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沈久和老师是位资深摄影师 </p><p class="ql-block">创建了市南公益摄影大讲堂 </p><p class="ql-block">这次上海疫情暴发</p><p class="ql-block"> 沈老师以一日九图的形式 </p><p class="ql-block">每早图文并茂地发布在微信朋友圈里</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及时看到上海实情和大白小兰</p><p class="ql-block">及广大市民的积极奉献和配合 </p><p class="ql-block">我将沈老师的每日报道归纳在美篇里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便于大家翻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范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记“疫”闵行 记录身边美好】4/7</p><p class="ql-block">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正是千千万万个平凡的你我他,向险而行、齐心协力,与春共奏这曲战“疫”乐章!</p><p class="ql-block">无论是逆行抗“疫”的大白,还是积极配合防疫的普通人,都是这特殊日子里最棒的主角!</p><p class="ql-block">有一群人用镜头,定格了这场战“疫”中的动人瞬间,他们是摄影家王辉、王小华、张庆宪、卢亚、李慧、孙新明、周萍 、仲海萍 、何义正 等摄影人,他们用摄影作品,凝聚人心、温润心灵。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记录下的故事,更多的了解看到上海摄影人的担当和责任。感谢所有市民对防疫工作的全力配合,点点微光凝聚磅礴力量!</p><p class="ql-block">以上摄影作品均有上海市闵行区党委宣传部、闵行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提供。</p> <p class="ql-block">【“疫”路见证 众情守“沪”】4/6</p><p class="ql-block">面对这次大考,上海的防疫模式是“精准防控,滚动清零”。此时此刻,还有什么比打赢这场仗更重要的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一同守“沪”,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p><p class="ql-block">当年武汉加油,许多支前去援助的外省市医疗队组队逆行的镜头催人泪下,感恩不尽,怎么也没想到,今天,我们上海成了被援助的对象,上海的医护人员日夜奋战,马不停蹄,还是没能遏制住病毒的肆虐传播,兄弟省市的医护抗疫人员来了,支援物资来了,全国各地的抗疫战士们来了……,一声令下,集聚上海,这速度,这效率,这恩情,无言以报,感恩有你,感谢祖国,上海加油!</p><p class="ql-block">今年65岁的共产党员、上海摄影家柯思嘉,下过农村,上过大学,当过公务员,1998年辞职。现为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浦东新区科普影像家协会会长。酷爱摄影,打乒乓球、长途骑行……喜欢拍摄纪实照片,书写游记,热心公益活动。</p><p class="ql-block">疫情期间,不能外出采风,对摄影人来说,是记录社会、记录生活的一个千载难逢机会,宅在家里,就拍身边社区里的人与事,利用核酸检测的短暂时光,用镜头记录医生、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物业、居民,记录大家抗疫的难忘瞬间。当天做好美篇,及时发给居民群,社区党员群及影像家协会群,他尽己所能、无悔付出,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p><p class="ql-block">柯老师说:我一直保持对摄影的热爱,喜欢拍摄那些触动我们灵魂的图片,这些照片看一眼你能记住一辈子。每每看到这些照片,就能看到疫情封控核酸检测期间大家的心情,内心深受感动。对于我来说,摄影就是记录,让时代瞬间变成珍贵的影像资料,能够给后人提供借鉴和思考。利用图片弘扬正能量,是一件正确并且很有成就感的事,也是一个摄影人应做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共同守护好家园,为打赢这场特殊的战役贡献我们上海摄影人的力量。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方能再携手,共赏浦江璀璨夜景,高唱祖国赞歌。</p> <p class="ql-block">【吹响上海战疫冲锋号】4/5</p><p class="ql-block">上海总攻的号角已经吹响,4月3日晚,全国有38000万名医疗支援工作者,来自河南、湖北、江西、山东、江苏、海南、天津、安徽等15个省份紧急集结,驰援上海。以举国之力,支援上海!这一点真的只有中国才能做到!决战之日,1天核酸检测全市2500万人,今天是个历史性的时刻,是载入史册的一天,这是令人终身难忘的一天,我们要记住这一天——2022年4月4日。这是中国,这是上海,加油!</p><p class="ql-block">上海摄影师曹荣民、周兵、樱桃、章朝旭、周嘉瑜、摄跑益等摄影人,立足社区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了抗疫决战的时刻,记录下封控检测期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他们愿意把这些影像碎片组合成的影像日记分享给大家,为打赢这场特殊的战役贡献我们上海摄影人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从早上6:30到下午14:00,新泾镇全体居民区125个点位、街面15个点位,共完成13万余人的核酸采样。