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丹丹幼儿园</p><p class="ql-block">清明节🍃放假、补课通知🌼</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 </p><p class="ql-block"> 您好!🍃清明小长假就要到了~~🥰</p><p class="ql-block">🌿清明放假⏰时间为</p><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3日(星期日)——4月5日(星期二)共三天</p><p class="ql-block"> 4 月2日(星期六)补课。</p><p class="ql-block">4月6日(星期三)回园上课。</p> <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的天空似乎无限阴郁,人们内心也是无比惆怅。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清明是寄托哀思的日子,需要给祖先扫墓,祭奠英烈,庄重肃穆。</p><p class="ql-block">但是清明的意义绝不止于此,对于孩子来说,除了进行缅怀感恩教育之外,还要多了解清明的背景知识、习俗和饮食,从宏观上了解清明是什么,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不做稀里糊涂的传承者。</p> 清明节的来历 <p class="ql-block">清明是一个节气,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古人用北斗星的斗柄在傍晚时所指的方向来定季节,也就是“斗建”。《淮南子 ·天文 》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p><p class="ql-block">清明作为节气的意义就是指导农业生产,素来有这样的农业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种棉花, 秋后大把抓 。”“清明种棉多结桃。”现在北方依然遵循这样的时令安排农事,也确实没有让大家失望。</p> <p class="ql-block">清明从节气变为节日,是后来的事情,和古代的上巳节、寒食节有关系。</p><p class="ql-block">上巳节是“招魂续魄,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动。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人们用春水祛除晦气,迎接欣欣向荣的春天,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p><p class="ql-block">寒食节是古代传统节日,分为大寒食、官寒食和小寒食,在这3天,禁止生火,只能吃冷食。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介子推的故事,其实这也并不准确。</p><p class="ql-block">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国外,饿晕的时候,介子推割了大腿肉让他饱腹。晋文公发达以后,想报答介子推。结果介子推背着老母亲躲到深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放火烧山,想把他们逼出来。但是介子推始终没有出来,不幸被烧焦。晋文公非常痛心,后悔,下令寒食这几天不准用火。</p><p class="ql-block">不过禁火的源头从周朝就已经开始,《周礼》中进行了明确记载,春天天气干燥,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春雷也容易引火,所以每年都要禁火一次,然后重新钻燧取火,作为新一年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因为人们发明人工取火的方法以后,不会动不动生新火,而是长年不灭,这样火更像是有生命之物。但是又因为安全起见,每年禁火、取火,这样两全其美。</p><p class="ql-block">上巳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时间往往挨在一起。寒食和清明也经常连在一起,寒食禁火3天,清明换上新火。到了唐代,这三个节日界限就不是很清楚了,到了宋代,就把三个合在一起。一些风俗活动进行重合,就形成了清明节。</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清明节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p> 清明节的习俗 <p class="ql-block">清明节的习俗中,扫墓祭祖是首当其冲的问题,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让人放松身心的习俗,需要带孩子了解一下。</p><p class="ql-block">扫墓:到了这个季节,坟墓上的杂草开始生长,后人需要帮忙拔除,还要添上新土。一方面代表后继有人,一方面也是把坟墓当作房屋一样进行修缮。不过,现在一般是墓碑,或者在田地里找不到具体位置,仪式简洁了很多,送鲜花者居多。</p><p class="ql-block">放风筝:“又是人间四月天,清明时节放纸鸢”,这个时间以后,风和日丽的天气增多,人们开始放飞风筝。放风筝时,人们仰望蓝天,看着跃动的纸鸢飞到高处,心情格外舒畅。当风筝飞得很高时,剪断或松开风筝线,代表着疾病和灾祸随之散去。</p> <p class="ql-block">荡秋千:春秋时期就有了荡秋千的习俗,最早称作“千秋”。汉武帝的时候,荡秋千还有祝天子拥有“千秋之寿”的含义。后来成为一项大众娱乐项目,每到清明时节,就在两棵大树间,拴上麻绳,中间放一块木板,让孩子们坐上去,高高飞起,玩得非常尽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踏青:这个季节,正是草木复苏,花开茂盛的时间,人们蛰伏了一个冬天,会趁这个时间外出踏青散心。公园里、大街上各种花竞相开放,确实分外热闹。像樱花、紫叶李、紫荆等等,老远闻着香味,让人格外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插柳:柳树早已抽枝发芽,传说柳条有驱邪的功能,所以在古代就有编柳条、插柳条的习俗。记得小时候,总是折一些柳条编成草帽戴在头上,还会用柳条做哨子,想来也是别有一番趣味</p> 清明节的饮食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般把清明节过成寒食节,因为寒食节不能动火,都在寒食节前一天,煮好鸡蛋,等到寒食节的时候吃。</p><p class="ql-block">除了鸡蛋之外,清明时节还有一些吃的食物,比如青团,也叫“清明果”,是用来祭祖的贡品,现在流入寻常百姓家,而且越来越流行了。</p><p class="ql-block">袁枚在《随园食单》里提到:“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就是说的青团,在过去,江南的人们家家户户都做青团</p> <p class="ql-block">不同的地方用的草汁不同,有文献说,浙江南部的青田和温州,用鼠曲草;浙江的宁波、上海、黄山等地用艾草;苏州人多用浆麦草汁。</p><p class="ql-block">草汁和糯米粉混合,里面包上豆沙、芝麻等馅料,捏成小团,蒸熟,碧绿晶莹,好看又好吃。现在改良的青团都会包蛋黄、肉松等,口味更加独特。</p> <p class="ql-block">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当作节日的节气,而且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显得格外珍贵。让孩子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饮食,知道为什么要过清明节,清明节要做什么,从源头上提高认识,传承传统文化才变得更加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又💪安全的假期,💕请家长注意以下事项: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祭祖期间引导孩子不玩🧨烟花、爆竹,做到文明🕯拜祭、文明扫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根据春夏季🦠流行病、传染病🌡高发的特点,家长需做好各种🛡预防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春游、放风筝,🍒和孩子一起去亲近、🌱享受大自然,不仅活跃孩子身心,还能开阔孩子👀视野,增进🥰亲子感情。同时,外出期间,需注意饮食、🚙交通等安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疫情期间,出门在外记得戴口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家园携手共同教育👶🏻孩子提高安全意识💝祝大家度过一个安全而有意义的假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爱你们❤️的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