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现在大多数的家长心中都有一个好孩子的标准,而往往符合这个标准的基本都是家长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很多家长嘴上说着自己是一个开明的家长,能够尊重,可真正到了做选择的时候,很少有家长能够尊重孩子们的选择,总是认为孩子年纪还太小,还没有经历过生活中的坎坷,所以做的选择也都是不明智、不可取的,希望孩子能够遵从自己的意愿,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 本期读书会主题:如何避免父母的“非注意盲视”</p> 签到 朗读:柏家豪妈妈 <p class="ql-block">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越长大越难管教,孩子身上的缺点也越来越多,比如别人家的孩子就很懂礼貌,见了长辈知道问好;别人家的孩子就非常讲卫生,知道换下来的脏衣服放进洗衣机里等等,经常是一些小问题,孩子总是屡教不改,打骂手段都用了也没有什么效果,所以家长总会把孩子身上的某一个坏习惯放大,上升到一个原则性的问题,就拿讲卫生这件事情来说,孩子屡教不改的结果就是家长会认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件小事都做不好,将来还能指望他有什么大出息,因此对孩子十分失望。</p> <p class="ql-block"> 家长的这种心理在心理学上,就被称为"非注意盲视",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就是:家长总是有选择性的将注意力放在某一件自己非常在意的事情上,因此反而忽略了其余的一些事情。也就是说家长总是选择性的将目光放在了一些自己非常介意,甚至难以忍受的一些事情上,因此反而看不到孩子身上的一些其他的优点,一个小缺点就掩盖了孩子身上所有的光芒,家长的否定也会让孩子越来越不自信。</p> 家长讨论 <p class="ql-block"> 美国成功教育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有许多优点,而父母恰恰相反,他们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认为,管好孩子的缺点,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其实,这样做就像蹩脚的工匠,是不可能造出完美瓷器的。"</p> <p class="ql-block">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时刻要关注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尽量做好自我控制和调节,发火不是为了发泄自己内心的情绪,因此每次在对孩子发脾气之前最好先做几个深呼吸,尽量平复一些自己焦灼的内心,然后问问自己发火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震慑孩子还是为了发泄心中的怒火,并且自己需要怎么做才能尽快摆脱眼前的窘境,如何才能平缓亲子关系,然后才是如何做能帮助到孩子去做出改变,帮助孩子一点点的变好、变优秀。</p> 读后感分享 <p class="ql-block"> 当父母的一定要尊重孩子们的选择,因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并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要给孩子们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以及自己做选择的权利",与此同时,也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拥有健全的灵魂,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内心,能够去享受自由的人生,将来也能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