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见巴黎迷人处……

吴叔平

<p class="ql-block">  近日有两事触发笔者落笔本篇游记——</p><p class="ql-block"> 其一,法国总统马克龙奔波于俄乌间,调停已被美国与北约一再拱火的俄乌战事;其二,同学群中有火灾后新修缮的巴黎圣母院视频。是夜,梦回2008年春行摄所至的巴黎……</p> <p class="ql-block">  网搜巴黎迷人处,文字、照片一大堆,却无笔者当年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巴黎作为世界文化、时尚名城,值得细看。然笔者当年逗留时短,取“线+点”(以塞纳河为轴线,兼顾两岸著名景点)方式,两日里按图索骥,别一番“欣赏+自问”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一、蒙马特高地·览巴黎全景</p> <p class="ql-block">  笔者行摄大半世界,凡至名城,有制高点必往。当日晨,搭酒店附近的地铁先至蒙马特高地纵览巴黎全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蒙马特高地位于巴黎市北的第18区,属巴黎20区中地势高者,其归属于巴黎仅短短百余年,是巴黎最年轻的区。区内有风景秀丽的蜿蜒小径、画家聚集的小丘广场、夜夜笙歌的红磨坊,以及气派神圣的圣心教堂。</p> <p class="ql-block">  教堂在高地附近,建筑风格兼具罗马与拜占庭特色。洁白的大圆顶四周为四座小圆顶,三扇拱形门,两侧矗两座骑马雕像,其一是国王圣路易,其二是法国民族女英雄贞德。于制高点浏览巴黎全景后随人流步入教堂。</p> <p class="ql-block">  教堂内有诸多浮雕、壁画和马赛克镶嵌画。吸引笔者镜头的是礼拜堂一侧的琉璃窗,整面窗即一幅冠以教堂标志的精美的圣母像。</p> <p class="ql-block">二、塞纳河·三十六桥皆风情</p><p class="ql-block"> 至塞纳河西岱岛段,已是北京时间10时,时正蓝天白云。之后由东至西,在巴黎老城的塞纳河段来回大半日,于一日三色(晨云—午雨—晚霞)中饱览了塞纳河精华段的桥-岸风情。</p> <p class="ql-block">1.蓝天白云的塞纳河。塞纳河发源于朗格勒高原,全长776公里,流经的巴黎盆地是法国最富饶的农业区,其对巴黎的形成与发展——诸如水运、工业、生活乃至景色都起着特殊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当日先至的西岱岛,是法兰西民族的发祥地。公元前300年时,岛民为巴黎西族人,巴黎市由此得名。公元508年,法兰克人科洛维定都巴黎,建立墨洛温王朝。西岱岛从此成为封建时代王权和宗教中心,岛上最著名的宗教建筑即“巴黎圣母院”。为尽可能广地拍摄,笔者在稍后的艺术桥桥栏中间架上相机,记录了以“新桥”为前景的蓝天白云下的塞纳河丽姿。</p> <p class="ql-block">  塞纳河据称共有36座各领姿色的桥,尤以金碧辉煌的亚历山大三世桥与三座古老的桥——玛力桥、王桥和新桥最具特色。横跨西岱岛的新桥实则最古老也最著名,1578年于亨利三世时动工,因内战中断,至1606年建成已是亨利四世时代。桥长238米,宽20米,是塞纳河上最长的桥。桥有12拱,每个拱上均塑有壮士头颅,或怒目圆睁,或闭目静思。桥横跨西岱岛,桥下的岛像尖刀似的伸向塞纳河,将河一劈为二;桥面凹凸不平,记载着岁月沧桑。</p> <p class="ql-block">2.细雨迷人的塞纳河。时至中午,乌云渐起,细雨迷蒙时已至塞纳河上最豪华的亚历山大三世桥。</p> <p class="ql-block">  桥以其独一无二的钢结构桥拱,将香榭丽舍大街和荣军院广场连接起来。建此桥为庆祝俄国与法国的结盟,时为1900年左右。俄法两国百年前还是世仇,拿破仑曾挥师攻打俄国,使莫斯科烈火屠城......百年后两国一笑泯恩仇,且将桥通向拿破仑墓。大桥两端四座桥头柱上镀金的雕像由长翅膀的小爱神托举,其华丽造型和色彩在塞纳河上格外显眼。</p> <p class="ql-block">  临别前,细雨忽止,雨后的巴黎清晰如洗。