</p><p class="ql-block">感谢不远千里支援上海的武汉17家医院、345名医护人员,和任劳任怨连续奋战的上海17家医院、诊所、170名医护人员,今天在新泾的核酸检测采样一线携手奋战!</p><p class="ql-block">看到这些图文,满满感动。感谢齐心协力无私付出的社区干部、机关干部、公安民警、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市场监管所干部、社区志愿者们以及物业、环卫等各行各业的战友们……还有每一位倾尽全力共同守护家园的你和我。你们无私无畏的精神,给人以信心和力量。因为有你们,我们倍感温暖,今天,全上海都在说:谢谢!你们辛苦了!</p> <p class="ql-block">【上海战疫你我他】4/4</p><p class="ql-block">阳春三月,正是桃花流水鳜鱼肥,樱花初开待赏时。然而,新冠病毒悄然蔓延,一场疫情防控战在申城打响了。医护战士率先逆行出征,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上海闵行区罗阳第六居委社区从3月10日起到现在,一直处于封控封闭管理,期间开展了数轮核酸检测和网格化核酸筛查。我们见证了一批批大白医生在社区连续奋战,规范采样;见证了社区党员干部,舍去小家、忘我工作;见证了志愿者,满腔热情、奉献爱心;见证居民们,遵守秩序、支持配合!</p><p class="ql-block">上海摄影家、共产党员陈国萍在封控期间,发挥自己摄影特长,主动作为,她连续24天用相机拍下一个个温暖而难忘的画面,用镜头记录社会各界共同抗疫的珍贵瞬间,上海战疫中的社区,守纪律,有温度,为一线防疫工作者加油鼓劲。</p><p class="ql-block">她告诉笔者:抗疫一线,党员一定要冲在前沿发挥正能量,作为上海摄影人一定要有担当,敢拼搏。这是一次不寻常的经历,那些有温度的瞬间终身难忘!感谢上海战疫中的你我他,留在了我的镜头里,珍藏在我心里!</p><p class="ql-block">陈国萍现为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女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摄影函授学院上海分院第30期学员、黄浦区摄影家协会会员、长宁区摄影家协会会员。</p> <p class="ql-block">【同心战“疫” 暖心守“沪”】4/3</p><p class="ql-block">在抗击疫情的全民战役中,无论是专业摄影记者还是基层摄影人中都不乏女性摄影人的身影。在上海抗疫封控关键之际,上海市普陀摄影协会公众号推出抗疫一线的女摄影人侯文娟,了解她们影像背后的故事,体味她们拍摄中的心路历程。让更多人感知巾帼女子的摄影情怀、温暖之举和坚守奉献。正是有了她们镜头下真实感人的影像,才让更多人温暖感动,充盈着战胜疫情的希望与信心。</p><p class="ql-block">作者的话:我非常喜欢摄影,作品《网课》(组照)入展“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高脚架》入选北京国际摄影周“踏上新征程 砥砺谱新篇”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作品展,许多作品在《中国摄影报》《大众摄影》等专业刊物发表,获得北京摄影函授学院上海分院第30期优秀学员、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省提班优秀学员称号。</p><p class="ql-block">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与我先生没有翻山越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我们俩都热爱生活、热爱摄影,这两年我们一起用摄影记录疫情中的景象,记录自己和普通人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抗击疫情的所见所闻,用我们手中的相机,记录、记录、再记录……</p><p class="ql-block">今天将我的《抗疫掠影》与大家一起分享,回顾抗击新冠疫情中我们大家的付出,感怀生活在中国的幸福和美好。</p><p class="ql-block">侯文娟,现为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普陀区摄影家协会 会员。</p><p class="ql-block">(以上摄影作品均由上海市普陀摄影协会提供)</p> <p class="ql-block">【新泾战“疫” 我们在行动】4/2</p><p class="ql-block">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需要,长宁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响应市组、区组号召,组织力量,迅速行动,日前,来自长宁区人社局、民政局、宣传部、发改委、上服集团、区总工会及团区委的几十名党员干部火速集结,支援新泾战“疫”。</p><p class="ql-block">新泾镇党委书记卞晓清向大家提出倡议:一要注意安全,严格做好个人防护;二要全力以赴,坚决服从工作安排;三要发挥核心骨干作用,做好小区“最后一百米”服务。会后,根据统一部署,党员干部们立即分别赶赴责任点位报到,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起来,协助居民区做好政策宣传、组织发动志愿者和联系对接、物资配送等工作,为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做准备。