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畅聊复习课 研香成墨染苏城

悬壶济世

<p class="ql-block">  巴彦县教师能力素质提升之“苏城杯”总结示范引领</p><p class="ql-block"> 化学科专场</p><p class="ql-block"> 韶光已近春分时,燕子归来阳气升。虎年的这个春天,在复杂多变的天气中开启了一年的画卷。由于疫情反扑,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顺滑切换,同时,九年级学生已然进入紧张的备考状态,“苏城杯”示范引领化学科专场活动顺势而为,由线下转到线上,不管是线下还是线上,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及提高能力的主要渠道,在课堂上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学生依靠教师完善知识。而我们怎样充分运用好网课的30分钟,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呢?如何落实国家的“减负、增效”政策,提升毕业班复习效率呢?这些都是我们广大教师一直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3月28日,全县初中化学教师相聚云端课堂,观摩研讨3节化学复习课。</p><p class="ql-block"> </p> 物质的除杂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是巴彦二中化学老师柏广丽出示的《物质的除杂》,物质的除杂是历年中考必考题,关系复杂,变化莫测,综合性强。柏老师这节课,能够遵循化学课程标准,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思路清晰,环节紧凑,讲解到位,言简意赅,复习充分,由浅入深,由物理方法到化学方法,突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利用化学方法除杂)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p><p class="ql-block"> 并通过循序渐进,因势利导,思维变式,强化训练,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学生积极互动,学习热情高涨,整体效果很好!</p> 物质的鉴别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巴彦三中化学老师陈冬雪出示的《物质的鉴别》,陈老师这节课由铁粉和铜粉的鉴别问题引入,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流程丝丝相扣,步步惊心,教学设计既合理又有创新之处,并能抓住学生,时时关注学生表现,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在关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同时,不忘给予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的愉悦!情感得到了升华。</p> 物质的组成及分类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是西集中学化学老师唐成出示的《物质的组成及分类》,“物质的分类”是初中化学的精髓内容,是学习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的基础。唐老师以超市货品的摆放,书目的摆放,生活物品的摆放等图片引入新课教学,使学生眼前一亮,图文并茂的讲解,也增加了学生学习化学的趣味性和好奇心。</p><p class="ql-block"> 整个教学过程以图表呈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由图表背后隐藏的化学知识内涵,并由学生归纳总结出各物质之间的“关系网”,以讨论的形式巩固每种物质的概念和区分方法。</p><p class="ql-block"> 课堂节奏把控准确,知识点梳理清楚,与学生沟通恰当。精心设计ppt,教学课件精美实用,最后,以“树状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物质的分类,圆满收官。</p> <p class="ql-block">  教师进修学校姚校长,巴彦三中朱仲革校长,刘佰媛主任,巴彦一中吕正宏校长等领导也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p> 课标解读 <p class="ql-block">  化学教研员赵老师针对《标准(2011年版)》进行解读。初中阶段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阶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化学课程改革,就是要引导教师和学生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倾向,强调科学过程和方法,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提出四个方面的课堂教学建议:</p><p class="ql-block">1.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全面发展科学素养;</p><p class="ql-block">2.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加强实验教学;</p><p class="ql-block">3.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p><p class="ql-block">4.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有法”,是指不同学科的教学有一定规律可循;所谓“无定法”,是指在具体的教学中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切都因人、因境而定,所以,最终还得是“贵在得法”。这是我们教育教学活动的灵魂。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个性特点,假如都用同一种模式来要求的话,势必抹杀了个性,学生也会学得索然无味。有的老师思辨能力很强,善于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质疑、思考的天空;有的老师语言生动幽默,能够深入浅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懂、学会;有的老师善于写和画,简明的线条、概括的板书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相信各位老师在广阔的天空里施展自己的才华,展示自己的个性风采,创造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既有自主学习的影子,也有合作学习的内涵,有多学科知识的整合,有知识建构的过程,有情感态度的自然渗透,有学习方法的培养,有学生个性的展示,有教师的讲解,还有师生共享的快乐,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p> <p class="ql-block">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会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情怀;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境界,撸起袖子加油干!相信我县初中化学教师会转变教学观念,思索感悟课堂教学艺术,踔厉奋发,賡续前行,提升课堂教学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赵老师</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参会化学老师</p><p class="ql-block">审核:姚智育 邢德昌</p>

学生

教学

课堂教学

化学

教师

老师

物质

知识

除杂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