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是本溪五中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李楠,也是众多平凡教师中的一员。犹记两年前的这个时间,我们迎来了“新冠肺炎疫情”第一次爆发,在那第一次与“新冠”抗战的初期我们全体教师用最短的时间学会了慕课,调试了设备,下载了钉钉,组建了群组……挑战了“网红”,也顺利当上了“主播”。除了没有打赏,我们体验了几乎所有网络从业人员的感受。而今天再次面对“疫情”的临近,我们已然不再是那个懵懂的教师,可以说这次疫情我们强化了手里的设备,熟悉了每一个上课的步骤,游刃有余地操作着流程。作为一名七年级的语文教师,在此谈谈这段时间的心情以及感受!</p> <p class="ql-block"> 说来也巧,七年级下册的前两个单元就是“群星闪耀”和“祖国之恋”,而这段时间按照课程的进度也正应该是这两个单元的讲授和讲解。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在家我有更多的时间研读教材,世界为我关上班级管理大门的同时仿佛也给我打开了一扇深入挖掘课程的窗。</p> <p class="ql-block"> 闻一多、鲁迅对于任何一名语文老师是再熟悉不过的,而《邓稼先》这篇文章又是每一名语文教师熟悉的课文。以前他们对于我来说只是一篇篇课文,简单到我可以拿捏好每一个情感去朗读它,什么时候该声情并茂,什么时候该高亢或深沉。是啊,曾经那就是一篇篇“死”的课文,而每一堂课又是我表演的战场而已。然而,当我终于耐下心来细细的体味这一个个人物一篇篇文章时,仿佛有什么触动了内心深处的那一抹深情,深深地那是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 学生曾说:老师,你看邓稼先的图片,他真帅啊!是啊,我当时笑着觉得学生的认知就是在颜值这个层面了。可是真实的邓稼先只是颜值担当吗?在了解邓稼先的时候正是线上上课最后那段日子,教参上对于邓稼先的介绍每一个字都在强调他是我们祖国伟大的科学家,对中国的近代核物理做出的巨大的贡献,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无疑是每一名语文教师都能脱口而出的话语。但对本就是“好奇心”重的我来说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角度去解读邓稼先,我试着去搜寻了一番。果然,在“我是演说家”的一档节目中从另一个层面了解到了邓老那鲜为人知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在美国利用不到三年的时间获得了博士学位,导师对你说“留下来吧,我会让你功成名就”——你会怎么做?如果国家对你发出召唤,需要你隐姓埋名搞科研,去多久去哪里都不能对家人说——你会怎么做?如果当你28年以后拖着直肠癌晚期的身体回到大众视野里时,你最想做的又是什么呢?三个假设三个如果真是的发生在邓老身上,他用自己一生的经历回答了这三个问题。核物理研究研制出了核武器,“原子弹”“氢弹”到底对中国意味着什么?直到前段时间俄乌大战,世界舆论都在关注俄罗斯核武器的那一刻我才切身的体会到,一个民族的国际地位是他本国核武力决定的!而邓老在1950年那个中国刚刚建立还是一穷二白的伊始毅然决然的回到祖国的怀抱,他一定没想自己三十多年后研制的“两弹”瞬间抬高了中国的话语权。而他也一定没想到七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然成为国际上最不能忽视的冉冉兴起的国家。</p> <p class="ql-block"> 是什么让人在了解邓老一生后眼含热泪,是他获得博士学位后的第九天躲避美国当局偷偷回到祖国?是他隐姓埋名28年在戈壁滩研制核武器?是他在核弹头出现危机时刻毅然冲到引爆区高喊“你们快撤离,我不能走”?亦或是核辐射导致的第三次直肠癌手术后还强撑着身体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建议书》?我相信邓老如果最初留在了美国,他的成就一定能比肩他的同窗杨振宁教授。我也相信没有邓老的中国也一定能研制出“两弹”这样的核武器。但是谁也不能否认邓老的每一次选择都加快了中国迈进世界强国的步伐,谁都不能不对这样一心为国的老人产生由衷的崇敬!我没有强忍泪水跳过讲这一课,隔着屏幕在给孩子们看了很多视频和介绍的同时我也声音颤抖、泪水止不住往下流,我觉得这才是最真实的课堂。网络授课虽然隔绝了一部分直接的情感,但是我相信孩子们能深切的感受到这一刻他们的老师同样饱含深情。当我最后问个一句“邓稼先帅吗?”公屏上写满了学生们的留言“他最帅!”</p> <p class="ql-block"> 如果有机会让邓稼先、鲁迅、闻一多等等爱国的人士踏入2022年的中国,我相信他们一定会震惊于我们现在的国力和国际地位,也一定会微笑着对我们的学生说“无愧初心”!</p> <p class="ql-block"> 让我热泪盈眶的不只有这些“闪耀的群星”,《黄河颂》的讲授过程中我给学生们听了同一作者谱曲的《黄河大合唱》,震撼的旋律一起浑身血脉翻涌,眼泪止不住落下,太震撼了!播放《红高粱》主题曲《九儿》这些反应同时期抗日题材作品时,真心的感受到优秀的作品任何时代都有着相同的感受。生而为华夏,吾此生之幸!</p> <p class="ql-block"> 其实教室里的课堂学习或者是线上的网络授课对于一名教师来讲并没有太多的区别,知识点不会一掠而过,作业也不能缩水减少,那么“疫情”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不同呢?我想正是因为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正是这样一个举国人民共渡难关的隘口,我深深地体会到祖国的强盛给人民带来的生活上的富足,这种心理上的底气是其他时代所不具有的。而正是教材中的一个个时代的巨人扛起了这样的使命,隔着屏幕传授的只是形式的不同,确是相同的又想通的感情!</p> <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在思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作为这个中国最强时代的灵魂塑造者,抛开功利的知识教育不谈,我们能为学生带来什么样的思想的开启是值得深思的一件事儿啊!可能感动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引领,教育本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如果再问我这些人帅吗?我肯定会铿锵有力地回答,他们是“最帅气的人”!“疫情”带给我不同的授课形式,但是我们情感的体验是完全相同的。“疫情”下的中国是对民众满满的责任感,没有其他国家的躺平,没有不实的误导。形式不同,情感相同——这就是“疫情”期间我的真实感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