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般在山西,晋商的大宅都被称为大院,唯有常家被称为庄园。常家庄园,是被称为“儒商世家”的榆次东阳镇车辋村常氏家族的宅院建筑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乾嘉年间,后多次修缮,占地60万平方米,有房屋4000余间、楼房50余座、小园林13处,建筑占原车辋村的一半。1947年,因战争被毁多处,后得到修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常家庄园开放为原常家庄园遗存的半条街,共计12余万平方米,不及原面积的1/4。其中宅院4公顷、园林8公顷、附属房屋3公顷,庄墙12公里,形成一山、一阁、两轩、四园、五院、六水、九堂、八贴、十三亭、二十五廊、二十七宅院”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 山西榆次常家,于明朝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由太谷惠安迁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以财取天下之抱负,逐利四海之气概,制茗于武夷山,扎庄于恰克图;拓开万里茶路,经销蒙俄北欧,绵延二百余载,遂成富甲海内的晋商巨贾,中国外贸之第一世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常氏家族在仕宦商儒达到辉煌顶点时,于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开始,不惜重金营造自己的生活和精神家园,常家建筑群占据了车辋村原面积的近一半以上,其规模居于祁县、太谷、平遥等晋商各院之首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果然不虚此行,常家庄园的规模之大,建筑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然而,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常家的家族文化。中国有句俗语叫“富不过三代”,而常家却兴盛延绵达200年之久,其中的秘密就是其渊源深厚的家族文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治国之道在于用人,兴家之本在于育人。常氏家族天才地创造了“学而优则贾”的治家祖训,代代恪守,课子苦读,将一批批家族优秀子弟输送到商界,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文化层次的商人群体,同时将儒家“诚信”、“仁义”、“忠恕”等理念引入到商业活动中,实现了儒商相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常氏由经商起家,传至十世时,已有“世兼儒贾为业”之称。由于常家始终注重子弟读书习儒,从而世代学子辈出。从八世到十六世,常家考取进士、举人、秀才等多达146人,而且随着商业的发展,家族研修学业的气氛日益浓厚,造就了一大批的学者、名流。所以才享有了“清代儒商第一世家”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常家把这种家族文化用建筑语言表现出来,庄园的建筑风格熔儒家文化的严谨秩序、佛教文化的空灵境界和道教文化的天人合一为一炉,集北方建筑之豪放质朴与南方建筑之素雅灵秀于一体,庭院深深,不仅具有功能齐全的庄园特色,而且无处不散发着敦厚典雅的儒家文化品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常家庄园以其“十最”闻名遐迩:中国最大的民间祠堂、最大的家族书院、最大的北派私家园林、最典型的汉纹锦彩绘;晋商民居中最大的占地和建筑面积、最大的民间影壁、最敞阔大气的宅院建筑、最大的家庭绣楼、为数最丰富的私家藏帖和书画珍品、最精美的砖、石、木雕。而其款式繁多的门式、窗饰等,更可谓一门一亮点、一窗一景致。堪称华夏民居的大观园,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全景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化魂、中国牌、世界宝,这就是常家庄园永恒的价值所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