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静下心来观看了罗鸣亮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感悟如下</p> 对课的感悟 <ol class="ql-block"><li>导入环节为本课进行服务,</li></ol><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罗老师从导入就在为本节课知识进行铺垫。开始说完图形组合学生一脸茫然,后来罗老师重复并放慢语速,部分同学开始画图找答案,当有人说自己通过画图找到答案后,下面的两个小问题同学们不约而同的都选择了画图的方法。当画图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这个观念初步在脑海中形成,自然的在解决问题时会有同学在做题前就画好示意图,从而顺利开展本课知识。整个导入起到了一个方法的渗透和启发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体会示意图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学生选择画图解决问题时,罗老师也注重到让学生体会示意图的价值,问到了一个问题:你为什么画示意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答道示意图表示数据直观形象、让问题清晰简单……这样让大家都从心底里肯定示意图的价值,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自主使用画图策略。</p> <p class="ql-block">3.拓展问题提兴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最后的拓展问题提出来以后,学生基本都被难住了,往往这个时候同学们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罗老师让学生勇敢的说出疑惑(但未对其进行解惑),之后运用了他的不同的“锦囊”使得全班同学思维绽放,内心的喜悦是要藏不住的,罗老师也提醒要合作解决,这些举动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4.数学思想的渗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数学要接地气也要“高大上”,示意图本就传递着数形结合的思想,罗老师最后举证华罗庚的名言“数形结合百般好,数形分家万事休”来总结课堂。</p><p class="ql-block"><br></p> 对细节的感悟 <ol class="ql-block"><li>教师语言</li></ol><ul class="ql-block"><li class="ql-indent-1">我很佩服动脑子想的同学,虽然没有想出来,但是能把疑惑说出来也是很好的。</li><li class="ql-indent-1">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伟大</li><li class="ql-indent-1">我很欣赏你的勇气</li></ul> <p class="ql-block">2.适时的提醒提升学生的对数学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最后的拓展问题中,其实大家都被“宽是多少”这个疑惑给憋住了,疑惑憋到一定程度过了劲,孩子的兴致就会大大降低,这个时候小锦囊的出现,不仅解决了孩子的疑惑,还带动了整个低沉的课堂气氛,让合作学习变得更加热烈,一举三得。</p> <p class="ql-block">3.让孩子发现错误,自主改正错误,让学习在孩子中间发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第二个问题中,上台的女生,最后由于前面问题的惯性算错了要求的问题,同班的男生发现错误指正出来,女生立马就反应过来了,这种效果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