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24日,阴转多云。早起骑车,6点到县城小北街口由龙哥驾车前往歙南岔口大洲源一线观景赏花。</p><p class="ql-block"> 此次出行路线,从县城出发,直达岔口镇文山店村口停车场,而后沿山腰小道步行(约2公里)至外鲍家汰(拍摄无人村土墙山寨),原本原道返回,改由龙哥返回文山店开车至岔口,我们一行四人步行下山(约2公里)到岔口,在岔口大洲源摄影之家吃午饭。</p><p class="ql-block"> 饭后起程返回,顺道在武阳方村桥停留拍梯田油菜花,之后直达大川岛前山蜘蛛肚一线,绕行至山脚下大川岛边,上车至武阳村脚后山拍摄武阳全景及黄千高速武阳道口枢纽高架,下午4点半返程,途经大阜稍作停留拍摄大阜公路交叉“大”字道口,到达县城约傍晚6点半,平安顺利地结束一天采风之行。</p> <p class="ql-block"> 我们直达大洲源首站目的地,车子从岔口村下右拐进入山路十八弯盘山道,到达文山巅峰游客中心停车场已七点半,可惜今日高山无云海,观群山薄雾烟蒙,可见四周村落抢眼,金黄遍野,路道如带,溪涧似练,峰峦如画,震人心房,我们拿起手机、相机,咔咔连拍,驻足观景,留下瞬间精彩。</p> <p class="ql-block">车停文山店村口后,问询村口当地村民去鲍家汰的行走路况,便从村后东边翻过山岰,横过山腰,沿着不足米宽的石板或水泥步道直奔外鲍家汰村。路上,一边欣赏山间美景,遍看繁花,又闻茶香,不时还能听到动听的歌曲(村民在山上采茶时携带的功放扩音器),树上鸟儿叽叽叫,偶见小狗在山野中戏闹,不知不觉的到了外鲍家汰自然村,业已8点40分。</p> <p class="ql-block"> 鲍家汰为一个片村,村落有鲍家汰、里鲍家汰和外鲍家汰三个自然村落组成,均居住在岔口镇小源河的高山上,高高的石塝上,土墙屋与砖木房混夹其中,村中巷道在高塝下或屋檐下穿行,错落有致,四通八达。</p><p class="ql-block"> 这次到的是外鲍家汰(又称高鲍汰),该村居民已自发迁徙至山脚下,现剩民宅已断墙残垣,狼藉空房,处景凄凉。好的似,欣慰赶上改革开放新时代,农耕务工,经济活跃,搬迁下山,重建家园,减轻了世代爬山肩挑背驭之辛劳,生活得以改善,众民说,感谢共产党,百姓的好生活、好日子、好心情,与日共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外鲍家汰游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千仞岗上寻梦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花遍地闻茶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石磊步道苔青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土墙砖房断垣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千阶古道留岁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忆起先民多艰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欣逢赶上新时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迁徙下山建新房。</p> <p class="ql-block"> 看过外鲍家汰人去楼空的村落后,我们一行4人徒步下山,龙哥一人返回文山店开车到岔口。沿着村落下的石级窄道下山,穿过山湾间的树林竹木及土路,站在鲍家汰高高的山巅,一眼望去,岔口就在脚下,左前方是小源河(井潭方向),右前方是大源河(周家村方向),沟谷间、山腰处。大小村落散居其间,还有盛开的油菜花遍地金黄,春天草木萌新,片片翠绿,给大山着上了五彩盛装。</p><p class="ql-block"> 下山路上,我们遇见一中年妇女上山挖笋回家(原住鲍家汰,现移在山下居住),还有一年长的老妇人(留守在山上,下山到岔口买生活用品),问其年长,得知已九十又二,走起路来还很沉稳,说话也有精气,挺夸不简单,真是大山深处人长寿。