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

杜建峰

<p class="ql-block">  北京是第二故乡,第二故乡的生活足迹,已经远远多于故乡。<br></p> <p class="ql-block">  周一读到瞭望智库里的一篇长文——《年轻人有多拼,地铁都知道》,瞭望的文章大部分都是对我的口味的,一般都有逻辑,有深度,也有长度,长的文章总是能说得更周全一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标题袒露了希望吸引的读者对象,但我不太认同这个标题,因为文章写的主要不是标题的内涵,搁过去叫作题目凝练不准,直白点就是文不对题,然而在现代传媒领域,这叫抓眼球、会吸睛,不取个一眼抓住人的标题,吭哧吭哧写半天,绝大部分人连点都懒得点进来,再好的东西也是深巷里的老酒,卖不出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碎嘴半天,言归正传。其实这篇文章写的是中国大陆主要城市地铁的运营时间特征的,然后由此切入分析城市发展的特点,城市的活力主要体现在年轻人身上,自然有年轻人的事。他说他的,数据详实,大约也都对,只是勾起我对地铁,特别是北京地铁的共鸣来,早想写一点,一直没有契机,这便有了,也曾年轻过,也曾在地铁上拚过那些青葱岁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地铁是现代城市文明的名片,它的进化史,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大都市发展的简史。北京的地铁很早,建国初出于战备和交通双重考虑,就由毛泽东同志提出建设地铁的设想,最终历经二十余年规划建设,地铁1号线在1971年1月15日正式公开试运营。而今不过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全国开通地铁、轻轨在内的轨道交通的城市已经有51个,269条线路,北京一城的地铁通车里程就达783公里,而南方的上海更超过了800公里。北京地铁的发展,就是北京城市近代发展的剪影,从一环到二环一直建到现在六坏外,七环实在太远,只能改成城际铁路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虽然北京地铁的历史很悠久,但是地铁作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却相对不算太久远,只在我毕业参加工作后不久吧,大约是2007年初的样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6年刚毕业,租住在北三环蓟门桥附近的蓟门里小区,因为路西侧就是妻的单位,距离学校也不算太远,刚开始我便是骑个自行车上下班,倒也自在。然而逍遥自在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几个月,年底突然就被领导找去谈话,说市委缺人手,想从学校借个人去帮忙,年轻人最怕的是古井无波,最渴望的就是追求未知,所谓无知者无畏,我欣然应允,于是就和台基厂的老院子结上了缘分。</p><h5 style="text-align:center;"><b>地铁13号线大钟寺站</b></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台基厂太远,骑车是不行的,公交车也折腾,只能着眼于地铁。那时候,城铁13号线作为京城第3条投入运营的线路,已经通车好几年了。好在家附近就是地铁13号线大钟寺站,单位附近有1号线的王府井站,2号线的崇文门站,自此上班通勤,地铁是我的最优选择。想赶时间了,13号线倒2号线再倒1号线,想犯懒少换乘了,直接13号线倒2号线多走两步,经常来回调,1号线是红色的,2号线是蓝色的,13号线是藤黄色的,想着法儿地给生活找点变化。</p><h5 style="text-align:center;"><b>地铁2号线5号线崇文门站</b></h5><p class="ql-block"><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地铁1号线王府井站</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地铁13号线五道口站</b></h5> <p class="ql-block">  帮了一年多的忙,要和台基厂告别了,赶在2008年奥运会开始前回到了学校,那时候的住处,也换到了五环外遥远的回龙观。想当年某个北风呼啸的冬日下午,在北苑实地勘察经济适用房楼盘的时候,心想这是什么鸟不拉屎的地方,居然也要卖4000多一平米!转过年来掂量掂量钱包,只能更加屈辱地向现实低头,在鸟不拉屎的北苑更遥远的西北角,安下第一个自己的窝。通勤路更远,唯有靠地铁。然而这时候更艰难,家距离最近的13号线霍营站还有2公里,单位办公室距离最近的13号线五道口站也有2公里,走起来着实费点时间,于是两头各安排一辆自行车,下车上地铁,下地铁上车,总算不用换乘,也还不算太辛苦。这时候最怕的是刮风下雨,春天的沙尘暴,秋冬的西北风、雨夹雪,都是修行。后来有了娃,买了车,间或开车上下班,增加点变数,给生活添点色彩。</p><h5 style="text-align:center;"><b>地铁13号线8号线霍营站</b></h5><p class="ql-block"><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地铁5号线天通苑北站</b></h5> <h5 style="text-align:center;"><b>地铁5号线天通苑北站早高峰进站长队</b></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10年,和台基厂的缘分未尽,又回来了,看来属马,却算不上好马,要不咋还吃回头草呢?