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溪老街,篱落疏疏一径深

云深处

泥溪老街渡口:小舟闲放<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文/图 沈祖全 </font></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font color="#39b54a">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br>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font><br> <br> 初春的泥溪印象,没有比北宋谢逸的这首《江城子·杏花村馆》更适合描述这第一观感了。泥溪村口,极目远眺,江平万倾水墨旷;远山空蒙,渡口闲舟,清幽典雅心净爽。</div> <div>  “虽然我们泥溪镇着拆了,但也用不着这样嘛,还不如一个村庄,至少有个卫生室,老街上也居住起一百多口人撒,居然连一个可以包扎伤口的诊所都没得,头疼脑热的买个药都要到6公里外的钱塘镇上去。”看着一群长枪短炮的外来客,以为我们是记者,街坊悻悻而诉。</div> <p class="ql-block">  探街者的到来,于这远离国省干道、略显闭塞、慢时光的老街居民来说,兴许可上头条新闻。要不你看老铺门前,明齿皓眸的嬢嬢对着来客两眼含笑。映入眼帘的长条凳,两个“开”字一座桥,呈跨立状的八字腿之间,两根横木,用古老的卯眼和榫头,连接起了八十岁婆婆与泥溪大地半个世纪的情谊。</p> <p class="ql-block">  合川区钱塘镇泥溪场,位于合川北部,地处嘉陵江畔,因江边小溪多黄泥得名,曾有泥溪公社、泥溪乡、泥溪镇等建制,但建镇时间短暂,于2001年并入钱塘镇,现为钱塘镇金子沱社区管辖,据说,在80年代前,这里曾是繁华一时的水陆码头。而今,这一户泥溪民居,门上“三包”主何在?</p> <div><br></div><div> 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看的老街多了,要把每条老街都用原创性的文字记录描述下来,真不是件容易事。如果没有设计访谈提纲,就不能很深入地与老街居民访谈,也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撬开他们的话匣子。他们祖辈长者关于老街的来历传说,他们见证的一口井一栋房的历史渊源,他们在老街生活几十年的家长里短、感想体悟,都仍然沉睡在他们的记忆里,我们外来者,就很难去深入了解到一个老街独有的人文历史自有特点。</div> <br>  关于泥溪老街,我所知甚少。上山下乡,“启蒙”过80后的所谓伤痕文学主角知青们里有人到此插过队;见心明性,慈悲济世的巴蜀传奇高僧,传说享年124岁的乐至报国寺离欲禅师在这里因读《金刚经》而顿悟。这里还是英雄的红色热土,是1948年中共川东地下党领导人王璞(1917—1948)、陈伯纯(1919-2008)在国统区领导发动配合解放战争的合川华蓥山金子沱武装起义地之一。下图:本次扫街带头大哥,风雪夜归人向革命先烈致敬。<br> <div>  泥溪街尾,一起扫街的小伙伴,站在“泥溪正街”的路牌旁兴高采烈地打卡,居高临下,有如向岁月招手。跟着“山城文物古迹群”的朋友们周六行游,走马观花,一天或赶两三地,停留不过一时半会。“见人见物见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理念,同样适合一个合格的老街观察者。要想有所收获,扫街人大抵也应如此。</div> <div>  </div><div></div> <div>  了解老街,坐标先行。从地图上看,平面的嘉陵江从四川武胜县的清平镇进入,至城区与渠江、涪江交汇,约80公里的江段有如一条腾龙5个拱,此处恰位于第3拱的龙背上,是欧米伽曲线的顶点。不像长江下游的江南人们那么文雅,什么丽生滩、兴隆洲、采石矶,川渝地区讲究大俗大雅,印象中重庆有多个江中之岛被简单粗暴地谓之“中坝岛”,而从泥溪场向上游望去可见一岛却名“大中坝”,这也算破一个例了。江对岸有一突入江中的陆地,名为泥溪咀,尽管两个“泥溪”近在咫尺,“扯起嗓子一声吼,对岸感觉地在抖”,但若没有渡船,从泥溪场到泥溪咀车程达31公里耗费一小时。<br></div> <div>  车驻泥溪老街场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颗粗壮的麻柳树。麻柳树,学名“枫杨树”,树冠宽广,枝叶茂密,是落叶大乔木,它耐水耐寒,生长快,适应性强。麻柳有微毒,树根、根皮和叶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具有祛风止痛、杀虫止痒、解毒敛疮之功效,对于风湿痹痛、牙痛、疥癣、疮疡肿毒、溃疡日久不敛、汤火烫伤、咳嗽等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div><div><br></div> <div><br></div><div> 我对麻柳树有极深的感情,读小学期间,父亲抄纸、母亲烤纸,72道工序,不分白日昼夜,每天只睡凌晨四五小时,如此日可产得引皮纸一扎,一扎十盒,每盒100张,每张约0.6平方米,如同一块边长60cm的地砖大小。每逢三、六、九父亲即用自行车驼至屏锦铺赶场摆摊以维持全家生计。天长日久泡在水中,加之沙蚕细菌,父亲的手被啃噬得千疮百孔,溃烂发痒,不知他在哪里寻得良方,即是把麻柳树叶搅出汁来,忍不住了就用汁洗手涂掌。