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春天的校园里,你可曾看到校内的老师与校外的孩子隔墙相望?可曾注意到电话亭前排队打电话的学生与日俱增?封校,是疫情所致,师生无怨无悔;思念,是人之常情,你我皆是凡人。封校,隔绝了疫情,却隔绝不了对家人的思念。 封校期间,我们的老师与学生都是“好样的”。老师们备课、批改、讲课,与学生交流,兢兢业业;学生们背诵、锻炼、听讲,同老师探究,勤奋刻苦。但满腔热情的背后,是老师对家中幼子的思念,对年迈父母的牵挂;是学生对长期高强度学习的疲惫,对炊烟袅袅的家的渴望。 我们的老师与学生从来都不是神。“最美身影”的背后,是使命的担当与亲人的支持;“伏案苦读”的支撑,源自理想的动力与家庭的温情。学校看到了老师与学生的付出,更看到了他们离家转身后的“眼中噙着的泪水”。为了“做有温情的教育”,学校启动了“为学生减负一小时”活动,即晚上早休息30分钟,早晨晚起床30分钟,让学生“轻松”备考;举办了“不负春光,师生共赏”校园踏青活动,利用课间时间,老师和学生一起走出教室,走近春天,共同留下幸福的笑脸。 3月26日,学校组织“包和谐饺子,享家校温暖”主题教师团建活动,让老师们在齐包饺子的忙碌中共享学校温暖,在饺子的飘香里重温家的味道。餐厅中,长长的案桌一字排开,老师和孩子们变身“厨艺”达人,和面、擀面皮、包饺子……在欢声笑语中共享温暖,体验幸福。 疫情依然存在,校门还未敞开。为了冲刺高考,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还会自觉给自己“加重”,相互为对方“加压”,还会身背“思念与牵挂”奋勇前行。当然,作为“服务人”,我们的学校与级部,也将继续为师生做“减法”,用更优异的后勤保障,让他们更安心于教和学。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疫情过后必然春暖花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期待在某个春花烂漫的日子,</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的孩子自豪地对着像片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看,爸爸(妈妈)也是‘最美逆行者’。”</div> <h3 style="text-align: right">高密市第二中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