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杨宣,女,1984年出生,本科学历,小学语文一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14年,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成绩优异,班风优良,曾获西安市 “优秀班集体”光荣称号,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和长安区教学能手,撰写的经验论文多次获省、市级一、二等奖。</p><p class="ql-block"> 她坚信: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p> <p class="ql-block"> 她,如烟花般寂寞,比烟花更灿烂;一生的漂泊遣不走刻在她心底的悲凉,她就是萧红。</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 萧红,女,(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内容简介:</b></p><p class="ql-block"> 全书共七章,彼此独立,均可单独列章,真实地记录了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俗,那个特殊时代一群小人物的悲欢,揭示的却是几亿国民的共性:</p><p class="ql-block">第一、二章主要通过对呼兰城风土人情的叙述,展现出大泥坑、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娘娘庙大会等一系列画卷,反映出呼兰河人过着卑琐平凡的生活,对生命抱着漠然态度,但在对鬼神的精神依附上却又保持着极大的热情;</p><p class="ql-block">第三、四章转换角度,写“我”在后花园的无忧童年和对祖父的依恋,也记录了荒凉的家与邻居们的悲欢;</p><p class="ql-block">第五、六、七章分别以小团圆媳妇和有二伯、磨倌冯歪嘴子为主角,反映出中国农民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与“看客”心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教授孩子们《祖父的园子》这一篇课文时让我重温经典,跟随作者萧红再次走进了那个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东北小镇——呼兰。</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8px;">一、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也是刻板单调的。</b></p><p class="ql-block"> 一年之中,他们很有规律地过生活;。“冬天来了他们就穿棉衣裳,夏天来了就穿单衣裳。就好像太阳出来了就起来,太阳落了就睡觉似的”,简简单单,周而复始。</p><p class="ql-block"> 一年之中,必定有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日娘娘庙大会.....这些热闹、隆重的节日,而这些节日也和他们的日常生活一样多么单调而呆板。</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二、 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可又不是没有音响和色彩的。</b></p><p class="ql-block"> 大街小巷,每一茅舍内,每一篱笆后边,充满了唠叨,争吵,哭笑,乃至梦呓,一年四季,依着那些走马灯似的挨次到来的隆重热闹的节日,在灰黯的日常生活的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 </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8px;">三、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是寂寞的。</b></p><p class="ql-block"> 萧红的童年生活就是在这种样的寂寞环境中过去的。这在她心灵上留的烙印有多深,自然不言而喻。无意识地违背了“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终于死了,有意识地反抗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萧红则以含泪的微笑回忆这寂寞的小城,怀着寂寞的心情,在悲壮的斗争的大时代。</p><p class="ql-block"> 萧红回忆着出生小城的每条街每间商店,自家的每间屋子每个摆设,当然还有那些人那些事,好的坏的,不好的不坏的,好的不见得怎样优美,坏的也不会有多可恶,总是命当如此,哭也由不得人,笑也由不得人。东大街的泥坑,陷了多少次马,也没有人说要去填;漏粉人家的草房歪得一塌糊涂,也没见人说要去修;七月十五呼兰河上的河灯慢慢向下游漂,漂着漂着就灭了一盏;邻家人的歌声,像一朵红花开在墙头上,越是鲜明,就越觉得荒凉。竟是生也由不得人,死也由不得人。</p><p class="ql-block"> 荒凉,这是最深处的荒凉!在小说前半部分描述院子和各处风光时,萧红一直反复说着“荒凉”,我并无强烈感受,直到团圆媳妇被虐而死和众人的无动于衷,那种荒凉感才真正袭上心头。我也能理解真实世界中的萧红,会在其最牵挂和依恋的祖父去世后,不顾家人反对而出走。当时的她,应该是想逃离呼兰河的,只是远在香港的她,又想念起了家乡。她以这样的方式,表达着对故乡的爱,对家乡人的怜悯与思念!</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四、萧红写《呼兰河传》的时候,心境是寂寞的。</b></p><p class="ql-block"> 她那时在香港几乎可以说是“蛰居”的生活,在一九四0年前后这样的大时代中,像萧红这样对于人生有理想,对于黑暗势力作过斗争的人,而会悄然“蛰居”多少有点不可解,她的一位女友曾经分析她的“消极”和苦闷的根由,以为“感情”上的一再受伤,使得这位感情富于理智的女诗人,被自己的狭小的私生活的圈子所束缚(而这圈子尽管是她咒诅的,却又拘于隋性,不能毅然决然自拔),和广阔的进行着生死博斗的大天地完全隔绝了,这结果是,一方面陈义太高,不满于她这阶层的知识分子们的各种活动,觉得那全是扯淡,是无聊,另一方面却又不能投身到农工劳苦大众的群中,把生活彻底改变一下。这又如何能不感到苦闷而寂寞?而这着生死博斗的大天地完全隔绝了,这结果是,一方面陈义太高,不满于她这阶层的知识分子们的各种活动,觉得那全是扯淡,是无聊,另一方面却又不能投身到农.工劳苦大众的群中,把生活彻底改变一下。这又如何能不感到苦闷而寂寞?而这见之于全书的情调,也见之于思想部分,这是可以惋惜的,正像我们对于萧红的早死深致其惋惜- -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呼兰河传》不仅是呼兰河人的传记,也是萧红的自传。</p><p class="ql-block"> 每一章节都凝结着她的心血,她的点点滴滴,借着文字,她渴望回到以前,回到之前的岁月。她以冷静理智的笔触来描绘着那个小城,那个小城的浮光掠影,那些平凡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年年种着的小黄瓜、大倭瓜……字里行间全是她寂寞心境的写照。因为在这些文字里事先已经寄托了她那些再也回不去的过去,那些无处安放的乡愁。 </p><p class="ql-block"> 因此,茅盾评价《呼兰河传》有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b style="font-size:20px;">“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b></p><p class="ql-block"> 合上《呼兰河传》,我把它充满我脑海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都记在这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