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非,濒海高原之国,物华天宝之邦,非洲首善之区。迪拜,西亚沙漠之城,阿联酋明珠之国,世界旅游热门之都。我们一行五人于2013年1月10日——19日游览南非 迪拜 ,山水人文,胜景奇观纷至,打开了一条恢弘的人生风景线,平添了一份奇美的旅游记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京起飞,迪拜转机,到达南非约翰内斯堡36小时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入住凯撒酒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月12日,乘巴士车先到距约堡百公里的南非第四大野生动物园——比林斯堡国家动物保护区。我们都很兴奋,已往关于南非动物的画面一幕一幕闪现,急切地想得到印证,又希望能有新的发现。这个动物园方圆550公里,周边用电网围着,中间只修一条简易公路,游人在车里,沿路观看外边的动物。</p><p class="ql-block"> 在动物园入口处,稍停,看到高大的合欢树上有非常精致完美的鸟巢,这种鸟叫缝纫鸟!进入保护区,放眼望去,群山环抱,山不怎么高,绵延起伏,多树,但都不太高,杂草丛生,漫山遍野,再往深处,则有天然湖泊。湖中有很多鸟,拍的不是很清晰。看到的动物有羚羊,斑马,长颈鹿,犀牛,大像,鸵鸟等,不是很多。导游介绍的“非洲五霸”——狮子、猎豹、野牛、犀牛、大象,这些王者和枭雄多是夜间行动,没能全看到。和想象的还有差距,同肯尼亚的动物大迁徙相差甚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太阳城被称为南非的拉斯维加斯,是黑人先民居住之地,由于一次大地震而归于寂灭,南非亿万富翁索尔.科斯纳根据历史和传说,再进行想象、创造,建造了充满黑人民族风情的城堡——娱乐城。</p><p class="ql-block"> 在一处高大雄伟的山崖之上雕刻了一头凶猛威严的雄狮,建了两扇高大有原始图腾的木门,木门前边不远处,造了一座石桥,桥两侧是各五个大象的石雕,这就是有名的地震桥。下午两点十分,模拟地震开始了,先是拉响刺耳的警报,然后是雷声、雨声,接着是摇动,断裂声,我们脚下开始晃动,有明显的震感,据介绍达到了3.5级,先民遭遇地震以及毁灭的景象尽由观众想象。太阳城堡很大,分上下三层,两层在地下,里面有商店、餐厅,但更多的还是赌场,老虎机的灯光在不停地闪烁。从三层走出去就来到一个巨大的山坡上,高大的棕榈树以及松树等围在四周,中间则是又软又厚的草坪,有湖,有游泳池,游人在此或坐或立或游,仿佛来到海滨浴场。所谓太阳城,是源自先民们对太阳的崇拜,待我们又进入太阳娱乐城里时,看到一处用青铜铸造的太阳形状的标志雕塑,圆形太阳的周边是太阳光芒的铜雕,又好像是太阳生长出的叶子,这也许就是此地先民对太阳的古老认识。这所人造古迹,虽有不凡的创意,但不足以代表南非,更不能和美国的拉斯维加斯相媲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非先民纪念馆</p><p class="ql-block">先民纪念馆位于南非比勒陀利亚城市南部入口处的一座小山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有大量游客前来游览。先民纪念馆是南非最大的纪念馆(高41米),同时,它也是1994年后,南非政治舞台认真遵循国家改建和发展计划的最好的证明。先民纪念馆自1949年建立自今,获得了无数的奖项,并在2006年的时候,荣获非洲最佳博物馆的称号。</p><p class="ql-block">先民纪念馆的建立是为了纪念早期冒险进入南部非洲内地的先驱们,该馆于19世纪中期——大约在1834至1854年间进行了大迁徙(也译为大移民)。纪念馆由64块雕刻有四轮马车的花岗岩围绕而成,它描述了先驱们早期历史的各种场景。