</p><p class="ql-block">封控期间,各类线上订购服务持续开通,线下将组织专门服务保障队伍,做好“最后100米”配送到家服务。设立24小时为民服务热线,有特殊困难的居民,居委会将安排专人配送相关生活物资,让社区居民放心。</p><p class="ql-block">北虹居民区党组织按照上海市关于做好全市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的统一部署,先后发动百名党员和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大家齐心协力、同心抗疫,舍小家、为大家,尽己所能、无悔付出,封控期间总能看到社区志愿者在小区里辛苦忙碌的身影。</p><p class="ql-block">人人争当志愿者为抗疫做贡献。看到居委会党总支书记王春荣、二支部书记顾静如、居民区社工带头战斗在社区防疫前线,支部委员、老党员、业委会委员75岁的叶玉英,动员家人祖孙三代担任社区志愿者参与抗疫,以身作则做表率,她主动协调解决了邻里之间纠纷,为小区和谐家园做出了贡献。党员张琼刚退休就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报名参加,她的行为也鼓舞了小区里居民坚持抗疫的信心,她说作为一名党员,非常时刻就应该冲在前面。天申大楼物业保洁员沈凤国夫妇俩,在大楼物业工作已经十多年,他俩的勤劳、好学、热情,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邻居有事一呼百应,得到了邻居的一致好评。封控时间增加了许多工作量,每天只睡五小时左右,但能为大家分忧解难是他俩应尽的职责,他俩虽然不是党员,但作为志愿者,也应该积极参加,为社区抗疫贡献自己一份微薄力量。当向小区了解十余位做志愿者工作时,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表示的:“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虽然比较劳累,但能为大家服务,特别是在抗疫关键时候,这样的参与很值得”。</p><p class="ql-block">衷心感谢居民朋友的支持配合,疫情防控中大家积极主动,面对暂时困难咬牙克服,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克时艰,齐心协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我们美丽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同心战“疫” 封控倒计时】4/1</p><p class="ql-block">3月以来,由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疫情突袭申城,上海面临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全市上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p><p class="ql-block">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p><p class="ql-block">为打赢疫情防控的大仗硬仗,长宁区新泾镇党组织贯彻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的要求,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动员起来、行动起来,以严格彻底的管控举措确保核酸筛查工作按时按质完成,千方百计集中资源和力量解决疫情防控的关键性问题。</p><p class="ql-block">北虹居民区党组织发动百名党员和志愿者,针对近1500户近3500名居民进行调查登记排摸,大家齐心协力、同心抗疫,舍小家、为大家,尽己所能、无悔付出。按照上海市关于做好全市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的统一部署,4月1日凌晨3时至4月5日凌晨3时,新泾镇所有住宅小区将实施封闭式管理。</p><p class="ql-block">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守护我们的城市。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胜利。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定意志、齐心协力、守望相助、共度难关,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胜利必将属于我们,上海的春天终将美丽如常。</p> <p class="ql-block">【凝心聚力 同心战“疫”】3/31</p><p class="ql-block">上海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疫情“大考”。3月28日凌晨起,上海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实施核酸筛查。上海抗疫之战牵动人心,每个上海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座城,全国各地的温暖相助也正驰援而来。</p><p class="ql-block">为支援上海新一轮网格化核酸筛查,浙江省3月27日晚迅速集结50辆大巴,于28日凌晨4点前到达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等7家医院起运点,凌晨4点30分赶赴上海。7点30分,车队已安全到达上海,紧锣密鼓开启核酸筛查工作。