通勤的方式有了新的选择,紫红色的地铁5号线已经在2007年的10月开通了。因为住处在回龙观最东侧,距离5号线始发站大约四五公里的样子,所以我经常开了车去天通苑北站,坐5号线倒1号线,运气好还能抢个座位,有个座,坐地铁的档次立马就提升了,尤其是你要在地铁上花一个多小时的时候,那差别不亚于长途绿皮火车的硬座票和无座票的区别。中间有一段时间台基厂的院子重修,在东单的民生金融中心办公了大约有两年时间,连换乘都省去了,更是便利,仿佛那一个多小时的通勤时长,没有给我带来任何的困扰一般。</p><h5 style="text-align:center;"><b>地铁1号线5号线东单站</b></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15年,娃要上学了,家就搬到了回龙观最南端靠近娃学校的地方,小区的北侧是13号线回龙观站,南边稍远一点是8号线育新站,而这时候台基厂的小院也修完了,通勤一般就变回了13号线倒2号线,可以继续倒1号线,也可以从崇文门多走两步。这时候最大的希望就是绿色的8号线赶紧南北贯通啊,到时候直接8号线坐到王府井站,再也不用换乘了,这仿佛就是生活中最大的幸福了。然而盼啊盼啊,2015年底工作地方换到了和平门,8号线也没有南北贯通。</p><h5 style="text-align:center;"><b>地铁8号线育新站</b></h5><p class="ql-block"><br></p> <h5 style="text-align:center;"><b>地铁2号线和平门站</b></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和平门的时光是短暂的,对我来说,通勤也是极大的改善,只需要13号线倒2号线就能到,时间也缩短到1小时15分钟左右的样子,这就算是生活向美好前景又狠狠地迈进了一大步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幸福总是短暂的,幸福的人容易上天,有一种描述幸福的感觉就是幸福得要飞起来一般,大约是晕眩的感觉吧,于是我便幸福得去了天边。去了天边的3年,也是北京地铁持续快速发展的3年,因为我们要建副中心,我们要迎冬奥会,办大事前,基础设施必须先行,基础设施里,地铁是基础的基础。</p><h5 style="text-align:center;"><b>地铁6号线8号线南锣鼓巷站</b></h5><p class="ql-block"><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地铁6号线郝家府站</b></h5> <p class="ql-block">  2019年从天边回来,迎接我的便是新一轮的修炼,单位已经搬到了通州行政副中心。这时候我的通勤便变成了8号线倒6号线模式,绿色的8号线慢,土黄色的6号线长,算上两头步行的时间,我每天的通勤单程是2小时。也算是一种变化,以前总徘徊在一个多小时的状态,这回终于有了质的变化,稳稳站上2小时了。好在沾儿子的光,2021年随着他上中学,我们搬到了五道口租房子住,通勤方式变为13号线倒2号线倒6号线,别看倒腾的次数多了1回,通勤时间总算是降到了1小时40分钟的样子,重新回到1小时时代,也是一种改善啊。</p><h5 style="text-align:center;"><b>地铁6号线东夏园站</b></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一年底,望眼欲穿的8号线终于贯通了,然而我早离了育新,台基厂的小院都被轰到了副中心,自然就跟我基本无缘了。</p><p class="ql-block"> 在北京的生活,烙着深深的北京地铁的痕迹,苦也好,甜也罢,悲也好,喜也罢,你可以选择不同的地铁方案,但是不得不面对它。没的选的时候,只能选择妥协、选择共存、选择陪伴,这就是生活,有些可以选择,有些必须适应。</p><p class="ql-block"> 生活在什么地方,幸福就在什么地方,看得见最好,看不见也罢,它总是在那里。所以尽管地铁有这般那般的不如意,但毕竟它有更多的如意之处,唯此,才能构建起幸福生活的底色。</p><p class="ql-block"> 地铁有烟火气。地铁是最接地气的地方,三教九流,饮食男女,除了那最顶层的极少数阶层,你都可能在地铁中与之邂逅。</p> <p class="ql-block">  地铁是课堂。在早上通勤去副中心的6号线上,我时常能碰到一个浑圆的母亲带着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孩,从上车开始,孩子的地铁课程即开始,有识字的,有背单词的,大约是悟性不高或者专心不够,亦或者是娃儿还没有睡醒的样子,这后面七八站,车厢里就一直伴随着母亲公鸭嗓般喧闹的叫骂声、清脆入耳的母亲手掌与儿子脑门的亲密接触声,一直到母子到站下车为止。我想,这娃以后出息不出息不好说,但是童年那在大庭广众之下的公然羞辱必然是终身难忘的,在这时刻担心母亲的手掌何时又会落到脑门上时,哪里还能分下心来记得住那手机里出现的是什么内容?娃留下阴影,我也留下了阴影,自此发誓,要与变态鸡娃的某些北京家长们割袍断义、划清界限,许多年后,等儿子回忆起想对幸福的童年时,大概死活也想不到这一层原因吧。</p><h5 style="text-align:center;"><b>地铁上学习的孩子</b></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地铁也是食堂。