</p><p class="ql-block"> 一路下坡,边走、边聊、边停、边观景、边拍照,大约10点40分,我们徒步到达山脚岔口村头,穿行在古村街巷中,村前大源河与小源河在此汇合成大洲源,碧水潺潺,春花灿漫,山清水秀,生机昂然。镇上可见,街市繁华,新屋连片,河水清澈,村居美丽,可证生活如愿。</p> <p class="ql-block"> 岔口,因左边从井潭流出的小源河水和右边从周家村流出的大源河水在此汇合成大洲源水,故名“岔口”,又名“双溪”。地处歙县东南的皖浙边陲,大洲源重镇,岔口镇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44公里。该镇东交浙江淳安县威坪镇、南邻新溪口乡、西接武阳乡和昌溪乡、北靠杞梓里镇。镇辖7个村委会,16000余人。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桑蚕茧、菊花和山核桃等。镇内有祝筒坦村、庐山村、井潭村、岔口村、岭里村、庙前村、益州村、茶园坪村、金村、高演村等10个中国传统村落。</p><p class="ql-block"> 岔口村为中国传统村落,村委会驻地,主姓吴氏。岔口,由岔口、上前山、下前山三片区组成,以溪河为界。镇政府设在下前山,镇中心学校设在上前山,村委会和中心商业街在岔口。该行政村辖8个自然村,800余户,2000余人口。</p> <p class="ql-block"> 中午11点多,我们一行五老安座在"岔口大洲源摄影之家"用餐,稍作休息,备足茶水,正当中午,起程返途,下一站——武阳乡方村村头大桥梯田油菜花,这是一处公路边河对岸的小山坡梯地,时值油莱花盛开,停车后站在公路边,大家还是情不自禁地驻足拍照赏花,约一刻钟就欣赏完毕,继续上车前往下一点——大川岛山上蜘蛛肚。</p> <p class="ql-block"> 响午时分,看过方村桥梯田油菜花后,乘路上人车甚少之时,返途经武阳村下左拐过大桥转向武阳——新溪口公路,车行一里许,在黄千高速公路武阳高架枢纽大桥下右侧过桥进入村间水泥道路,沿山顺大洲源河水而下,在胡家潭村下河湾山脊处见路牌右转盘旋上山,七拐八转到达山腰间"蜘蛛肚"自然村(因村后山头形似蜘蛛肚而名),时钟不到下午一时。</p><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山腰间一条水泥步道进村,"蜘蛛肚"村后有棵苦槠树正萌新芽,枝繁迭翠,树下是依山脊而建的排排土墙房舍,在午阳映射的黛瓦下屋墙泛红泛红,这里的土墙房大多在百年以上,多挂有歙县古建筑保护的牌子。该村60余户,160余人。</p><p class="ql-block"> 走过不远就到了"知足堂"农家乐,一打听,如今新冠疫情防控影响,游客甚少,原订的客人也退了,为顾大局受损失,生意清淡。我们沿着横路走到山坡顶一小房后,山下左侧是大洲源河,右侧是新安江,大洲源水在山脚下汇入新安江,故名“大川”,大小河水在此迂回沉积,形成江中小岛,故名“大川岛”。这里隶属武阳乡正口行政村。站在"蜘蛛肚"上俯瞰“大川岛”,四面环水,形似心脏,草木葱茏,绿荫如盖。</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蜘蛛肚"山腰翻山脊斜坡下到对山的山梁上,便到了梅山坞自然村,雅名梅川。这是大川后山最大的一个村落,60多户人家,160余人口为第5批中国传统村落。因建村时,村居边有许多梅树而名“梅树坞”。这里的“坞”不是村居坐落在山凹或山涧里,你看照片实际是坐落在高山下面的山梁上。</p><p class="ql-block"> 站在梅树坞村边的山岗上,极目远眺,群山起伏,一览众山小;右侧清澈的新安江如带状从天上飘来,流入千岛湖,经钱塘江入海。山脚下就是大洲源河口“大川岛”。我们从村里溜达一周,顺着水泥山路绕到蜘蛛肚村下,经半山村、下到前山村,再下行至沿河公路边大川村,环行一圈,而后坐上龙哥的车,驶往武阳村脚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 大洲源,是民国时期叫得响亮的名字。