这些马车,每辆高2.7米,象征性地保护着纪念馆免受攻击。纪念馆的英雄大厅内有一根92米长的意大利大理石中楣(世界之最),上面雕刻有描述了大迁徙场景的浅浮雕。此外,地下室里的展览厅和世界著名的纪念塔礼堂也是先民纪念馆的组成部分之一。衣冠冢(即:象征性的墓穴)位于纪念塔礼堂的中部,每年12月16日正午12点的时候,阳光就会由纪念塔的穹顶开口照射进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铜雕像:一位荷兰年轻母亲,一手挽着一个小男孩,一手护着一个比男孩小点儿的女孩,以此表现先民中的妇女在这里辛勤劳动和抚育孩子们。造型庄重而又亲切,令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月14、15日,我们在开普敦游览。开普敦是个美丽富饶的半岛,三面为大西洋和印度洋环绕,地理位置极为重要。200多年前,素有“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最先占据并建城,后又被“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人攻下并长期占领,现在这里的白人多是荷兰和英国人的后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十二门徒山脚下,沿山下海滨公路西行。十二门徒山是依次排列的12座山头,山不甚高,也不险,植被也不稠密,一切都处于原始状态。白人大多信奉基督教,故附会着耶稣的十二门徒,有意思的是,十二门徒山东边还有一座高过这12座山的平顶山头,仿佛是一张大桌面,这就是桌山,山顶上常有白云飘浮缭绕,人们称之为桌布。十二门徒山西边也有一座山,孤独地立在那里,它就是叛徒犹大,被开除,排在另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桌山脚下,我们沿山边公路来到了距桌山最近的一个小山坡上——信号山上,大西洋碧波万顷,一望无际,不远处停着大型货轮,距信号山一两海里处,有一小岛叫罗本岛,平平的,浅浅的,原是一处监狱,曼德拉就是在这里被囚禁了18年,后又转至靠近大陆,防卫更严的朴斯莫监狱,1990年出狱时已是72岁了,这位南非黑人的伟大领袖和旷世英雄竟然33年囹圄不死,令人惊叹其伟大的意志、信仰。曼德拉生于1918年,今仍健在,已是95岁世纪老人了。出狱后于1994年4月当选南非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据讲,他的儿子、甚至孙子都死了,南非人平均寿命是51岁,曼翁创造了奇迹,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仁者寿,这两句古语在他身上得到了验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4日上午,我们先到一个叫豪特湾的海边小镇。小镇虽不大,但这里海边帆樯林立,货轮、游艇云集,往来不断。(相当于我国的集市)就在船边、船上海豹在自由地出没,海面上海鸥和我不知道名字的海鸟在飞翔、鸣叫,有的就站立在桅杆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随人流登上一只游轮,向海豹岛驶去,十多分钟就靠近了。真不愧叫海豹岛,嚯,好家伙,原来这里是海豹的大本营。密密麻麻,拥拥挤挤,全是海豹!这些家伙,一个个体形肥胖,圆滚滚,毛色褐黄,油光光,在水里翻腾跳跃,无比灵活,自由极了,但一上岸一登岛则判若“两兽”了,小蹼就不怎么好使了,爬上来、滑下去、再上来,真把吃奶的劲都用上了,才一挪一蹭地上到了布满苔藓的黑油油的大石头上。但上来了,它们就懒得下去了,打着盹儿、晒着太阳,也有张望的,嬉戏的,还有试图登上更高石头的,整个小岛全让它们布满了,游艇慢慢地绕岛一周,让我们看个全貌。我们仿佛能听它们喘气的声音。