有位美女手握迷你机,如笔者一般左右打量着拍摄此座豪桥,于是她也成了笔者记录的一道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3.暮色如梦的塞纳河。暮色时分,笔者在艺术桥周边徘徊以捕捉拍摄对象。艺术桥上种植花木,桥栏杆上竖立着艺术家弗朗西斯·加佐的作品,有河上花园之称。桥北是卢浮宫,桥南是法兰西研究院,桥东是大法院(曾关押过路易十六王后),桥西就是王桥。常有摄影师或画家在桥上寻找灵感,也不乏艺术家的作品在桥上展出。</p> <p class="ql-block">  灿烂的晚霞把法兰西研究院的圆顶涂成金色,憩息于桥凳上的一位老妇挺胸闭目神视远方,仿佛已入天国......笔者摁下快门的那一瞬间,出现在镜头中的过桥男女似都被晚霞中的塞纳河之美震慑而停步远眺,以至于那几只鸽子都惊讶地注视着四周的人们......直至夕阳渐渐落入塞纳河,笔者的目光沉浸于波尔多红般的塞纳河面,竟至忘了再按相机快门......</p><p class="ql-block"> 于是就有了那幅摄影作品与那首诗。</p> <p class="ql-block">  巴黎人或许不想让游客错过两岸美景,塞纳河游轮全玻璃舱,入夜,与同伴们在塞纳河游轮上欣赏夜景,共进地道的法国餐,那道纯正法国味的“鹅肝”至今记忆尤深。</p> <p class="ql-block">三、触景生问·问见巴黎迷人处</p><p class="ql-block"> 次日游历巴黎著名景点,有了一番触景生问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1.卢浮宫之问。卢浮宫位于塞纳河北岸,占地约198公顷,位居世界四大历史博物馆之首,始建于1204年,原是法国的王宫,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卢浮宫的入口由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馆内藏有被誉为世界三宝的《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以及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6大门类计40万件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据传,卢浮宫有3万件左右中国文物被长期封存从未对外开放过,其中大部分是圆明园文物。当年,紫禁城里珍藏的稀世珍宝被八国联军洗劫一空。雨果曾怒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暴行:“有两个强盗,一个英吉利,一个法兰西,纵火焚毁了这个东方艺术瑰宝,并劫掠一空……”</p> <p class="ql-block">  笔者快速浏览了诺大的卢浮宫,在记录若干卢浮宫的不凡之处后,与之前已光顾过卢宫的国人相同,未见来自圆明园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  走出卢浮宫,再回望由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入口,正值阳光从密云间隙射出,洒在玻璃金字塔塔间,泛光耀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劫掠之物不敢示于人?!</p><p class="ql-block"> 希望我们的后代能见到尘封于卢宫的国宝回归故国,或许这正是卢浮宫对于国人的迷人处之一。</p> <p class="ql-block">2.巴黎圣母院之问。出卢浮宫后即至隔河相望的巴黎圣母院。 国人知圣母院多由电影《巴黎圣母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3月24日(亚历山大三世四年) ,总占地面积达6000平方米,西立面置有两座钟塔,高约69米;十字的顶部是祭坛,十字长翼是圣母院长方形主殿;东端是圣坛,圣坛外有标志性尖塔,高96米;建筑本体的雕刻艺术以及堂内珍藏的大量艺术珍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主教座堂、法国及欧洲文化地标建筑。