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家长:</p><p class="ql-block">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园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来临,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平安的假期,现将放假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敬请家长们配合,做好孩子的监护、教育工作。</p><p class="ql-block"> 我园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放假通知,将幼儿园2022年清明节假期安排如下:</p><p class="ql-block"> 4月2日(星期六)补周一课程</p><p class="ql-block"> 4月3日(星期日)——4月5日(星期二)共放假3天</p><p class="ql-block"> 4月6日(星期三)正常回园</p>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p> <p class="ql-block">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常见的做法有:整修坟墓、挂烧纸钱、供奉祭品。</p> <p class="ql-block">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造林,爱护森林,也是很重要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有专家认为,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p> <p class="ql-block">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p> <p class="ql-block"> 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p> <p class="ql-block"> 根据上级文件通知要求,在“清明节”放假期间,尽量不离开蕲春县,不前往省外、疫情中高风险地区。</p> <p class="ql-block"> 家长要加强安全意识,孩子外出活动一定要有家长陪同,并注意交通安全;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卫生,注意文明礼仪;教育孩子在家中不接触不安全物品及电源,谨防意外事故的发生。</p> <p class="ql-block"> 家长要时刻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不给孩子吃冷冻食品,不要让孩子暴饮暴食,不要吃过多零食,避免消化不良,引起胃肠疾病。</p> <p class="ql-block"> 放假期间,家长可以和孩子适当进行一些户外活动或室内运动,劳逸结合,并保持居室的通风和清洁卫生。</p> <p class="ql-block"> 天气变化明显,早晚温差较大,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帮孩子增减衣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