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2019版高中物理新教材和2003版教材的区别,新教材更简洁,知识编排“蜻蜓点水”而习题纷繁复杂,学生和老师真是雾里看花了。如何处理好知识的教学和考试衔接,教研组一直致力于研究教材教法问题,形成一套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和切合不同层次的命题要求的教育教学学案,实施于课堂教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万有引力定律》这节,教研组统一认识,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研课,决定需求2.5个课时完成教学:第一课时,注重万有引力定律提出的历史演变,涉及众多科学家的集体智慧……再到牛顿发现引力规律,结合卡文迪许的引力常量G的测定历程,最终完善了引力定律的建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最后在理解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物理上的冲突。</b></p> <p class="ql-block">不过,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建立后,该定律还需要进一步检测其普适性和正确性,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如何处理教材,提出“月地检测”的方法,证明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以此说服学生的质疑和维护物理学历史的尊严和地位。</p> <p class="ql-block">第二课堂,就是高考通关的模块课堂了。在重力加速度g=9.8ms-2的证明和把要有引力和重力在中学物理范围内的等效处理问题!</p> <p class="ql-block">充分借助考虑地球自转,导致了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区别,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和重力均来自万有引力。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满足的。从而明白了赤道和两极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全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变化问题。</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对历年高考,对万有引力考查的天体运动物理量,是学生要掌握的基础性和素养问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学生手记和笔记整理情况抽查……学生要紧跟老师的教育教学,引导和启发学生对知识“死角”的拓展,激发学生的认知的未知领域,才能适应高考提出的挑战性。也培养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和水平,学科素养的建立很关键,同时本节知识的建模能力要求也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对地球内部重力加速度变化规律的教学是重点和难点,教师的智慧和才华在这里有所体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内部的重力加速度是随距离地心距离r的变大而正比性的线性规律,而高空重力加速度是随距离地表高度h的变大而非线性变化(减小)的规律。</b></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u>学生课堂消化——笔记整理、习题跟踪。</u></i></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建模能力的培养,也需要老师教学板书的涉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引入图像,全面把控总结地球内部、表面、高空处的重力加速度随距离在不同区间上的单调性变化,线性和非线性建立是一个亮点,直观、简洁、明快的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数学物理结合的能力培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自此,本节知识告一段落,实现教材的超越和高度整合,“基础+能力”的教学渗透……敬畏集体教研的魅力!</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