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九川西日记 之 格聂神山篇 上

杨晓光

老何与我10月16日平淡无奇地跑了大部分措亚线,即从亚青寺到了曲登乡,最后从曲登乡去往措普沟的几十公里没有跑,因为那里要收500块的门票😅<div><br></div><div>当天,我们早早地到达了理塘县城,找了一家干干净净的藏家小旅店,好好休息了一阵,傍晚又来了一顿牦牛火锅,但这家的味道不如我们在新龙吃的那一家。</div> 理塘县城以海拔高著称,平均海拔4014米,号称世界高城、天空之城等。其实,在诸多高原县城里面,这个水平算高,但算不上最高,青海省的玛多、杂多县城,轻松超过理塘。理塘应该是西出折多之后,海拔高于4000米的第一个县城吧。这里新晋的社区名人,就要数丁真小盆友了。 这是第一次住在理塘,上一次是在此路过,18年初的事。这次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干净整齐。另一个印象深刻的,就是小酒店房间的窗户。 这间酒店的窗户,是在大玻璃窗上掏了一个方形的小洞,再镶上一扇小窗户。比较特别,县城里面有若干酒店的窗都是这样的。沿街可以看到不少。 干净整洁,也是有制度化的保障滴。 我们第二天出发的时候,在路上遇到若干管制路段,当时还以为有什么大人物来视察,后来发现,原来是当天要进行高原马拉松。 老何与我在加油的时候,就被堵在加油站了,需要等选手们都跑过去,才能放行。索性我们也来到路边,给选手们加油打气。 时间不大,运动员们跑过了我们所在的这条街道。这么高的海拔,参加马拉松得有两下子,所以参加比赛的人也不是很多。很快,我们便正式踏上格聂南线的征程。 借用一张网络上的图片来说明一下路线吧,我的轨迹早已经从手机上删掉了,截图也不知存到了哪里。看来跑了线路回来,要及时整理游记。 <div>我们跑的路线同这张地图一模一样,唯一的不同,是在喇嘛垭乡之前,我们向北拐上去一段,往克日则洼村方向跑了十几公里,并向格聂神山方向跑了一段小路。因为涛哥曾给过我一条轨迹,在奥维上显示是一条黄色的粗线。当时,我们是怀着从东侧去膜拜一下格聂的想法儿去探的那条小路。但我们并没有走完整,而是在到达一处牧民定居点后就折返了。但我估计,那边应该是传说中的格聂C线的一部分,也是条有名的徒步线路。对,徒步线路,我们后来才发现,涛哥给我的是徒步轨迹,并非行车轨迹。可恨的涛哥😣😡<br></div><div><br></div><div>好啦,言归正传。这条格聂南线,我们跑了两天,10月17日到达格聂之眼的时候,太阳就落山了。好在那里距离冷古寺很近,当晚就住在了冷古寺。18号一早继续,从冷古寺到巴塘县城。所以,这一段行程,还是分上下两篇来处理,此篇为上。</div> 这两天的天气都相当不错。 世界高城门楼。出西城门大约3公里左拐,就踏上了享誉越野穿越圈儿的格聂南线。 不过,我们跑的格聂南线,已经远非当年那般挑战满满。整个格聂南线都在修路,时而崭新的柏油,时而这种尘土飞扬的砂石土路。<div><br></div><div>远处的金字塔状山体,就是铁匠山垭口了。</div> 铁匠山垭口的几座山,看不清山体,表面好似巨石堆砌而成,这种地貌据说是冰川形成的。从理塘县城去往稻城的路上,有一段,路两边也都是这样巨大的石块儿,只不过是散落在山谷之中,并未堆积成山。 这里有个小海子,我们停下车,溜达溜达。 高原的水,是那样的清澈。 伴我们一路的座驾。 初见神山,就在离开垭口小海子下山的一瞬间。过了铁匠山垭口,一直到我们拐去一条去往克日则洼村的小路,神山一直在我们前进方向的视野之内,爽的一塌糊涂。 就像这样 格聂南线,正在施工的是一条省道,这是已经差不多完工的路段,柏油路基本铺就,但编号忘记了。以后开着QQ都可以去看神山了。 就是这个岔路口,右手边这条路,去往克日则洼村,也是新建的柏油路。 这里是格聂神山的东侧,路边的小小尼玛石堆。 看到远处从柏油路向左下道的土路吧,从那里我们去往涛哥提供的黄色轨迹。 远远的,那片村落,想必就是克日则洼了。 格聂有些远,中间还隔着一道山梁。去跑涛哥给的黄色轨迹,有一个想法就是去看看山梁那边的风景。 沿途的无线通讯基站,是这些年扶贫攻坚成果的标志之一。 我们并没有跑到克日则洼村,就调头回去找涛哥那条小路了,怕耽误太多时间。 涛哥轨迹,开始阶段还是不错滴。 别有一番风味 意料之中的穿越级别路线。 