就这样,日复一日弯腰拘偻,就这样在水中熬过了寒凊酷暑、春夏秋冬。<br></div> <div><br></div><div> 沿街里走,一个挂着18号门牌的建筑已经没有了房顶,社区居委会尽职尽责,挂上了“危房危险请勿靠近”的警示牌,5层石础上砌着砖墙,石质门柱里,两道被漆成浅蓝浅绿色的门扇散发着历史的纵深感,这种颜色应是五六十年代时期所见公共建筑用漆的标准色。记忆里,“走哦,拿起瓶子去打煤油”,在走上七八里路去打酱油菜籽油的时代,带着村里大队分给的纸票到公社排队时,我见到的也是这种颜色。<br></div> <div><br></div><div> 门楣上是一个个装饰木圆柱撑起的透气格栅,中间一个十字,标记着这里曾是乡(公社)卫生院的建筑,其上的门额8格,飞别镶嵌着“中国共产党万岁”七个美术体,还有一个小空格,想必是已经掉落了的感叹号的位置。 门左的窗格里,一棵藤三七悄悄地探出头来,给陈砖朽木增加了一抹生气。<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老卫生院不远的一条支巷里,一户人家围桌而坐,手头不停地忙碌着,像在糊信封,装信封。在这个不再写信的信息化时代,莫不是这里还保留着寄“平信”的传统?我们一群城里来客,大多年少脱离乡土,未能深入习得和传承上辈风俗,更何况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原来,他们是在以白纸为封,分装着一沓一沓叠得整整齐齐的黄表纸钱。<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 浅薄如我,经常会想,纸钱价廉而何其多,阴间当通货膨胀矣。近读《礼记》,其《中庸》篇有说:“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事,通侍,但同时,明知所亲既亡,万不可再当作活人那样侍奉。因此又言:“之死而致死之, 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 不知而不可为也。是故竹不成用, 瓦不成味, 木不成斫(zhuo), 琴瑟张而不平, 竽笙备而不和, 有钟磬(qing)而无簨虡(sun ju)。其曰明器, 神明之也。” 原来,那种土豪坟前烧真钱,不仅是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更不是至孝的表现,而是有违3000年的中华礼制传统啊!<br></div> <div><br></div><div> 我们年轻一代没有这么讲究,一般上坟敬香,一大沓粗粝黄纸钱直接烧了,为什么这里的人们这么讲究呢? 回头做功课,向生活在合川的呙呙打听,原来这是在专为七月半的本地风俗“烧袱子”作准备了。袱子,由烧纸钱演化而来的,意在寄钱给祖先亡灵,让他们在阴间有钱享用,更好地庇佑子孙。袱子大多用黄白纸叠成纸钱,3—4个纸钱一叠作为芯子,外用白纸包好,首封正面写明为什么号袱子,有多少个(三五个不等,最多24个,加上首封为25个),俸给谁,谁俸的,与烧袱子人的关系,好久烧(一般是在十五之前烧)。背面用浆糊封口,接口处书写“第X封”。“七月半、鬼叫唤”,烧符子不仅是合川的传统,也是大半个中国的祭祀传统。<br></div> <div><br></div><div> 泥溪老街的建筑多为条石基础的砖木结构或穿斗结构,沿着两三百米长的主巷益民街一溜门板铺面,大多破损且铁将军把锁,看起来百年老店极多。宋·陈元靓《事林广记·警世格言》:“自家扫取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老街虽老,但深蕴治国精华智慧的“基层治理”仍在在这里依然无所不在。<br></div> <br>  门前“三包”责任牌钉在了每一户的显眼位置: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把主人家的打理清单列得一清二楚。但是,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中,责任不是凭空产生的,否则必有侵犯私权的嫌疑。邓小平同志在回答外国记者如何避免类似“文革”那样的错误时说:“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民主集中,而约成法。绿色的责任牌上,书写着一定程序通过后的《钱塘镇农村环境卫生公约》。 <div><br></div><div> 老街沉睡,梦到了一世繁华。“幽宫残壁白丝,楼亭廖寂风驰“。依坡而建的一座老屋后面,阶梯式的台地,堆叠着向天际延伸,天宽地阔,草木森森。由条石砌成的约米高的院墙,爬满了不知名的青藤,装扮出一道叠翠养眼的画屏。这是谁家的祖屋,姹紫嫣红开遍都付与这断井残垣?<br></div> 虽然已无尺椽片瓦可为庇依,但斑驳的白灰墙依然挺立着,透着岁月磨砺后泥溪老街依然挺立的倔强。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div><br><br><br><div> <br><br>THE END<br><br>作者为“山城文物古迹爱好者群”群员,此文系2022年3月5日群活动作业。<br><br>鸣谢:吉兆(群主);风雪夜归人(活动带头大哥)。</div><div><br></div><div>跟着“山城文物古迹群”的朋友们周六行游,走马观花,一天或赶两三地,停留不过一时半会,很难去深入了解到一个老街的人文历史自有特点,误漏难免,欢迎指正,如有冒犯,敬请谅解。<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