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人问我家居处,府城北门绣衣坊。”这里,借用了府城名贤丘濬的诗句。作为府城土生土长的我,想与大家聊一聊绣衣坊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时候,如果你从府城古城的大西门(顺化门)走出,沿景行街(今忠介路西段)行不远,在大西门与子城小西门(今忠介路与朱云路相交处)中间的右侧,会见到一条狭窄、幽长、通向城外北边的街巷。它北端巷口接壤子城的小北门,老百姓并称这条街巷为—北门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门街形成于南宋,发展到明清时期,由于小西门南隅的达士巷聚居着的郑廷鹄、钟芳等达官显贵、名贤伸士,她们的行装都喜欢到附近的北门街制作,还有,城内学府的学子们也时兴来此裁剪“锦衣”,渐渐的,这条巷陌发展成了专门刺绣、缝制官服以及生员、秀才服饰的制作坊,时人顺势把北门街改称为—绣衣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穿越回明、清时代,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的场景:绣衣坊不是很宽的街道两旁,布铺林立,各家的铺前整齐摆放着五彩六色的绸缎,门边悬挂着商号招牌旗帜,铺中站着的主人在笑脸相迎地招揽生意。街道上,陆陆续续迎来了各路人士:有骑着马儿的官吏,有峨冠博带的儒生,有背着双手闲逛的士绅,还有推着独轮车送、拉货的商贩穿梭其中。古街每天熙熙攘攘,谈笑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连成一片…… 随着市场的发展,绣衣坊形成了琼州丝绸、布匹的集散地。它还连接着南海的海上“丝绸之路”,可以说,它是琼州商业文明的起始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旧时的绣衣坊,全长360米,宽约4米,街道是一条典型的古道,皆用雕琢工整的长方形石板铺成。道路两旁的建筑,多是青砖灰瓦的老式民宅。南门街头的西边,间隔地排有几栋大户人家的房屋。这些名望家族的祖先,多是出仕为官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冯家,绣衣坊17号,其祖宅被列为“海口三类历史建筑”,可老屋现在只剩一进,其它坍塌了的,旧址上都重建了现代楼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家,绣衣坊23号,祖上是清代官员。兴建的四进祖宅,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现保留完好的还有三进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骆家,绣衣坊31号,先祖于清光绪年间,将陈(实)家、蔡家的老居一起买断,改建成现在的规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骆家的是倪家,大井巷14号。其祖宅一列五进,坐东向西,前门侧开在西端前院,朝向北,临大井巷,通向绣衣访的是后门。宅里族人解放前大都逃离,剩下的几户,解放后被“打成”地主成份,文革其间,屡受批斗。整栋祖宅上世纪时大都倒塌。临绣衣访的后进室,“土改”时被政府征做街道办社区(原称解放管区)至今,现只保存有中段的一堂屋,用以安置祖宗灵位。还有正门两侧破落的厢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过大井巷口,比邻的便是我的故居--胡氏祖宅。整栋祖宅纵向两列:靠南的一列是主屋,共五进,坐东向西。正门(前门)在西端,开向南,通大井巷(大井巷7号,跟倪家大门斜对面),后门通绣衣坊;另一列次屋,共两进,前门临绣衣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主屋为海南明、清典型建筑风格,圆木墩柱,抬梁结构,四周围墙青砖砌成。每进室进深15檩,面阔3间,中间堂厅宽17椽,两边寝室为15橡。各进室之间有庭院相隔开,堂厅相互贯通。祖屋的第三进堂厅为祭祀祖先的宗堂,堂前安有屏障与神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门进来的右侧沿内墙有宽2米的横廊,直通第三进室的后庭。此庭院的南侧还有两间凸出横廊边墙、临大井巷的横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时候听曾祖母(其活了99岁)说过:祖上考取了“功名”,然后在县衙为官(县丞)。其为了光耀祖宗,想方设法从暹罗(现在的泰国)购运回一批乌盐木材,用来盖起我们胡家这两列宅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好的祖屋,每一进的梁柱、大门、堂厅与寝室之间的隔板,还有宗堂内的家具,都为乌黑、光溜的盐木所制,整体显得古色古香,庄重大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族经历了百年辉煌鼎盛时期,传续到我爷爷这一代(第八代,清末民初)家道已显中落,有些族亲在家难以生计,被迫出外谋生。到了1939年2月,日寇侵琼时,更是全族人四处逃难,房子被日军占用,当做“慰安所”。