上个坡 涛哥的轨迹,还是挺爽的。就是从崭新的柏油路上下道,一路尘土飞扬。。。 过这样的溪涧也蛮刺激的。 格聂东侧的草原超爽。 草原上就只有车辙了,没有路基,这种路,碰上阴雨天气,就够喝一壶的了。 两兄弟合个影 前路未知,但我们决定继续前行! 看到远处的帐篷了吧,那是牧民的家。能看到人家的迹象,心里是非常踏实的感觉。 走起。 我带路,老何断后😎 何等一个爽字! 前方应该还有路可走,继续。 这样的一路上,牧民的营地时隐时现。 赶脚不错,好像不走车辙也问题不大。 这地方有点儿像措亚线上的大侧坡,车身倾斜的厉害。 过了那个大侧坡,有条显然是向左的路,而且左侧远处山坡上有若干家牧民;当然,右手边也有一家。我决定向左。 但到了这样的地方,感觉过不去了,路面松软的很。。。这是蘑菇地,杀机四伏的地方。 决定不再往前走了,本来到这边来就是看看,并未打算深入。不过,调头往回走的时候,在这里,险些陷住。动用低四才出来。。。 看我有惊无险地从泥地出来,老何就驱车先奔右手边那家牧民去了。就是在这里,询问后,牧民们劝我俩走回头路,他们认为我们过不去的。听人劝,吃饱饭,走吧。。。 回去就得再过一遍这个小溪涧。 往回走的风景也不错。 因为是下山的路,因此视野比来的时候要开阔,这段开的感觉不错。 终于又回到了去往克日泽哇的小柏油路。藏区的路上,最常见这种小架构,承载着当地人精神世界朴素的寄托。<div><br></div><div>回到格聂南线主路,很快就进入一片森林路段。</div> 高海拔地区的森林感觉超好,这是只有在川西和藏东才能看到的景象,去到阿里就只有苍茫茫一片褐黄了。 超级养眼 不过也时而被施工的路段强制休息。 那就一边休息一边欣赏风景 不然对不起这么好的天气🤣 穿过这片森林路段,进入一片山谷,道路施工此起彼伏。 这里,一段小插曲。前面的路过不去的,泥头车司机在向我示意前面走不通,我竟然不解其意😥,到了前面才不得不折返。 这里,还出了点小事故,以这样的姿态来欢迎我们么😅 接近喇嘛垭乡,要先过一个垭口。 山回路转。 路两侧的山坡,植被完全不同,不知是有什么名堂。 好大一个坡。 到垭口了 歇一会儿。 经幡是垭口的标志。 这座不是格聂。格聂这里是一个雪山群,其中最美丽的三座神山,分别是格聂主峰海拔6224米,肖扎神山海拔5807米,克麦隆神山海拔5780米。我们分不清楚😥 在这个垭口休息的时候,发现有一条小路可以下道,上去我们前进方向左侧的山坡上。那是一定要跑一下的。 老何特意把飞机又放了起来。 航拍的感觉就是好呵。 天高地远。 居中靠左,舒缓的左坡,那才是格聂! 这是相当傲娇的一座神山。 格聂,不容置疑的气场,接受你们的膜拜。 虽然傲娇,但相当帅气。 地面上的我们也极其兴奋。 大九必须同神山同框一下。 同傲娇帅气也同框一下。 还有我最喜欢的基站,工业文明的标志。 远处望,好像有车辙,老何还特意跑下去一趟。就像我们在道孚之眼那里,我下去探一探一样。 这个位置真心不错,神山与河谷,一目了然。 格聂的几座神山一字排开。 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老何没探到什么有意思的地方,安全返回。 这样的地方着实让人流连忘返。 我们两兄弟与格聂同框。 再怎么忘返,也得赶路了。想想前面就是大名鼎鼎的格聂之眼了,走,继续。 过了喇嘛垭乡,基本上就是土路了。 像这种。 图片右手边,远处那个镇子,就是喇嘛垭乡了。 上两段视频,是到格聂之眼前的路况。 刚刚驶离喇嘛垭乡不久。 到达格聂之眼,在我们前进方向的左侧。把车停路边,走路大概200来米,就到了那片小海子。 我们的大九,停在路边。走这样的草地进来。 这地方看格聂群山依然是全方位无遮挡。 我老人家的影子自拍😎 我背后,就是大名鼎鼎的格聂之眼了! 就这啊!🙄,小有失望。。。没办法,枯水期,有水就不错啦😄 不过的确也还可以。 水草泛着金黄色,尤其灿烂 据说傍晚是最好的摄影时机。 我们就在这地方转,换着不同方位拍延时。然后又来了一大堆人,还背着抬着貌似很专业的设备,他们好像要在这儿扎营。 我们就不扎了,一天下来,也有些疲劳了。 其实,来格聂之眼的那条路的另一侧,还有两个小海子,这是我们跑到另一侧打卡一下。 老何的无人机放起来,看这几个小海子就很清楚啦。 来一段延时,格聂神山之行的上篇告一段落。 充满激动、欣喜和兴奋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