这些家伙大的400公斤,小的也200多公斤,我们没法数过来,少说也有上千头,据资料介绍,多时可达4000多头。20多分钟后,我们意犹未尽地缓缓离开了。海豹,你们就这样好好地玩吧,睡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又到一处海滩——企鹅滩。原以为,只有南极有企鹅,却不知道,南非也有,澳大利亚、阿根廷也有,原来,这三地企鹅都来自南极。开普敦属温热带气候,与冰天雪地的南极比,自然条件要优越上百倍,也许是环境使然吧,南非的企鹅,小了许多,也懒了许多,说是企鹅,其实更像鸭子,站立起来,不过30公分左右,小巧精致,倒也别有一番风情。</p><p class="ql-block">南非人珍惜它们,保护得好。我们看到的也就在五六十只上下,据介绍最多时可达二三百只,总的趋势是在减少,属于濒危物种。美丽南非,不能缺少这绅士般行走的小小企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具标志性的要数距开普敦市南52公里处的世界名胜——好望角。我们驱车来到时,已是下午两点多了。车行进在大洋之畔、高原之上,沿途所见公路两旁生长着浓密的灌木丛覆盖着岩石,还布满着各种杂草,有苍翠也有枯黑,风吹日晒,生生死死,一切都保留着原生态。有一簇一簇的蒲公英,白絮绽开,洁白光鲜,格外耀眼。我们已进入了好望角自然保护区,刚看到身着迷彩服的持枪警察,有十来个正在公路两旁值勤巡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随即就在他们身旁有一群猴子在大摇大摆地过马路,这些家伙看到我们的车非但不躲闪,反而停下了,我们都好奇地观看,它们像猴子却又与猴子不同,臂长毛厚,长脸凹目,原来这就是南非特有动物——狒狒。它们真会选地方,选择了这块宝地作为他们生息繁衍的家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好望角地势平坦开阔,靠近一座小山,在山脚下,立着一块木制的牌子,分别用英文和荷兰文刻着好望角的名字,英文为:Good Hope, Cape of。游人纷纷在此拍照留念,大有“到此一游”的自豪感。我站在海边浑圆的岩石上,沐着浩浩的海风,听着拍岸的涛声,近处碧蓝,海水澄清,稍远处深蓝,再远点是青黛,更远处则是又黑又灰,而阵阵激起的雪浪则白得耀眼,它们一排排,一阵阵,前赴后继,此消彼来。此时的大海还算常态。既无狂风大作,海浪翻天,也非碧波如镜,貌似温柔。这时有海鸥飞过,发出尖而脆的叫声。我在海边站立良久,极目远眺,这里空旷极了,开阔极了!除了波涛还是波涛,除了蓝天还是蓝天!高山在岸上显得渺小了,陆地在此已微不足道了。到这里,你才真正感觉到什么叫海阔天空,什么叫宇宙无穷!这里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正处在南纬34°21′,东经18°30′。地球上的两大洋——印度洋、大西洋在此交汇、分界,亘古以来,亿万斯年,每天在此交接,而具体到分秒又有不同,多么奇妙。1488年葡萄牙航海家巴托洛梅乌·迪亚士历尽艰难第一个登上,感此风狂涛暴,命名为风暴角。在世界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这里连接东西,欧洲人通往亚洲,特别是到达印度和印尼,必经此地,在20世纪初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300多年时间,这里是贯通欧亚两大洲的唯一海上通道。面向东方,那里有亚洲巨富之国,探险者,淘金者,殖民主义者……在此,燃起了无限的希望!因此,这里又是绝好的希望之角——好望角!近代以来,好望角见证了多少故事,经过了多少巨轮,改变了多少历史?真令人感慨万千。我曾到过我国海南的天涯海角,也到过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海峡,还到过圣彼得堡的波罗的海入海口、澳大利亚昆士兰的黄金海岸,平心而论,其开阔壮观未有能堪比好望角者!