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镇的变迁

鲁永利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柳林镇的变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鲁永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要说变化大,近些年在凤翔当然非柳林莫属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柳林是凤翔四大古镇之一。2011年撒乡并镇,唐村乡、汉封乡撤销,唐村的10个行政村,汉封的4个行政村,并入柳林镇。柳林镇一下子成为全县的大镇,有24个村,近两万户,七万人口,镇域面积203.5平方公里。它的骨架变强变大变硬朗了,它的体量变大变宽广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小时候我的村归柳林管辖,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就都是在柳林上的学,那时候的一些事还清楚的记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柳林小学当时凤翔西北乡最大的学校,有十几个班,近二十个老师。它在柳林街背后西北角,原先是娘娘庙,后来做了学校。上学回家,来来回回都要从街上过。那时街道不长,就是西边从桥梁东边止现在的柳林村牌坊,大约六、七百米长。街上有供销社,供销社有百货门市部,生产资料门市部,营业食堂等。还有几个空闲深院,听人说过去是烧酒的烧锅。还有卫生院、药材商店,税务所,邮电所,派出所,信用社,农业银行、兽医站、食品站,农业机械厂等。街道不算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主街道北边有一条背街,是供销社,机械厂等单位的后门。街中间南北各有一通道,分别叫南巷巷和北巷巷。街道在柳林村最中心,南边村庄叫南庄子,是四队。北边的叫九城子,是三队,西边是五队、六队,叫牛家庄。三面村庄护卫着,一二队叫韩家庄、北庄子。在东北上,与街道还有一点距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时虽然是困难时期,国家还在柳林修建了普通初中和农业中学。我后来考进了普通中学。那时全县仅有五所中学,含一所高中,另外有三四所农中。我们去时学校的基建还未搞完,围墙还未垒起,部分老师还住在大教室用高粱杆搭架子糊上旧报纸隔起来的房子里。我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每天下午上劳动课,整修校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后来的特殊时期,赶社会主义大集,割资本主义尾巴,人心归农,劳力归田,街上的供销社职工送货下乡,乡下也沒有闲人来街上了。街上各单位的职工也有农田基建仼务,单位常常关门,街上一下子变得冷冷清清的。也就是这个时候,柳林、唐村、汉封干成了一件大事,把凤翔西北的山,齐刷刷的整治了一遍,把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修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修地,后人打粮,功过是非,任后世评说。为修梯田,那一代人是夏天不怕热,冬天不怕冷,吹风当电扇,下雨当流汗。夏季天长,从早上干到晚上。冬季天短,两头摸黑,午饭吃在工地上。凭一股信心,一身力气,一把蹶头、一把铁锨、一辆架子车,把数万亩山坡地修成了层层叠叠的梯田。好多大队成立了青年突击队,铁姑娘队等,窦家庄大队提出象山修不平,男不结婚,女不出嫁。如今,麦黄时节,你随便站在那座山顶上举目一望,看到一层层黄灿灿的梯田,与电视上云南、贵州的梯田并无二致。一代青年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家乡。柳林的农业生产条件得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算是柳林的一次巨变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柳林的第二次巨变始于改革开放初,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困扰人们多年的温饱问题解决了,都想很快富起来。个体径济就像井喷一样迸发出强大的活力。柳林街上一夜之间冒出了数不请摊贩。有花样繁多的特色小吃,有便宜的布匹、成衣、日用商品,针头线脑,要啥有啥,应有尽有。有外地贩来的,有自己家里生产的。有大大小小的店铺,有随地摆放的地摊,也有手里提的,肩上扛的,街上拥挤不堪。镇政府把街道由西向东扩展了一倍,才基本满足了需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柳林出名酒,不少人还是酿酒的行家里手,致富无路,为啥咱自己不办酒厂赚大钱。要想赚钱快,庄稼搅卖买。霎那间,柳林村村办起了小酒厂,全凤翔县办起了近百家酒厂。时间不长,走了弯路,受到了挫折。从另一个方面看,它却教育了人,锻炼了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0年,柳林镇被确定为全省39个重点镇之一,上级给予了有关政策支持。从这时开抬,柳林镇拉开了历史性大发展的序幕。十多年来柳林镇党政班子禅精竭虑,宵衣旰食,砥砺前行,围绕酒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招商引资,引进规模以上企业12户。同时引进了投资30亿元的柳林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加快以西凤酒为龙头的产业结构重组,着力建设酿造、配套、物流、配送、商贸服务,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投资25亿元,建3万吨优质基酒,3万吨制曲技改,3万吨储酒产能提升项目,把柳林镇打造成中国名酒之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们对柳林镇建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制定了总体规划,绘制了发展兰图,按照轻重缓急分项目分步骤实施。组建了两套工作班子,一套抓招商引资,一套实施镇内建设项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镇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目前建成面积4.35平方公里。学校已经建成,从幼儿教育到小学、初中、高中的一站式教育集系。建立大型综合市场和超市4个。建成凤林花城,兴盛家苑等住宅区4个,住房1960套。建成综合文体中心、悲公广场等文化体育设施,完成镇区内各类建设项目28个。2021年完成生产总生产总值121.3亿元。2020年荣登全国小城镇百强镇,全国卫生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变,变,变,柳林镇越变越强,越变越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