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巴黎圣母院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9年4月15日傍晚,圣母院主体建筑发生严重火灾。不幸中的万幸是,“圣母院中所有的艺术品都被保存了下来,大教堂的宝藏是完整的。”</p><p class="ql-block"> 笔者在圣母院内外认真恭敬地记录了圣母院的神圣。</p> <p class="ql-block">  出圣母院,见门口雕像前一座椅上有一和衣而躺的流浪者,其装束极像前日地导于街头悄然指告的吉卜赛人。笔者当日回酒店打开相机照片时,端详此照良久,仿佛照片中的巴黎圣母院-雕像-座椅上的流浪者构成了一个大大的“?”。不知《巴黎圣母院》作者雨果先生目睹此场景会写下什么样的文字?&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两年后的8月,被萨科齐政府遣返的第三批吉卜赛人于巴黎北部鲁西机场搭乘飞机离开法国。</p> <p class="ql-block">3.巴黎免遭战火之问。别巴黎圣母院后,浏览了埃菲尔铁塔、协和广场与大小凯旋门等景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埃菲尔铁塔位于巴黎第7区,于1889年为纪念法国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100周年于轰动世界的国际博览会举行之际而建。建成后曾遭诸多非议,说一堆烂铁破坏了巴黎的美。如今,这座曾经保持世界最高建筑纪录四十多年的铁塔成为巴黎最重要的城市标志和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著名景点。&nbsp;</p> <p class="ql-block">  协和广场与大凯旋门同在巴黎市中心的第8区,是法国著名广场之一,18世纪由国王路易十五下令营建。建造之初是为向世人展示至高无上的皇权,故取名“路易十五广场”;大革命时期被称为“革命广场”,成为法国人民展示王权覆灭的舞台;1795年改称“协和广场”,1840年重新整修,形成今天的规模。广场呈八角形,中央矗立的埃及方尖碑由埃及总督赠送给查理五世。方尖碑由整块粉红色花岗岩雕成,其上刻满了埃及象形文字,赞颂埃及法老的丰功伟绩。广场四周有8座雕像,象征着法国的8大城市。</p> <p class="ql-block">  巴黎凯旋门属欧洲百余凯旋门中最大一座,也是巴黎市四大代表建筑(即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与巴黎圣母院)之一,为纪念拿破仑1805年12月在奥斯特尔里茨战役中打败俄奥联军而建。凯旋门两面门墩的墙面上,有4组以战争为题材的大型浮雕——"出征"、"胜利"、"和平"和"抵抗",门内刻有跟随拿破仑远征的386名将军和96场胜战的名字。巴黎市区12条大街都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周放射,气势磅礴,为欧洲大城市的设计典范。</p> <p class="ql-block">  小凯旋门位于卢浮宫区域内的卡鲁索广场,虽小于地标凯旋门,但不乏可圈可点处:红、白大理石圆柱之间的三个圆拱门装饰奢华,顶部8位披金的帝国士兵栩栩如生。从卢浮宫门前远眺小凯旋门,会看到拱门顶金光闪闪,十分壮丽。此处游客不多,一般中国组团的游客参观完卢浮宫,往往都错过此景。</p> <p class="ql-block">  老巴黎之外,去了紧邻老城的新巴黎大拇指广场。遗憾未至巴黎公社旧址,此乃当年旅法勤工俭学的前辈们必到之处。笔者浏览巴黎时短,但问知大多游摄巴黎的朋友,亦少有至该处。</p> <p class="ql-block">  晚回酒店,整理相机中照片,面对两天拍摄的满满收获,忽感巴黎免遭二战战火摧残对法国与巴黎人以及包括笔者在内的世界游客似都值得庆幸。如果当年贝当政府如英国的丘吉尔内阁英勇抵抗纳粹法西斯,即便战后重建,是否难有笔者这两天目睹的原貌风采?</p> <p class="ql-block">  但,历史没有如果。正如法国时下总统马克龙奔波调停已被美国与北约一再拱火的俄乌战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