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美好的春天不再宁静,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不乏挺身而出的英雄,我们要向这些最美逆行者致敬。但今天,我们的主人公是一群默默坚守杏坛数十载的老师们,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教育事业的敬仰和忠诚,让他们继续坚守着自己所热爱的事业,继续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 <b>一、他的背影真的很美</b> 如果说,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么奉献便是教育的光辉,如果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奉献便是这工程师的灵魂、是理想之火,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精神的核心所在。当他收到学校的紧急召唤,他便选择了奉献,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他在一中这片沃土上,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封校以后,他的身影更加的忙碌和疲惫,为了让师生有个好的休息环境,他晚上12点还在协调师生的住宿问题。为了让年轻教师能睡个好觉,他选择了阴面的学生宿舍。为了让学生吃的有营养,他天天在学生餐厅,关注学生饮食。为了维护学校设施,他天天携带工具,解决各种问题。为了照顾腰不太好的老师,他把自己的床垫奉献出去。为了校园安全,他每天要走2万多步,校园各个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为了让老师们能吃的可口些,他亲自包饺子。为了…… <b>二.倾尽丹心育良才</b> 疫情的蔓延,让我们这个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但我们的备考工作不能停歇。鬓如霜,心依旧,为了孩子的梦想,为了我区教育的辉煌,他们躬耕三尺讲台,倾尽心血。本次封闭备考期间,我校高三50岁以上的任课老教师共10人 。 疫情蔓延,封闭备考,让他压力倍增,作为高三年级主任,他把所有的心血都投入到了这场备考之旅中。帮助师生解决各种困难,安抚师生情绪,调动师生激情,他把最好的宿舍让给了老师们,自己选择了阴面宿舍,食堂蒸饺子了,他怕老师们不够吃,自己最后才吃。每天早晨5点,他的身影,已出现在教学楼,晚上10点多,还在工作,他默默守护着高三全体师生,为他们保驾护航。他每天很忙碌,备课、上课、听课、辅导学生,他要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他还要照顾师生们的身心健康,他想为师生们服务更多,他想让高考再创辉煌。李可进老师,您辛苦了! 坚守职责,无悔付出。作为教务处主任,他把所有的爱,都奉献给了学校,奉献给了学生。王殿君老师,他平时健步如飞,我们知道,他是为了节约更多的时间,完成更多的事情,封校期间,他不仅要关注高一高二线上教学情况,还主动请缨,为高三七班代课(物理课)。当他得知有部分孩子因疫情原因,不能来学校备考,他组织相关学科老师,为不能到校的孩子们直播,还承担起物理课直播的任务,他所有的付出,只为我校实现教育腾飞梦。 梁景忠老师,天还没亮,他已出现在运动场,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得知封校,他放不下那几个孩子,他知道,孩子们为了梦想已付出了三年的汗水,虽然他已双鬓斑白,但他选择站在孩子身边,每天在运动场都能看到他们拼搏、奋斗的身影。 春风化雨数十载。闫志刚老师,他将爱心化作春雨,涓涓不息地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当他得知封闭教学,连夜收拾好自己的行囊,踏上了备考的战场,我们都知道,家里九十多岁的老人需要他照料,但他还是准时走进了学校,因为他知道,有好几十个孩子还在等他,他要帮助这群孩子实现梦想。 春蚕品格,红烛精神。王希华老师,我们都知道他的身体不是很好,但在封校期间,他每天早晨5点多就来到教室,晚上10点多才回去休息,他想多陪陪孩子们,想看着孩子们成长,他把所有的一切,都献给了这群孩子,只愿他们能展翅高翔。 张文荣老师,她任教三十年来,视教书育人为毕生追求,始终遵循“精心培育每一位学生,精彩上好每一节课”的宗旨,即使年近花甲,封校期间,依然坚守在自己所爱的三尺讲台,依然在备好每一节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春蚕烛泪爱不悔,碧血丹心铸师魂。王跃辉老师,她三十年如一日,像泉水一样昼夜奔腾,埋头耕耘在教书育人第一线,作为一名老党员,当她看到学校紧急召唤,第一时间就来到了学校,默默的为师生们服务,不计个人名利,她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并带动着身边的教师和自己的学生,彰显出优秀党员先锋本色。 张华老师,她用爱心浇灌,关心学生,一直秉承着学生的事情高于一切,学生事情亲力亲为,学生事情用心去做的理念,她关心关注着每一名学生,她把每一位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儿女,用心默默呵护他们成长,孩子们也亲切的称呼她为“妈妈”。 丁素莲老师,她工作认真,业务精进,以渊博的知识和出色的教学能力,赢得了学生的佩服与尊敬,作为高三化学备课组长,在封校期间,她依然废寝忘食,带领着化学组,备学生,备教材,备考点,就是想让孩子们多做对一道题,多得一分。 王芳老师,她把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倾注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因为封校,她怕孩子们有情绪波动,每天都会和孩子们谈心,帮助解决困难,让孩子们安心备考。早餐自己舍不得吃鸡蛋,把鸡蛋给孩子们,学校给的水果,她也大多留给了孩子们,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燃烧着自己,照亮着每一个孩子的未来。 他们呕心沥血,任劳任怨,谱写了一首首人生的赞歌。他们可知,他们已不在年轻,但依然冲锋在前;他们可知,他们的身体刚刚痊愈,但依然走上了三尺讲台。他们可知,他们的儿女有多担心,但依然选择陪在更多孩子身边。他们可知…… 岁长根弥壮,阳骄叶更浓,我校老教师们,甘为蜡烛、甘为春蚕、甘为人梯,用热情、汗水续写着我一中精神,铸就了一中的“根”和“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