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冯老师与他的人物画</p> <p class="ql-block"> 这两天,朋友圈里延安市文化界和延川县文化界都以各种形式纪念3月26日去世的民间艺术家冯山云老师。我与冯老师认识较晚,但这两天不时地想起我与他交往的点点滴滴,冯老师的人品为人称道,冯老师的艺术成就让人景仰。这个时候,我再以自己不是文化圈人为由而一言不发,那就是不厚道了。</p><p class="ql-block"> 大概是七八年前,我爱人从延安出差回来跟我说,延川有个民间艺术非遗传承人冯山云,在剪纸绘画等领域很有成就,对本土传统文化的热爱非一般人可比,现在的年轻人普遍缺乏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他准备把冯老师请到西安来,给他们学校文化传媒系的学生做一次主题报告。</p><p class="ql-block"> 因为联系作报告事宜,我跟着爱人在延安的一个宾馆第一次见到冯老师。冯老师谦逊文弱,但说起民间艺术来神采飞扬,滔滔不绝,那种由内而外的自信很是感染人,三个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他的乐观与豁达很难让人相信他是切除了整个胃的癌症病人,我们互相留了电话和微信。</p><p class="ql-block"> 那次报告之后,我常常关注他朋友圈的动态,一次次的民间采风,一次次的艺术辅导和交流,忙的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16年,我们瓦村河村举办村民聚会,因为全村人精心准备了半年之久,我和几个主办人想让文化圈的朋友们见证我们的盛会,分享我们的幸福。我们邀请了著名作家海波先生和民间艺术家冯山云先生。我跟我的同村小伙伴梅延平来到位于延川县河东的冯老师家,一个朴素的院子,一栋别致的三层小楼映衬着背后的大山和蓝天,小楼的顶端镌刻着“山云居”三个字,整个建筑彰显着一种朴素又独特的艺术气质。与一楼住所的朴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二楼三楼“山云艺术馆”的正式和规矩,宽大敞亮的展厅里布置的错落有致,那一帧帧剪纸作品布堆画作品所表现的内容生动有趣,意蕴深厚。那一排排神态各异的农民肖像画不仅冲击着你的视觉,更是冲击着你的情感,他们分明就是你记忆中的叔叔伯伯和爷爷奶奶,从人物的表情里你能强烈的感受到作者对绘画对象深沉的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冯老师的家庭艺术馆</p> <p class="ql-block">冯老师的布堆画</p> <p class="ql-block">冯老师的油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毕,我们说明来意,冯老师特别高兴,并表示要送我们一份礼物,给村里四位元老级老师每人剪一幅画像。由于时间紧迫,冯老师与老伴儿连夜赶制,作品拿到会场时装裱的成品还是湿的,让人感动不已,这四幅剪纸肖像有一幅就是我父亲的,至今悬挂在父亲的客厅。原想冯老师是病人,开幕式来看看就可以了,没想到冯老师端坐前排不断的微笑鼓掌,连晚上的村民晚会都一直看到完。这一方面说明冯老师对朋友的厚道,另一方面我猜想他是被村民聚会的气氛感染了,他一生热爱土地热爱农民,他愿意看乡亲们高兴,而不在乎这些乡亲他是否认识。</p> <p class="ql-block">冯老师与海波老师在村民聚会的晚会上</p> <p class="ql-block">冯老师给四位村里的老师赠送剪纸头像</p> <p class="ql-block"> 聚会结束后我们去回访和感谢,冯老师一再称赞我们的聚会,说十几个常住人口的村子能一下聚齐六百多人,这是个奇迹啊,说明大家对故土的情感,另一方面村庄的逐渐凋敝也会让传统文化渐渐的弱化甚至消亡,我们要有保护和抢救的意识,拳拳之心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 2016年10月的一天,我从冯老师朋友圈得知延川刘家山的写生基地落成,背靠黄土高原面临黄河峡谷。我和朋友一高兴就从西安赶了过去,成了这个基地的第一批客人,幸运的是,这第一批客人里还有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先生。第二天,我们几个游山玩水的人跟着冯老师去看范院长作画,几个完全不懂画的人煞有介事的看了一会儿就想走,妹妹悄悄地说能不能照个相,我说别打扰人家。这时范院长停止作画,大声说:休息一下,照相照相!他显然是听见了我俩的对话。一个大艺术家,全然没有一点架子,拍了合影拍单人,脸上一直挂着微笑,只是告诉我们今天不能发朋友圈,他是从北京的一个会议上称病逃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跟着冯老师邂逅了范迪安,后来才慢慢知道范迪安在全国的美术界都是领军人物,现任全国美协主席,我看过他在央视《一堂好课》里的演讲,那风采那见地让人觉得他做一个重量级画家并不重要,做一个美术教育家,掌管中国美术界的最高学府才更有价值。后来发现每遇国家级重大文化活动他都代表美术界出席,那风采绝不是我们在黄河畔上看到的那个和蔼的普普通通的写生者。央视系列片《美术经典里的中共党史》我看了很多集,四个顾问里就有范迪安。冯老师就是以他的个人魅力,以他的艺术成就引来各方大神,包括中央美院已故教授靳之林先生。他给教授们介绍黄河文化,教授们对他的艺术给与点拨。冯老师带着他的作品漂洋过海去交流,让世界了解黄河文化了解黄土高原上的民间艺术,他的作品被许多国家的美术馆收藏,他也数次在北京的艺术殿堂办过画展。在范迪安和冯老师的影响下,刘家山画家村吸引来一批批全国各地的专业画家和美术院校的学生前来采风,也引来了一批批普通游客。</p> <p class="ql-block">我们与冯老师范迪安院长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范迪安院长在作画</p> <p class="ql-block"> 2018年夏天,冯老师在西北大学参加一个全国性的民间艺术保护高层论坛,我从宾馆接他去会场,陪同了两天,听了各方高人的论述,倍觉耳目一新,冯老师用他的乡音俚语博得与会者的阵阵掌声。</p><p class="ql-block"> 2021年春天,我们瓦村河清末女诗人李娓娓故居布展,因为县上经费不足,布展工作就落在我们几个村里人身上,我们第一时间想到求助延安的文化学者曹伯植和延川的冯山云老师,二位老师不辞劳苦数次去现场勘察,与我们座谈协商,出主意想办法。开幕式的前一天,冯老师正好在外县陪范迪安院长写生,本想他一定来不了,会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冯老师风尘仆仆的赶来了。他就是这样的人,对别人的事永远记在心上。</p><p class="ql-block"> 会后,我抱着一抱上次没来得及盖章的剪纸作品和梅延平去冯老师家,在他家吃了韭菜盒子,喝了小米粥,在门口照了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冯老师夫妇合影,我怀里抱着剪纸作品</p> <p class="ql-block"> 在延川在延安,在西安在北京,有一个很大的文化人群体,他们用文字电影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记录黄河文化,讴歌父老乡亲,用他们的艺术创造回报养育他们的黄土地。我作为旁观者每每被他们身上的那种责任感使命感所折服,他们与故乡互相成就。</p><p class="ql-block"> 我与冯老师亦近亦远,所谓近,是我通过读他的文字看他的画作,参加他举办的几次乡村文化节,尤其是在海波老师的朋友圈看他一帧帧生动有趣的速写,从而走近他,感他所感,爱他所爱。他丰富浩瀚的速写作品所表现的内容,独属于那个时代,不会再有,不可复制,这就是他艺术作品的历史价值。所谓远,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来往不多,以至于他这次病重,我就在延安却不知情,没能去看望,留下了深深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冯老师的艺术千古,冯老师的精神千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