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正确批评”孩子

行知天下研学教育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编者按:古人对批评教育孩子的时机也很讲究,他们认为,年幼和地位卑微的人有过错的时候,不应该责备。清人陈继儒认为“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他认为以下七种情形不宜批评孩子:</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一,“对众不责”,即不要在众人面前责备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二,“愧悔不责”,即惭愧后悔不责备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三,“暮夜不责”,即夜晚不责备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四,“正饮食不责”,即吃饭时不责备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五,“正欢庆不责”,即正在欢庆时不责备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六,“正悲忧不责”,即正在忧伤时不责备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七,“疾病不责”,即正在患病时不责备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父母如果能在合适的时间与合适地方采用合适的方法教育批评孩子,孩子易接受,批评的效果自然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李春燕老师通过文章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正确批评”孩子,一定对我们有帮助。</span></p> <p class="ql-block"><b>李春燕,女,1979年12月出生,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知子心家庭教育协会会员;现在齐河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工作,热心公益事业,热爱家庭教育。2016年跟贾老师学习家庭教育,2018年参加中国能力研究院组织的家庭教育培训,并获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b></p>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喜欢被表扬,讨厌被批评。表扬和批评就像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每人都喜欢绿灯,讨厌红灯,试想,如果去掉红灯,绿灯还有意义吗?所以当孩子犯了错,用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批评,是非常有必要的。孩子成长中的错误就像小树苗生长中长出的枝枝叉叉,而批评就像是一把斧头,用好了,能帮助孩子成才,用不好,很有可能会伤到孩子,所以说批评是需要技巧和方法的。但一定遵循少批评、重引导的原则。</p><p class="ql-block">作为监护人,我们可以遵循下面的15字箴言。1,首犯要讲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是可以被允许的。如果孩子第一次犯错你就大批特批,谩骂孩子,那孩子会变得胆战心惊,唯唯诺诺。孩子就是在错误中不断成长,积累经验的。所以我们要“讲理”,讲理不是给他讲大道理,而是理解他,接纳他。当孩子被理解接纳时,就会生出三颗心。一颗是羞耻心,当他犯了错误,感觉自己很没面子,所以被理解和接纳后,他会下定决心不再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了。一颗是感恩心,每个孩子都懂得感恩,当你没有批评他,而是理解和接纳时,他会心生感恩,感恩你的接纳,让自己以后少犯错误。一颗是向上心,孩子会努力让自己做的更好,自觉上进。所以接纳孩子,以理服人,教化和感化孩子,不要盲目批评。</p><p class="ql-block">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唤醒良知,让孩子变得自觉,有教养。看过一则这样的故事,一个孩子拿了父母的钱,父母非常生气,狠狠地打了他,他为了和父母斗气,不去上学。后来,孩子的老师找到他,给他聊天,问为什么拿父母的钱?孩子说:“他把同学的电话手表弄坏了,要去给他修好,我自己没钱,所以就拿了爸妈的钱。”这时,老师向孩子竖起了大拇指,说:“孩子,你做的对!”孩子非常惊讶!接下来,老师说了三点:“第一点,你非常有责任心,你把同学的表弄坏,去给他修好,敢作敢当;第二点,你有正确的是非观,你弄坏手表没钱去修时,你想到的不是去偷去抢,而是选择回家拿;第三点,你很有观察力,你能观察到父母把钱放到哪里”这三点说完,孩子已经很感激了,接下来,这位老师又说:“如果事情发生了,你诚实地给父母说,会怎么样?你应该向你父母道歉”。父母也给孩子道了歉,孩子高兴地上学去了。没有任何人不讲道理,前提是你要懂他、理解他。</p><p class="ql-block">2、重犯要约定如果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时家长应继续给他第二次机会,但要约法三章。比如,孩子两次测验成绩连续下降,家长会非常接受不了,可能会打骂孩子,但不能忽略了:这时孩子的心情已经非常沉重了,他可能正在下决心下次一定把成绩提上去。结果一回家就被你臭骂了一顿,试想,孩子还愿意努力吗?大家要练就一双正面的眼睛和一颗用心感受的心,看到孩子的上进和努力,再给他一个机会。当然给机会可以,要“感化+约法三章”,感化为主,约法三章为辅。可以这样沟通:我特别理解你难过的心情,努力了,成绩却还是下降了,但我更愿意相信你,再给你一次机会,我们约法三章,如果下次再下降,就……(内容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p><p class="ql-block">3、再犯要惩戒过度包容就是纵容,就像不能触及法律红线一样,所以当孩子再犯时,就按约法三章上的内容进行惩罚,注意千万不要打折扣,否则没有说服力,也会丧失家长的权威,失去孩子对自己的尊重。就严格按约定来,怎么制定的,怎么执行。批评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但批评时,还需要注意五点。</p><p class="ql-block">第一点:堂下教子。不要当着众人批评孩子,孩子再小也有自尊,当你在众人面前批评他时,他会感觉非常没面子,时间长了会破罐子破摔。</p><p class="ql-block">第二点:慎用狮吼功。不要用你的大嗓门来压倒孩子,孩子会被吼得胆战心惊,失去自信。吼叫是失去理智、控制不了情绪的表现,带着情绪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所以要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p><p class="ql-block">第三点:对事不对人。当让人生气的事情发生时,家长往往不是针对这件事来解决,而是直接给孩子贴上“蠢”“笨”“没脑子”“你是猪”这样的标签。这是对孩子的全盘否定,极不理智也不客观,切记贴这样的标签,会影响孩子一辈子。一个朋友小的时候,他的爷爷找人给他算过命,说他是劳碌命,这三个字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不断暗示他,一遇到事就会想起这三个字,所以家长一定慎重。</p><p class="ql-block">第四点:切记翻旧账。孩子一犯错,家长就喜欢把过去曾经犯的错误全部都晒出来,这样孩子不知道如何应对,所以他选择不给你聊天,回避。</p><p class="ql-block">第五点:批评时选对时间点。一天之计在于晨。早晨如果听到喜鹊叫,一天都会有好心情,孩子也一样,如果一大早就听到你的批评,会影响孩子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高兴地迎接新一天的到来。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批评孩子,因为全家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吃饭时,会给孩子留下很美好的画面,而不是一让他想到饭桌,满脑子都是打骂。</p><p class="ql-block">第六点:不在生气时批评孩子。家长在生气时,情绪激动,无法控制,这个时候最没有智慧和办法,还无形中给孩子做出了错误的示范。当很难控制自己情绪时,可以心里默数3-5个数。也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我现在这样发火有必要吗?孩子的行为值得我发这么大火吗?自己发火的样子是不是很丑,这样做下来,估计情绪已经消掉一半了,再与孩子交流起来就顺畅多了。</p><p class="ql-block"><b>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批评孩子呢?有个公式可以帮到大家:批评=平复情绪+描述行为(把看到的行为描述出来,不添油加醋、不猜测臆想。或者就是用照相机能摄下来的场景描述出来)+表达感受(表达自己内在的感受,让人知道当下你是什么的心情,是着急、失望、生气等,了解你)+引导方向(告诉孩子思考下一步的行动方向,接下来怎么做最好)。这个公式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练习,熟练精通之后,进行输出实践。愿大家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运用好批评的技巧和方法,成长自己,幸福孩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作者:李春燕</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编辑:赵磊</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推广:知子心家庭教育协会文宣部</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