦牟尼一生的经历,如“树下诞生”“天人献衣”“得遇沙门”“妙转法轮”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华严寺地宫入口。进入地宫后看到近500平方米的千佛地宫,采用100吨纯铜打造而成,内供高僧舍利及千尊佛像,金碧辉煌,全国唯一,是传统与现实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p> <p class="ql-block">东西南北的四个方位上均有释迦牟尼主佛塑像。</p> <p class="ql-block">墙壁上的千佛</p> <p class="ql-block">柱面上飞天雕刻</p> <p class="ql-block"> 大同市华严寺文物管理所在2014年为《华严寺》拍摄一部宣传片,对《华严寺》上、下两寺佛像、壁画、华严宝塔、地宫、高僧舍利、古建筑进行了全面详细地解说。</p> <p class="ql-block"> 九龙壁</p><p class="ql-block"> 大同九龙壁,位于大同市平城区和阳街,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邸前照壁,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壁高8米,厚2.02米,长45.5米。壁上均匀协调地分布着9条飞龙。两侧为日月图案。庑殿式壁顶,正脊饰凸雕莲花及游龙,四角戗脊置走兽,壁面由426块特制五彩琉璃构件拼砌而成。9条飞龙气势磅礴,飞腾之势跃然壁上。</p><p class="ql-block"> 大同九龙壁,龙的间隙由山石、水草图案填充,互相映照、烘托。壁顶覆盖琉璃瓦,顶下由琉璃斗拱支撑。壁底为须弥座,高2.09米,敦实富丽,上雕41组二龙戏珠图案。腰部由75块琉璃砖组成浮雕,有牛、马、羊、狗、鹿、兔等多种动物形象,生动活泼,多彩多姿。</p> <p class="ql-block"> 驰名中外的大同九龙壁,在我国现存最享盛名的三座九龙壁中,是建筑年代最早、尺度最大、而又最富艺术魅力的一座。(另两座在北京,一座在北京北海公园,一座在北京故宫皇极门前,均建于清乾隆时代。较大同九龙壁要晚三百五十至四百年。)这座九龙壁原是明初代王朱桂府邸的建筑物,即代王府端礼门前的照壁。</p> <p class="ql-block"> 富丽堂皇的代王(朱桂)府,内部装修中,外景照片拍一张。</p> <p class="ql-block"> 纯阳宫</p><p class="ql-block"> 纯阳宫,又称吕祖观,位于古城大同的闹市中心鼓楼西街,是山西三大纯阳宫的“北宫”。大同纯阳宫创建年代已无确切金石文字可考,据说为金末元初西京道宫长刘道宁创建。</p> <p class="ql-block">纯阳宫前面的牌楼</p> <p class="ql-block">纯阳宫前的长生殿</p> <p class="ql-block">大同钟楼</p> <p class="ql-block">大同鼓楼</p> <p class="ql-block"> 四牌楼</p><p class="ql-block"> 大同老城的四牌楼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建筑为木构,四个牌坊分别面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牌坊均有三个门,即正中的正门和两边的旁门。牌坊高三丈余,正门上有五朵斗拱,旁门上各有四朵斗拱,顶为悬山顶,覆瓦。每个牌坊都有四根通天柱,均为朱红色,顶上覆黄色琉璃。正门的枋额上有清代大同书法家王德馨书写的街名,“和阳街”、“清远街”、“武定街”、“永泰街”,均为黄底黑字。</p> <p class="ql-block">东和阳街</p> <p class="ql-block">西清远街,南永泰街</p> <p class="ql-block">北武定街</p> <p class="ql-block">太平楼</p> <p class="ql-block"> 1952年大同城市规划发展四牌楼被拆除掉了。2012年在原址上复建,它已经成为大同老城区的地标了。</p> <p class="ql-block"> 大同古城 </p><p class="ql-block"> 大同古城墙位于大同市中心区域,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p><p class="ql-block"> 大同城筑邑历史悠久,大同城墙自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在大同地区设郡建城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北魏时期,自拓跋于天兴元年(公元398年)七月迁都平城,开始了声势浩大的京畿建设,这是大同城首次大规模修建。</p><p class="ql-block">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徐达督率军民在辽、金、元土城的基础上“增筑”大同城,这是大同城的第二次大规模修筑。</p><p class="ql-block"> 2008年大同市人民政府决定;实施复兴历史文化工程,整体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在明代城墙的基础上,四年为周期建设大同城墙,这就是大同城的第三次大规模建没。</p><p class="ql-block"> 大同城主城门设四座,东南西北分别为和阳门、永泰门、清远门、武定门,为保证交通便利,每个主门分设两个小门,城门共计十二座,四门之上分别建有城楼,月楼、箭楼、望楼、角楼间隔而立,四门之外建有瓮城、月城、护城河。</p><p class="ql-block"> 两千多年间,大同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据有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和阳门</p> <p class="ql-block">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古城一隅</p> <p class="ql-block">城楼夜景</p> <p class="ql-block">清远街夜景</p> <p class="ql-block">清远门楼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清远门楼夜景在灯光照耀下煜煜生辉,气势雄伟。</p> <p class="ql-block">城楼灯光映城河</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九点,我们来到了位于平城区御东太和路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博物馆类别: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景别:国家一级博物馆,隶属于大同市文物局。一个地级市达到国博一级的水准,馆藏文物也是精彩绝伦的。</p><p class="ql-block"> 大同市博物馆分为三个陈列区域。</p><p class="ql-block"> 基夲陈列:沧桑代地、魏都平城、辽金西京、明清重镇四个部分。</p><p class="ql-block"> 专题陈列:大同恐龙、瓷路撷珍、妙笔丹青、梵语清音四个部分。</p><p class="ql-block"> 精品陈列:自汉代以来的出土精品。</p><p class="ql-block"> 大家外出旅游,想快速了解一个城市发展的历史,走进博物馆是一个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尤其是各省省会城市的博物馆,她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浓缩了本地域古往今来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同样是我们旅游打卡之地。</p> <p class="ql-block">大同市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大同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 在历史的长河中,大同形成了自身古老的文化特点。大同云冈石窟、北魏悬空寺代表着北魏文化;大同华严寺、善化寺等众多知名古建筑,代表着千年的辽金文化;大同的古城墙、九龙壁、代王府等建筑则代表着600多年来明清两朝文化。</p><p class="ql-block"> 大同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大同铜器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造型美观、久负盛名。历史上有“五台山上拜佛,大同城内买铜”之说。</p><p class="ql-block"> 大同的美食名吃刀削面堪称一绝,刀削的面像面条一样长一样薄,柔软可口,别有风味;浑源凉糕,入口清凉,泌人肺腑……</p><p class="ql-block"> 广灵剪纸作为中国民间剪纸三大流派之一,以其生动的构图、传神的表现力、细腻的刀法、考究的用料与染色、精细的包装制作工艺,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在中国剪纸中占有重要地位。2009年广灵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p class="ql-block">大同——人间之大不同</p> <p class="ql-block">图片和资料如有侵权,告知删除!</p> <p class="ql-block">主题音乐:钢琴曲——心灵之光</p><p class="ql-block">摄影制作:张平海</p> <p class="ql-block">感谢浏览、点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