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视知觉能力(幼小衔接2022年第3期)

静荷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视力正常,但经常“出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书写糟糕、阅读不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丢三落四、不修边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马马虎虎、一听就会、一考就错……</p><p class="ql-block">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但会被误以为“小马虎”,还可能被扣上“不认真”“浮躁”“多动症”“不用心”的帽子……其实,这是孩子视知觉能力不足的表现,本期我们将会对视知觉能力进行详细解读,小朋友们和家长一起,行动起来吧~</p> 什么是视知觉能力? <p class="ql-block">  视觉发生在眼睛,而视知觉则是大脑在工作,是更高层次的加工。视知觉能力是把眼睛看到的信息传递到大脑,对看到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从“看”到“看到”再到“看懂”,是视知觉由视觉能力增长发展而成。小学的各科课程,无论是认知类课程,如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社会等,还是表达类的课程,如体育、美术、音乐、计算机等,都会用到复杂的视知觉能力。</span></p> 空间知觉 <p class="ql-block">  空间知觉是指个体对物体距离、形状、大小、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一般是通过多种分析器协同合作的结果。物体的背景、排列方式会使人的双眼产生空间知觉,两个视网膜上因视角略微不同而获得的略有差异的映像,是观察物体空间关系的重要线索。</p><p class="ql-block"> 小学语文的拼音教学、识字教学、书写教学、阅读教学等都离不开空间关系,简单检测方法:观察孩子是否经常把3写成“E”、6和9难分、士和土同一等。如果孩子未通过上述测验,或在上述测查中表现出反应不灵活,我们建议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些强化训练。</p> 1.手影游戏 <p class="ql-block">  在室内关掉大灯,留下一个小夜灯,和孩子用双手做出各种造型,让孩子体验空间变化的奇妙!</p> 2.看图摆图形 <p class="ql-block">  通过对形状的旋转、方位的辨别提升孩子的空间知觉方位感。</p> 视觉辨别 <p class="ql-block">  视觉辨别能力是指个体把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区别出来的能力,包括求同能力和求异能力两个方面。例如,要孩子在一列有两个耳朵的兔子中找出一只仅有一只耳朵的兔子,即求异的能力。找出相同的图形、图片、形状、字母与词是另一种视觉辨别任务。</p><p class="ql-block"> 物体可以通过颜色、形状、模式、大小、位置与明暗来区别,视觉辨别字母与字词的能力是阅读学习的基础,如孩子能否将b\p\d\q分辨。如果6岁的孩子还不能达到上述辨识水平,则需要对其进行一些必要的强化训练,如:物体的辨别、进行图形的比较。</p> 大家来找茬 <p class="ql-block">  是一种经典有趣的观察判断性游戏,孩子需要认真观察两张图的不同之处,训练视知觉的敏感度和辨别能力,培养视知觉的专注力。</p> 背景辨别 <p class="ql-block">  图形---背景辨别能力是指把物体从他的背景中区别出来的能力,是儿童学会观察事物的角度,从整体中分离出部分的看问题角度的能力,涉及孩子视觉的敏锐程度、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思维能力、反应速度等诸多方面。</p><p class="ql-block">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孩子观察事物、图形的时候,要加强多角度引导,指导孩子依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即先从整体上观察,然后再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向里等仔细观察其局部),同时还要告诉孩子当看图形的某个局部的时候就要学习忽视图形的其他部分,然后有序地转移视线或观察点,最后再从更大范围搜寻。具体可采用相应的策略,如:观察图片、练习多种智力拼图等。</p> 1.看一看 <p class="ql-block">  大象到底有几条腿呢?每个人注视的点不同,结果也大不同哟!通过培养孩子的视觉联想力、视觉记忆力、手眼协调力、视觉追踪能力等,在纷繁众多的信息中搜寻到目标,从而达到提高图形背景辨别的能力。</p> 2.拼图游戏 <p class="ql-block">  将原本完整的彩图按照一定的规律分解成若干小部分,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幼儿根据原图还原。由简入难的“拼图游戏”可以让幼儿的集中注意力时间保持的更长。</p> 视觉填充 <p class="ql-block">  视觉填充能力是指儿童在部分刺激不出现的情况下认识或区别物体的能力,如:只看见长颈鹿的脖子就能说出它是什么动物等。</p><p class="ql-block"> 在测查儿童智力时,韦氏量表中有一项叫“填图”的心理测验,所设计的每一幅图画都缺一个要点,有的显而易见,有的则较难发现,要求被测者指出所缺部位及其名称。观察细致且有意识的家长在孩子学前时期,已经可以发现孩子在这一方面的学习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一些视觉填充的训练。如:图形与颜色的填充。</p> 1.图形填充 <p class="ql-block">  一起来将完整图形中缺的一块找出来吧!</p><p class="ql-block"><br></p> 2.涂颜色 <p class="ql-block">  根据一张已经涂好颜色的画,观看10秒,重现颜色!</p> 视觉再认 <p class="ql-block">  认读卡片的实质,是视觉再认。其过程是:看到生字---从记忆表象里提取相似信息---比较判断---发出读音指令。视觉再认反映了个体大脑工作能力的速度和正确性两方面。</p><p class="ql-block"> 这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对几何形状的再认,如正方形;对物体的再认,如猫、脸或玩具等;对字母、数字及词的再认等。</p><p class="ql-block">牛刀小试</p><p class="ql-block">1.少了谁---游戏中,寻找一些小玩具、生活用品等实物放在桌上,让孩子看一会儿,然后用布遮起来,让孩子说说刚才看到了什么?然后让孩子闭上眼睛,趁机悄悄拿走一样或几样玩具,再让孩子说出什么东西不见了,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回忆、查看、寻找。</p> 2.扑克牌捉迷藏 <p class="ql-block">  锻炼孩子记忆力以及快速的反应能力,针对性的提升幼儿的视觉再认能力。</p> 视知觉速度 <p class="ql-block">  生物的视知觉速度取决于他们眼中的感光细胞捕获周围世界快照的速度到底有多快,以及将这些快照传送回大脑所需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孩子入学后由于课程门类的增加、课程信息量扩充、用眼程度不断提高,视知觉速度对儿童入学后的学习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如何提高视觉感知速度尽早尽快实现“一目十行”是每个小学新生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活动来帮助幼儿提升视觉速度。</p> 1.狙击手 <p class="ql-block">  快跟上灯光的变化发射出你的“子弹”吧!</p> 2.五角星 <p class="ql-block">  一起来试一试,谁和谁在一起也还是三角形呢?</p> <p class="ql-block">  此外,纸上迷宫、七巧板拼图、点仿画等,都是能提高孩子们视知觉水平的游戏活动。还有拍球、投篮、踢毽子这些需要视觉准确度的运动,爸爸妈妈们也可以带宝贝们多做一做,这些运动既能锻炼身体,还能帮助提高他们的视动统合能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听觉注意能力弱,精神涣散常出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听觉辨别能力差,口齿不清怕说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听觉记忆若障碍,漏壶装水忘得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听觉系列若有序,条理清晰心不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听觉混合能力好,拼音学习特轻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听觉理解能力强,老师选你做榜样</p> <p class="ql-block">  下一期我们幼小衔接板块将会详细介绍入学成熟水平的第二个能力------听知觉能力。敬请期待哦~</p>

知觉

能力

视觉

孩子

辨别

图形

再认

物体

观察

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