而好望角的保护之严、之好也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除了公路,这里一切都保持着原生态,与400年前无异。据讲,也有人提出在此搞旅游开发,建别墅、招商引资,但均被国会断然否决。好望角,为南非,也为我们整个地球保留了一块天然的净土,这是人类和地球之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非大康斯坦莎酒庄15日整个一上午,我们又参观了海岛山下久负盛名的葡萄种植生产基地——康斯坦莎。这充满葡萄酒诗意的名字!1685年荷兰贵族西蒙凡德尔施特选中了这块富饶之地,开始种葡萄,300多年来,经营得炉火纯青。进入园区,只见阳光普照,林荫夹道,高大粗壮的成排的橡树,都有二、三百年的树龄了。空气异常清新,土壤都呈红色,原来整个南非也多是红壤。有水渠,有池塘,池塘中成群的鸭子在浮水、觅食。成片的葡萄一垄一垄地都在架上,绿叶扶疏,一嘟噜一嘟噜的绿中泛黑泛紫的葡萄串密密麻麻地挂在枝上,沉甸结实,这些饱满的果粒并不大,也就是小手指盖大小,煞是可爱,禁不住尝一口,酸甜,清而不腻。整个葡萄架、葡萄园整齐规范,望之井然、俨然。我们没看到园丁,也没看到庄园主,却饱览了他们的劳动成果。一眼望不到边,分成若干区块,有的小区葡萄幼苗刚从地膜中刚长出一尺多高。我们不能不赞佩人家做的好,更赞佩西蒙老先生的绝世眼光。当年唾手而得,未花一文,今天,这里已成了价值连城、万金难买的绝版宝地!这里生产葡萄酒是一条龙,我们来到葡萄酒展室,展室门外,横放着一个巨大的橡木酒桶,游人都在此留影。展室环境优雅,十分干净,四周墙边整齐地分门别类地陈列着各品种各包装的葡萄酒。导游给我们先后斟了五次酒,每次一种都不同,有干白和干红,我尽量调动舌尖,慢饮细品,作贵族绅士状,每种酒都有不同,感觉甚好,但都品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是对此所知甚少之故。南非葡萄酒与法国、德国一样,也是世界著名葡萄酒之一,欧洲王公贵族、英国皇室都饮此酒。五种酒喝下之后,已有微薰之意,注定要留下这舌尖上的难忘记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南非的行程就要以此酒作结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于16日早飞抵迪拜。迪拜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第二大城市,迪拜酋长国的首府,是近年来全球旅游的热门城市。</p><p class="ql-block">阿联酋地处西亚,虽靠近印度洋,但亘古以来荒沙弥漫肆虐,淡水奇缺,除极少极小块绿洲,产椰枣之外,90%以上除了黄沙还是黄沙,寸草难生。本不适宜人居,世代只有少数的阿拉伯人驱赶着单峰骆驼在此过着艰难干枯的游牧生活,与我国西北边疆的沙漠瀚海无异,与南非比起来,可谓地老天荒,得天独薄。但独薄是地上、地表层,地下却是得天独厚!自从1959年发现石油1961年开采以来,这里,整个中东,地下油海浩瀚翻涌,石油井喷,历史到此发生戏剧性变化,开始了伟大的转折!包括阿联酋在内的中东国家化腐朽为神奇,坐拥金山,像阿拉丁神灯照亮了印度洋一般的流金油海,套用一句广告词,“中东石油,燃烧全世界”!石油出口,换回了数不胜数,用之不尽的黄金、美元。暴富之后怎么办?做强石油产业,搞建设,大开发,造世界奇观,进行海水淡化,充分利用地处中东,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大力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人才、创意公司,几十年时间,神话般崛起,改天换地般更新,创造了令人惊叹不已的人造奇迹,打造了全球旅游购物中心!人才、人物、人士趋之若鹜,若过江之鲫。