日军把堂厅大门、寝室门、堂厅与寝室间的障板全拆下来,制作成简单的床铺,一排排置于宅子中,供士兵“慰安”时使用。可以想象,整栋宅子要征用多少个“慰安妇”,每天有几多日本鬼子排着队伍、急不可耐地前来“慰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日本败走后,在解放战争后期,以薛岳为首的国民党残兵败将逃来海南,胡宅又被国民党占用驻军,族人再次逃离。直到1950年5月,海南解放,他们才得以重回祖居,重修家园。原先每进堂厅厚重的大门已被劈坏,无法使用。障板也已污秽不堪,只好另觅杉木板块隔好堂厅和寝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解放军南渡琼州海峡,解放海南岛时,同样安营扎寨于我们家,挤住在堂厅,军民同处。族人把解放军当成亲人,我对门的一位堂姑在此期间,还同东北籍的一军官产生了恋情,部队撤离时,其跟随军人丈夫去了黑龙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了胡氏祖屋,还得说一说其南边一墙之隔的大井。大井位于绣衣坊中段的大井巷口进去50米处,为明代挖掘,圆形的井圈用整块石头凿成。其内径95厘米,外径120厘米,高度60厘米(废弃后井台被填高了20厘米,整个井庭被南侧后来所建的房屋侵占,也“缩水”了许多),整个外形显得非常古朴。古井在几百年的使用过程中,清朝乾隆、咸丰年间有过重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胡氏家族与大井有着很深的渊源。也是听曾祖母说的流年往事:胡家是当时府城郡望,祖上在城内比较强势,家族被时人戏称为“胡半朝”(半个朝廷之意)。先祖在修建胡家宅院时,觉得南边外墙旁的大井影响了整体规划和安全,硬是把大井往外(向南)移离了一米(家丑外扬了)。这事情应该发生在清乾隆年间那次重修大井的时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口大井一直用了500年,清澈的井水源源不断,夏凉冬暖,它几百年来维系着人们的安居,滋养着绣衣坊一带的百姓。我从读小学记事起,见证了大井喧哗热闹的景象:从早到晚,人来人往,绣衣坊、大井巷方圆一里内的几百户街坊,都到这里挑水喝。离近一些的家庭妇女还扛着衣服来井边洗刷,小孩子甚至成年男人,傍晚也来井庭上冲澡。至于我们家,更是得了地利,从宅院内的横屋(井的东面那堵墙就是横屋的外墙)后门走出几步,便可到井边。所以,甚至每顿饭要吃的青菜,也会端出来清洗,真的是把大井当成自家的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小孩子每年最高兴的要数端午节在“井头”洗“龙水”了。按府城民俗说法:龙神在端午这天要出到凡间活动,经过地下的井水,井水并沾染了龙气,变成龙水。人们洗了龙水,就得到龙神的保护,一年光景都会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因此,到了这一天中午,当父母的便把自家的娃赶到大井来洗龙水。每当这一刻,我们小小年纪也要一把一把沿着井壁,拉上一桶又一桶的龙水,然后抬起从头淋到脚,全身忽觉冰凉冰凉的,爽极了。完成了这一神圣的仪式,长辈们还允许我们“打水仗”。只穿着裤衩的孩儿们,追逐在井台上,双手捧着盆里的水,你泼向我,我淋湿你,相互嬉戏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井头还发生好多有趣的故事。譬如,打水时绳子突然断了,水桶落下井底。这时,常有那么几个水性好的,且“胆大妄为”的年青仔,自告奋勇帮你下去捡。只见他双手撑着井内壁,双脚打开成八字,踩着石缝,沿着井壁一阶一阶地往下降(井深六、七米)。接近水面时,做深呼吸状,然后“扑通”一声,沉入水底(水深有两个成年人高)。每当这时,我们小孩子也挤在井栏边伸进头观看,心里既羡慕其“本事”厉害,又在担心他浮不上来。可大都没过一分钟,便看到那人的脑袋突出水面,接着举起一只手,抓紧井壁上的缝隙,另一只下垂的手提着“胜利品”。于是,井台上的人们都欢呼雀跃起来。有时,“掉桶”的主人还会掏出一、二毛钱给帮捡的人,以表慰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看大井石圈沿边,经过长年累月磨出的条条深浅不一的凹槽绳沟,好似在诉说着老百姓生活中汲水的艰辛,也印证了大井古老而漫长的历史。古井一直使用到上世纪70年代末,那时开始有了自来水,渐渐地,古井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可像我一样,从小到大在井边生活的绣衣坊的街坊四邻,对大井已有了浓厚的情结,内心无法忘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绣衣坊留下的文化古迹,还有靠近街尾67号处的祠庙——晏公庙。晏公庙是为了纪念元代一个叫晏成儒的人,他祖籍江西清江镇,元代初期曾为官,死时因“其灵显于江河湖海”,被地方人奉为水神。后来到明朝洪武年间,被朝廷诏封为平浪侯,并推崇到各地,成为同关公一样,具有全国性影响的神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朝成化年间,在朝为官的府城圣贤丘濬,往来京城与琼州,在长途跋涉过程中,屡次祈祷平浪侯,都得到神灵显应。