清晨早高峰的5号线、13号线,早些年时候站台外最热闹的就是各式各样的早餐点,豆浆、煎饼、油条、鸡蛋饼,甚至还有韭菜鸡蛋馅的馅饼,品种多样,营养丰富,赶早班的年轻人们进站前买上一份早点,挤上闹哄哄的车厢,一手刷着手机,一手吃着早点,既解决了温饱,又节省了时间,简直是一大幸事。后来因为车厢内散满的韭菜味、大葱味、榴莲味层次实在过于丰富,也或者是地铁里乱扔果皮残羹的行为实在过于不堪,经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抗议,后来终于慢慢地取缔了。再后来,在地铁里吃东西渐渐地被共识为不文明现象,所以地铁食堂的年代也就远去了。</p><h5 style="text-align:center;"><b>地铁上用餐,现在基本上都禁止啦</b></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地铁还是公园。北京的地铁有两大环线,2号线绕着2环跑,全程大约50多分钟,别问我为什么知道,谁还没个闲的时候?10号线穿行在三环四环之间,全程大约2小时,别问我为什么知道,我还没有闲到那个程度,软件可以查。早些年管得不严的时候,地铁上经常跑上来一个背着吉他或者二胡的,挨个车厢地演奏,琴包上系个帽子或者口袋,他们从来不会主动要钱,那不符合艺术家的气质,听得好,掏点钱放帽子或口袋里,他们也从来不嫌多少,有的时候碰到演奏得真有水平的,还真不舍得下车。当然也有什么艺都不卖的直接乞讨的,这就比较煞风景了,因为这么干的基本上都不是为生活所迫,而是一门生计。再有一阵微商盛行的时候,经常会有年轻的小姑娘拿着个手机,挨个低声地说:“自主创业,能加个关注吗?谢谢”我不知道她们是不是真的再创业在做微商,出于隐私安全的考虑,那个时候我一般在闭目养神,实在避不过去了,偷偷拿出微信小号来象征性地关注一下。当然,作为公园,也少不了年轻恋人的耳鬓厮磨、卿卿我我的场面,也是地铁一族的靓丽风景。再后来,疫情来了,白茫茫一片口罩,啥也没了,但似乎美女帅哥的比率一夜间陡然增加了。</p><h5 style="text-align:center;"><b>地铁上的吉他演奏者</b></h5><p class="ql-block"><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地铁2号线环路</b></h5> <div>  地铁最经济。为什么住处三番五次变化、工作地点一而再再而三搬迁,出行的首选始终是地铁呢?当然首要原因是地铁的线路密度够,住的地方工作的地方附近都恰好有地铁站,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这个经济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本意,就是价格便宜,虽然中间涨过几次价格,但是到现在,我每天上下班坐三四个小时的地铁,一天的通勤费也就十几块钱,加上月度折扣,每个月的地铁通勤费很少超过200块,对于现在的工薪阶层而言,实在算不上什么重大负担。第二层是引申义,就是及其准时,在时间就是生命的现代社会,尤其重要。因为准时,可以提前规划,因为准时,可以准确到分钟,见面也好,会谈也罢,开会也行,大家都可以精准地规划日程,在2300万人的面积超大的国际大都市,任何其他的工具都无法提供这样的保证,这是一种生活工作效率的提升,是更深层次的经济。<br></div><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地铁10号线环路</b></h5> <div>  地铁是生命的旅途。我喜欢坐地铁,哪怕开车也很方便的时候,哪怕开车能节约不少时间的时候,因为开车需要注意力集中,除了听书听音乐,恐怕也干不了别的事情。而坐地铁的过程,是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坐地铁的时候,生命内涵可以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意义。地铁上是刷学习强国的好场所,现在从五道口上车,到西直门之前,一天的学习强国学习任务必然已经刷完了的,快的时候,可能已经开始了墨墨单词。倒上6号线,花个十几分钟,把一天的墨墨单词任务刷完,剩下的旅程,是自由安排时间。可以看新闻,可以听音乐刷电子书,可以刷电影电视剧,着急赶活的时候,也可以写文件改稿子。因为出来的早,必然有座,从容而按部就班地完成这一系列的任务,出地铁站的时候,往往还不到8点钟,爱睡懒觉的年轻人们不少还在梦乡里吧。晚上回家亦然,现在一年阅读个几百万上千万字实在是稀松平常,这要搁过去互联网前时代,那就是妥妥的学富好几十车啊!<br></div><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地铁上的阅读者</b></h5> 北京的地铁路线图随着城市的发展,还在不断地延伸,到2035年远期规划共38条线路1578公里,这从一个侧面折射了北京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朝气蓬勃。北京的地铁也必然在我的生命中继续留下更加深刻、更加丰富的烙印。这四通八达的地铁网络就像大动脉一般,越是密织,越具活力,越是运行繁忙,越是承载幸福!<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北京地铁2024年规划图</b></h5> <h5><b><i>注:文中图片均来自网上,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即删。</i></b></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