聪明的有着深厚伊斯兰教传统的阿联酋人在快速融入现代化、国际化浪潮的同时,从未忘记“我是谁”,“我自何来”,民族特色依然保持,宗教信仰更加坚定,文明素质空前提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午十时,我们来到棕榈岛,乘坐轻轨电车,十来分钟就到了。原来棕榈岛并非天然岛,而是迪拜在海湾处填海造的。通往岛的道路两旁高大的棕榈树挺拔栉立,而树两旁则是楼宇林立,全是富人区,吸引了全世界的富豪、名流,导游小周讲,成龙在此就有一套豪宅,不过他并未来此住过。从轻轨下来,进入岛中央,尽是一处一处的别墅,高大浓密的棕榈树下,还有其它各种花木、水池、喷泉。此时正值阿联酋的冬季,气温在零上15°上下,风起处卷起沙尘,景物黯淡,棕榈树叶呈灰色,给人以萧瑟肃杀的荒秋之感。“四海尽秋气,一室难为春”,在漫漫黄沙的大背景下,小岛的人造生机还是受到深度影响。我们又进入建于这里的著名的亚特兰蒂斯六星级酒店的一楼大堂参观。着实豪华、气派、考究、精美,有各种高档名牌服装箱包金银钻石等精品店。对此我缺少兴趣,几分钟就出来了。在酒店门外小坐时,看到不停地有豪华车在开进、开出,不用说,乘坐者都是富豪、名流、贵妇。此地看看可以,非我等久留之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在导游安排下,驱车到距迪拜市区百公里外的一处沙漠去冲沙。公路宽阔、平坦,汽油充足、廉价,车大都是日系、德系。沿途所见,沙海茫茫,都是缺少生命绿色的黄、沙黄!</p><p class="ql-block">到了一处起伏如波浪状的沙丘地带,我们换乘上一辆小型越野车,我们五人一车,向沙漠飞奔,在沙丘的波峰浪谷,忽上忽下,形左实右,刚斜冲上坡,又俯冲直下,多亏安全带扎得紧,否则非颠飞了不可。</p><p class="ql-block">这一套冲沙历险之后,我们下车照相,已是黄昏,天边的夕阳将远处的沙漠染成了红色。我用手指,在细密瓷实的沙滩上写了“迪拜,我来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暮色四合,星光显现,我们又来到一处沙漠围场。除电灯之外,这里一切都原始、简陋、荒凉,刻意保留着传统阿拉伯牧民的原生态。</p><p class="ql-block">围场中心是个简易的舞台。</p><p class="ql-block">一女子表演阿拉伯的腹舞,俗称肚皮舞。这女子约有30岁上下,身材高挑,腰肢健美,胯部着彩色长裙,功夫、技巧、美感全集中在腹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7日全天,我们浏览了号称世界最大的购物中心——迪拜贸。果然是大,进入这里就像进了一座城市,商场有50个足球场那样大。果然是好,建筑是现代风格与民族传统的完美融合,大门、玻璃、钢架、天棚、地面、墙壁全部用国际顶级材料和标准,装潢精美超群,地上地下共四层划分若干功能区,各具风格,各有千秋。果然全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仅二层时尚大道两边品牌店,一家挨着一家,一眼望不到边儿,几乎囊括了全球的所有名牌,特别是林林总总的奢侈品,任你腰缠万贯、亿万富翁、世家、新贵、大款、大腕、富姐、富婆,你想奢侈,在此都能满足你!假如你是平常人士,你尽可在此一饱眼福,大开眼界,买点价格不贵的小东西,也能如你所愿。徜徉在这包罗万有、数不胜数的商品之林,我不禁想起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的名言:“这里有多少是我不需要的!”但世界之大,人类之众,富豪们有此需要,还真应当有这巨无霸——迪拜贸。这里还有集中了包括沙虎鲨在内的3万多头水族动物,足供游人尽情观赏。而楼外就是世界第一高塔——迪拜哈里发塔,旁边是超级音乐喷泉,制造着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它简直把喷泉做到了登峰造极,水柱之高达150米,各种变化竟有1000多种,可谓千变万化,再配以七彩霓虹灯光,给水注入了灵性,伴着音乐或轻柔起舞或强烈狂欢,将你带入如梦如幻的神话世界。