于是,其把晏公灵位与神躯带回琼州,安置于家居处--下田村,建庙加以供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民国初年,晏公庙被移迁到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的绣衣坊现址。新落成的晏公庙坐西向东,一列五进,每进屋与屋之间有庭院隔开,整幢祠庙进深延伸至朱桔里路边。从此,绣衣坊的村民,同时把关公神位请进来,一起祀奉着这两位神明,以求得风调雨顺,生活安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插说一下晏公庙与“三小”的渊缘。旧时的绣衣坊不仅商业发达,求学之风也盛行,街巷的后段就办有几间讲学会馆和私塾。清末民初,有个叫胡昌史的先生,开办的一间私塾,街访适龄上学的儿童都喜欢前去拜读。随着生源的增多,胡先生上课的场地变得拥挤,崇尚教育的街民便想到刚建好的晏公庙,那里场所比较宽敞。经商量决定,留祠庙前两进供大家祭拜求福,把后三进腾空出来当课室。于是,1912年元月,胡先生掌教的私塾便在祠庙开办了起来。民国15年(1926年),晏公庙里的小私塾被县政府扩大规模,改造成第15民国小学,由胡昌史担任校长直至1938年。解放后,学校改名为:琼山县府城第三小学,俗称“三小”。因而可知,晏公庙小私塾就是“三小”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晏公一直得到绣衣坊子孙的供奉。可到了“文革”开始,全国开展“破旧立新”运动,好多文物古迹遭受破坏,晏公庙也难以幸免。我1972年在三小读小学时,记忆中古庙已被夷为平地,变成学校大门入口,庙里的“两公”也成了“革命”的对象,被“破旧”除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直到1981年,才由街坊长老牵头,设法买回了祠庙原址土地300平方米,并重新立碑设庙,奉祀晏公。到了1996年,街民们又户捐缘银,全部拆除庙宇设施,扩大规模,建成了现在模样的晏公庙。庙宇的后头建有一间“绣水庵”堂,庙前是个大庭院。从街道拐进祠庙院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庙前两根楹柱刻有的“关圣帝征吴封魏,晏侯王卫国庇民”一对联。大院南墙立有重修晏公庙碑序。如今的晏公庙,又重新焕发了生机,香火旺盛起来,庙前的庭院还成了老人休闲、娱乐场所(老人之家),平日里,人神共处,皆大欢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近些年来,政府开始重视府城古城的人文古迹,有些史学专家和学者在挖掘、整理“7井8巷13街”的历史文化,写到了绣衣访的古宅、古井、古庙。可说到大户人家的古宅时,都是冯家、刘家、骆家的,没人提及胡氏祖宅和宅子里曾经发生的轶事。究其原因,应该是:胡氏家族过早没落,且族人经过几次离家避难,流离中,宗族掌门把胡氏家谱丢失了,致使胡家的后代没法了解家族久远的历史,外人更是不得而知,绣衣坊胡氏这一宗支,真的成了被遗忘的家族,可叹可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3年夏天,我搬离了绣衣坊故居,至今已过39年,可我的童年、少年是在此度过的,对这里的一情一景,仍然难以忘却。工作之余,常回老屋看看,到祖宗堂前上柱香,顺便逛一下绣衣坊,在街头巷尾寻找儿时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走在绣衣坊的街道中,儿时还能看到的石板上遗留着的旧时马车、独轮车碾压的辙印,曾几何时已被覆盖,整个街道已填高几十公分(先前从忠介路下来古街要踏下石条铺成的六、七级台阶)。前些年,政府虽然用仿古石板重新“翻旧”了路面,可还是重生不回那含有历史沉淀的古色的韵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街的两旁,原先青砖灰瓦的明清老屋,许多都人去房空。除了几栋散落在街头西侧的、被挂上“历史建筑”牌子的老宅,受到保护外,许多都被拆除重新建起了水泥楼房,并经营起旅馆、饭馆、超市、发廊、老爸茶店等多种类的生意。人来人往中的好多都是租住的外地人,市侩之气很浓郁。如果不了解古街历史的人沿街行过一趟,也没法感受到街巷中蕴藏着的文化气息,历史的印记在慢慢模糊、消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座城市,如果失去其原有的人文古迹、文化底蕴,那它便会缺乏生命力,最终难以持续发展下去。昔日是琼州首府的府城,古城还在;像绣衣坊这样历史厚重、内涵丰富的衔巷,古巷还在。以上,我喋喋不休地述说着绣衣坊的历史过往,不外乎是想呼起人们的重视,从而加大力度去保护、修复古街内的文物古迹,挖掘其间发生的人文逸事,让绣衣坊里的“古宅、古井、古庙”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绽放出新的光彩,永远传承下去。正所谓:“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 仁风慈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写于2022.03.28</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