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崇文中心小学六(7)班单元作业</p> 传统节日民俗情 <p class="ql-block">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主题,编排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这些课文体裁和题材不同,但都充满了浓郁的民俗风情,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能让学生充分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传统习俗中蕴含的人情美、民俗美,文化美,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 学习完本单元,为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和地方民风民俗的认识和情感,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查找相关资料,咨询长辈,把有关节日的内容制作成彩页,可以是有关节日的诗句、节日的习俗、节日的由来……看,一张张彩页就是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沉淀!</p> <p class="ql-block">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p> 诗词有约古韵悠 <p class="ql-block"> 诗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歌音韵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和第四单元都编排了古诗课。</p><p class="ql-block"> 第一单元围绕单元主题编排的是《寒食》《迢迢牵牛星》和《十五夜望月》,这三首诗和民俗习惯密切相关,分别写了寒食节的习俗,七夕节的传说,中秋节思念亲友之情。</p> <p class="ql-block"> 第四单元的 《古诗三首》中编排的三首诗《马诗》《石灰吟》《竹石》是咏物言志诗,经过所写的事物抒发了作者做一个崇高正直的人的坚定理想。</p> <p class="ql-block"> 学习了这两课古诗,我要求学生举一反三,把学过的古诗进行分累积累,以彩页的形式积累四首以上同题材的古诗,如节日诗、咏物诗、爱国诗、送别诗、诗中花、诗中月、春之雨、夏之荷、秋之菊、冬之雪……这样,通过触类旁通,学生不仅了解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同时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尝试在写作中、在交流中适当运用诗句!不断的积累,指导学生在今后能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养成积累的好习惯,赏析祖国语言文学之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