沙漠之城,却做足了水的文章,堪称当今世界一绝。在迪拜贸我虽一毛未拔,却将万千种名品奇珍都收藏在了记忆的锦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迪拜是国际顶级建筑设计师的梦想天堂,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你想在大海边造一座帆船般的建筑,那好,迪拜酋长就斥巨资18亿美元,历时7年建成全球独一无二的帆船酒店,而且豪华程度达到七星!你能设计摩天大楼,雄踞全球第一高度,独领风骚,那好,哈里发塔就拔地而起,直插霄汉,高达828米!在迪拜城异常宽阔的柏油大路两旁,尽是争奇斗美的高楼广厦,有的如火箭钻天,有的如双峰并峙,有的如古代城堡……形形色色,新奇万状,浓烈的现代气息扑面而来,其先锋性在我看来,世界上还没有哪座城市可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8日上午十时,随着络绎不绝的人流,我进入了当今世界第一高塔——迪拜哈里发塔。游人排成长队,一点一点地移动,一拨一拨地进入。大约20人一组,依次轮到我,进入宽阔的世界一流的电梯中,飞速抵达124层、600米的高度,时间仅用了55秒。然后来到观景台。台是圆形,中心是封闭式建筑,是塔的支撑轴心,外沿罩上高而厚的透明性极好的玻璃,游人绕台边一周,从各个角度鸟瞰迪拜全城及其周边。我透过玻璃向外望去,迪拜城的如林高楼都远远地落在了脚下,像儿童堆起的积木一般,而公路奔驰的车辆都成了移动的甲虫。向远处眺望,大海并非蔚蓝无边,而是浑浊不清,一派混沌未开的景象,而更多的是黄沙漫漫,看不见绿树,看不见飞鸟,太阳也不明亮,天空也遍染沙尘。满眼皆黄沙,登高又如何?本期望有一番诗意,却生不出天高地迥,心旷神怡,宇宙无穷的诗情和哲思。迪拜虽然创造了世界奇观,但大自然却是无法根本改变的,这就是人类的局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迪拜的又一地标就是全球知名度极高的七星帆船酒店了。她吸引着无数游人来此观光旅游,以进入酒店一睹其风采为荣,各国政要、贵族、富豪、名流到迪拜访问莫不首选在此下榻。远远望去,她好像一艘张满帆的豪华游轮从大海深处驶回刚刚停靠在岸边,又好像要刚刚起锚盛装待发。这个创意和造型既极为超凡,又十分自然,堪比悉尼的贝壳歌剧院和北京奥运鸟巢。她是当今迪拜酋长当年还是王储时精心主持建造的。斥资18亿美元,历经7年始告建成,凡显要之处都涂以金箔,耗用黄金达20吨,全球各地顶级的最新建筑材料和技术莫不采用。就其金碧辉煌而言,可比古代的皇宫;就其推陈出新、标新立异而言,又非常现代、时尚,足以引领时代潮流,完全是包容、融合、创新的典范。我们有幸进入并在此享用了一顿自助晚餐。晚7点10分,华灯齐放,树影婆娑,人造瀑布流水淙淙,酒店犹如海市蜃楼。经过严密地查验、刷卡之后,我们来到酒店大门前,门是自动旋转门,并不多么高大,刚进入正厅,只见四位青年男女服务员着服齐整,彬彬有礼,微笑服务,用英语问好。迎面并不是前台,而是一宽阔的斜面,如同梯田一样的一格一格的水池和灯池,从水池里优雅地轻盈地有节奏感地喷出一束一束的喷泉,在霓虹灯的映照下,展现着、变幻着七色彩虹一般的色彩,如诗、如画、如梦、如仙境。梯田两边是倾斜上下的电梯,轻柔近乎无声。电梯两边分别是巨大、透明的玻璃罩,里面则是海底世界的景象,海水澄碧,海藻翠绿,海底珊瑚五色斑斓,而各种鲜艳小巧的小鱼在自由自在地翱翔!梯田的下面,有一长条的大红色的带靠背的长沙发椅,温暖而热烈,与海景的碧绿正好相反相成,真是非凡的设计,客人到此无不心生温暖,身感清新。</p><p class="ql-block">我们所订的晚餐属低廉的经济型,在亚洲厅,是相互贯通的三个开间,以中餐、日餐、韩餐为主,还有菲律宾、泰国等餐饮。几位厨师在现场操作,其中有中国师傅,异国相遇,听着乡音,尝着中国味道,感到格外亲切。