江苏省也抽调核酸采样500余人,连夜驰援上海,并于3月28日早晨抵达上海。</p><p class="ql-block">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上海摄影家张伟、严远、马亦瑶、徐娜、宁伟、摄跑益等摄影人,拿起相机拍摄抗击疫情的全民战役中,迎难而上,全身心的去投入身边每一个画面中,用心去观察,去寻找那些有温度的场景,用手中的相机记录每一个有情绪,有意义的画面,充盈着战胜疫情的希望与信心。</p><p class="ql-block">在国网上海电力公司任职的上海摄影家、社区抗疫志愿者张伟告诉我:最近疫情封闭在小区里,亲眼目睹了严峻的防疫形势,近百名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紧急集结,昼夜奋战,向抗疫第一线冲,往任务繁重的地方赶,这些普通平凡却是伟大的人,在他们身上一直在闪耀着光芒。我用镜头记录小区这些来自五湖四海各个行业、各个家庭共同抗疫的珍贵瞬间,为上海摄影人站好岗、担好责、带好头,为一线防疫工作者加油鼓劲,共同守护好我们的家园,坚决打赢上海疫情防控这场硬仗。</p> <p class="ql-block">【战“疫”时不我待】3/30</p><p class="ql-block">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综合前几轮核酸筛查情况并经专家评估研判,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新一轮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3月28日起分批实施核酸筛查;封控区域内住宅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所有人员“足不出户”。在社区安排4天完成两轮核酸检测扩大筛查。</p><p class="ql-block">上海摄影家韩忠年、韩英明、姚云娥等摄影人,不负使命、勇担重任,用影像传达实况、传递真情;坚守在社区抗击疫情的摄影工作者,用镜头记录不平凡的时刻、暖人心的瞬间;隔离在家的摄影人,自觉停下外出的脚步,记录特殊时期的生活。从中观察到封闭管理整个过程,社区组织工作考虑得十分周到,从接到通知分层下楼,到完成核酸筛查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用影像记录白衣天使和志愿者们为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默默无闻地付出的场景,讴歌无私忘我的大爱情操和感人事迹,凝聚起共护家园的强大合力。让我们一起咬紧牙关、一鼓作气,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p> <p class="ql-block">【影像记疫 你我担当】3/29</p><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中旬以来,家住上海市静安区的上海摄影家王定森经历了不断变化的疫情,从疫情发生伊始,到网格化筛查时的48小时封控,再到解封,相机一直随身的王老师一方面把镜头对准了那些直接与疫情相关的人,包括核酸检测者、小区保安、搭建临时围墙的工人、探头张望的居民……。</p><p class="ql-block">意识到疫情变化迅速,王老师在较早发生疫情的区域周边拍了一些照片。但没过几天,他所住的小区就开展了网格化筛查,在小区里,拍下了离他最近百姓生活的点滴,坚守在抗击疫情各岗位的工作人员。</p><p class="ql-block">两天筛查之后,王老师所在的小区便解除封控,他又拿起相机出门拍摄。这时的上海街头,人流比几天前更少了。“这两天街头没什么人,对摄影来说,这些无人的场景挺好拍的。偶尔会有几个人上前来问几句,也没多说什么。”王老师说。</p><p class="ql-block">作为摄影家协会的会员,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去记录下这些历史。他也像所有人一样,记录下这座城市曾经发生的一切和它之后迎来的勃勃生机。相信在若干年后,上海抗疫的影像档案,能成为大家对这段特殊生活的独特而重要的记忆片段。他始终默默奉献,毫不退缩,彰显了上海摄影人的担当与责任。</p> <p class="ql-block">【共抗疫情 我和你】3/28</p><p class="ql-block">三月以来上海的疫情形势非常严峻,广大市民面对这严峻的局面,积极配合小区管控和核酸筛查,在宅家抗疫的过程中,普陀影协会会员也纷纷投入到社区抗疫中去。</p><p class="ql-block">上海摄影家陈泰明、丁文安、陆兰、胡金鑫、陈华民、范国庠、吕瑛、孙瑞英、徐振辉、杜学荣、关美萍、睢玉梅等摄影人,他们在社区里甘当志愿者的同时,还用手中的照相机记录了各自小区防疫的许多动人场景,他们的镜头里不仅有“社区封控”的场景、也有“全民核酸”的记录、有“红马甲”和“绿马甲”,也有“大白”和“志愿者”,从“日常生活”到疫情中“互帮互助”的画面里既体现了人间大爱,更有抗疫中“没日没夜”工作的感人画面。</p><p class="ql-block">“红马甲”、“绿马甲”、“大白”和“志愿者”中有我也有你,被封控在小区里有我也有你,这场全民抗疫离不开“我和你”共克时艰,“我和你”一起构筑上海抗疫的铜墙铁壁,这些照片体现了“我和你”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抗疫精神,记录战“疫”一刻,凝聚感动瞬间。</p><p class="ql-block">陈泰明现为国家一级摄影师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摄影家协会理事、普陀区文联副主席、普陀区摄影协会会长。</p><p class="ql-block">(以下摄影作品均由普陀摄影协会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