这里是大洲源河水之口,黄山市百佳摄影点,是新安江上的一条支流,蜿蜒60余华里,流经岔口镇和武阳乡全域,流域面积93.6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在里有峰山村、武阳村、约里村、梅川村、祝筒坦村、庐山村、井潭村、岔口村、岭里村、庙前村、益州村、茶园坪村、金村、高演村等14个中国传统村落,及散布在高山与山涧的近百个村落,近3万人口。</p><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有数座千米以上的山峰流入源水,一年四季水分充足,常年云雾缭绕,云海翻腾,景致极佳,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物产资源。这里山水相依,民风淳朴,徽派古建筑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 走进大洲源,青山绿水、风土人情、云雾山间、田园山水、古道驿站、土楼村寨、水口古树、盘山公路等秀美风光,令你耳目一新,惊喜不断,流连忘返。真可谓走不遍的村落,看不完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下午3点40我们回到武阳村新时代广场,下车后急急忙忙的往后山上赶,沿着上山水泥步道步步登高,大约一刻钟许到达黄千高速武阳互通枢纽处,施工现场,机械轰鸣,320多根水泥墩柱,气势恢宏的屹立在群山之中。</p><p class="ql-block"> 登高望远,白墙黛瓦的徽派村落新居醒目其间,武阳全境和黄千高速武阳高架桥等尽收眼底,大洲源河流和正岔公路等偎依在山间,串起座座山村,纵然眼望,风景如画,徜徉其间。</p><p class="ql-block"> 黄千高速(安徽段)武阳互通枢纽,是国家高速G4012溧阳至宁德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徽省实施“五纵九横”高速公路网的纵向联络线,是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路段,连接了安徽黄山与浙江千岛湖两大黄金旅游景区,称其“最美高速”。</p> <p class="ql-block">此照片为网摘,系黄千高速(安徽段)武阳互通枢纽航拍照片</p> <p class="ql-block"> 武阳,乡政府驻地,村委会所在地,大洲源之源口,距离县城36公里。属革命老区之一,在洽河建有“二十七烈士纪念碑”。武阳乡东连岔口镇和新溪口乡,南接小川乡,西邻深渡镇,北依昌溪乡。乡辖4个村委会,3850余户,10400余人。主要经济作物为茶叶和桑蚕茧,尤其金丝琥珀蜜枣加工,独树一帜,自清代已驰名业内。</p><p class="ql-block"> 武阳一名的由来有二,一是,始居先民自宋初从江西武阳镇迁来,为纪念祖籍,仍用村名“武阳”;二是,先有外姓居幽岭之阳,名称“坞阳”;后以《郡国志》“泰山郡有南武阳候”句,改“坞阳”为“武阳”。</p><p class="ql-block">武阳村委会设在武阳自然村,村辖1000余户,2700多人口。武阳张姓,系出森村乡满田世良派仁旺支。张姓在村中分为上门、中门、下门三大支系。站在武阳村脚后山岗观景亭处,东望大洲源,西望新安江,南望高速桥,北望正口,四周皆风景。武阳村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p> <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半已过,太阳西下时分,我们从武阳驱车返城,途径定潭、板壁屋、到大阜交叉口时余兴不减,下车爬上公路后山顶拍摄大阜公路"大"字交叉口,由于右侧公路边树枝遮挡住部分镜头,"大"字一捺较短,若使用无人机拍摄效果会更好。从大阜驱车返城到家,已近傍晚六点许,顺利地结束大洲源愉快之旅。</p> <p class="ql-block"> 本篇中合影留念照片,由耄耋痴心不改摄友汪子渊提供,谨以致谢!</p><p class="ql-block"> 感谢你的支持与厚爱!</p><p class="ql-block"> 20220329撰于园艺新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