海鲜类,蒸煮类,烧烤类,水果类非常丰富,每个人各按所好,各取所需,20分钟后,几个回合,就饱了。我们吃的,也大都是平时见过、吃过的,但在这样的环境,享受这样的服务,重要的是在七星帆船酒店,不在口福、口感,而在心理、心情和氛围。</p><p class="ql-block">从餐厅出来,我们还想再往上层去观看一番,登上一层后,见各房间门都是关着的,一侧有一大厅,厅门口有人端坐值班,没事是不允许进去的,再加上语言不通,我们就只好“拜拜”了。又回到一楼大厅,往一侧走,就是一个一个的品牌店了,所有的奢侈品是为大款准备的,我们不过是一带而过,就算见识了。这时,我注意到酒店的各个柱子,真美,却不是那种欧式的罗马柱,而是橄榄式,流线型,外层涂了金箔,上方有霓虹灯照下来,变幻着不同色彩,美丽诱人。这里有多少客房?里面装饰、陈设如何?700平方米的总统套房豪华到什么程度?我们这等游客是不得其门而入的,只能就这样浅尝辄止了。据导游小周讲,就在昨天晚上,世界足球巨星马拉多纳曾光临此地,小周眼尖,一眼就认出来了,他马上举起手机迎上去“拍马”。世界顶级酒店五星就到顶了,为何这里称七星呢?原来在帆船酒店刚开张时,邀请了许多世界名人,英国一女记者参观后,惊叹于酒店的超级豪华,在报道的最后写到:我看还是再加两颗星吧!由此,七星酒店风靡全球。酒店的出奇之处,还在于其外观正上方伸出一个远看像圆形托盘的装置,原来是专为直升飞机而建的停机坪。乘坐直升机者可以在此下机从空中进入酒店,又可就此登机飞离酒店。用我国电影的一句老词儿:高,实在是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8日下午3点。我们专程到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参观,简单地在海边看了一个民族村,又走马观花地在车上看了一眼阿联酋国会大厦和围墙围着的酋长皇宫之后,进入了建于舒缓沙地之上的开阔宏伟的大清真寺。远处虽尽是黄沙,但这里的规划、绿化却令人称奇地好。高大的棕榈树、松树等都在滴灌之下充满生机活力,绿意盎然。大面积的喷水池,大块的绿草坪,再配上开花的灌木,营造出了一处沙漠绿洲,阿联酋只有少量零星的绿洲,盛产椰枣。我未见过这种树,但我相信,这里一定会有。按照清真寺的级别,这里的清真寺在穆斯林世界名列第四,但它建得晚,后出转精,充分借鉴了其它寺的经验和精华,更加上超大投资,共用了54.5亿美元,耗用了40吨黄金,也就是说该投资比帆船酒店和迪拜高塔的总和还要多,而黄金则是帆船酒店的2倍。整个清真寺呈方形、对称,全是石头建筑,主朝拜大厅最高最大最豪华最精美,也最神圣。由四周建筑来拱卫、衬托,四角为高高的尖柱,大厅顶上、尖柱顶上都是像驼鸟蛋壳一样的圆形穹顶,中间是广场,四百米见方,全大理石铺装,四周是长廊,廊柱是石镶马赛克图案,所画植物,一枝一叶、一花一瓣,嵌得精美绝伦,看得我叹为观止。在大厅外脱鞋,整理好衣服,女士都穿上黑袍,然后排队,静默无声地进入大厅。大厅里极为高旷,在大理石穹顶下面,吊着灯,全由水晶——施华洛士奇装饰,脚下在大理石地面上铺着阿拉伯民间传统工艺,是由两千多个穆斯林足足用两年时间精心倾情编织的波斯地毯,图案非常之美,厚厚的,踏上去极其舒服,我真不忍践踏。我睁大眼睛观瞧,这里没有先知穆罕默德的画像、塑像,也没有其它任何像,空空如也,空旷至极。从大厅里出来,也没看见香炉和香火,更没看见叫卖的贩摊,这与我国和东南亚的佛寺景象迥然有别。原来,穆斯林的朝拜完全是精神性的,先知是只可意会,不用形绘的,先知只存在于每个信仰者的心中、想像中、美梦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行文结束之际,我想说,南非、迪拜值得一游,不虚此行。但我不想再去了,倒不是惧怕旅途劳顿,好几天都是“空中飞人”,而是觉得再好的风景也不可多贪再贪,古训说“一之谓甚,岂可再耶”?</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