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民币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生活工具,以人民币为媒介,人们可以进行实物的购买等活动。为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社会能力,必须让学生认识并会使用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价值和使用方法。本次教研活动,一年级数学组选择了《认识人民币》这个单元作为研讨。在几次的研讨活动中,各位老师才思广益,各显神通,给学生和听课老师带来了四节精彩的展示课。</p> <p class="ql-block"> 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品质,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时比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综观这节课的设计,王英梅老师整个教学过程师生完全是一种朋友式、伙伴式的合作关系,课堂气氛是和谐的、宽松的。正是这样的课堂,才保证了学生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状态下畅所欲言,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还有,必要的常规训练,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本节课中许多看似是教师"不经意”的细小环节,实际上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果。例如,认识完人民币后的提示“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祖国的一种表现”,这样既调节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又对学生进行了爱护人民币的教育,富德育于教学中。</p> <p class="ql-block"> 吴智强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清晰、流畅,教学重难点突出。在教学中,吴老师首先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出发,提出问题“小朋友在干什么?”,然后重点认识人民币的特点和教学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整个过程一目了然,不拖泥带水。在品德的教育时,吴老师借助认识人民币,引导学生要爱护人民币,养成节约用钱、合理安排零花钱的好习惯,让学生从小做起,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p> <p class="ql-block"> 黎岳翠老师的整节课思路清晰,两次选取学生合作交流的形式,一是在认识每种人民币的时候,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认识每种人民币的特点,找到每种人民币中包含的信息;二是在教学人民币单位之间的关系时,通过同位的合作交流,采取换钱的游戏形式,进一步体会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学生在换钱的活动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体会了知识的来龙去脉的过程,特别是不同的换钱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从多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p> <p class="ql-block"> 授课老师们在研讨教学方案,寻找最佳教学模式。</p> <p class="ql-block"> 王燕老师在展示课堂中,主要以“活动”为主线,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这节课的设计,把认识人民币的全过程用看一看(去商场买东西)→认一认、说一说(小组合作初步认识人民币)→分一分(带孩子认识了硬币、纸币,认识人民币单位)→换一换、算一算、买一买(1元=10角,1角=10分)等几个活动串连在一起,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活动整体。在这一动态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如认识人民币,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采用小组合作互相介绍的形式,这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经验库中的储存被充分调动。</p> <p class="ql-block"> 教师们听课的积极性很高,积极参与,认真听,仔细记,对照自己的教学找差距</p> <p class="ql-block"> 展示课后,在张雅妮组长带领下,全体听课老师对这四节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大家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畅谈了自己的见解。通过听评课,提升了上课、听课老师的教学水平,更好的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p>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是为教师们搭建一个实践教学理念,锻炼自己,展示才干,交流学习的平台,使每一位教师在教学方面得到了磨炼,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