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名师课堂” 追随名师之路------参加第22届春季全学科网络教研云峰会活动纪实

张玲玲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悟小学高数组六名教师参加了3月26日至27日的“名师之路”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统整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在名师引领下观摩“深度教学”课堂,聆听专家讲座。</p> <p class="ql-block">  本次观摩研讨会邀请了全国著名小学数学名师吴正宪、张齐华、贲友林、徐长青、丁爱平、周卫东、罗鸣亮等专家出席。活动课程主要分为“双减背景下数学课堂的变革之路”、“从平均数到百分数-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双减背景下数学练习与作业的思考与实践”、“双减背景下简约教学的结构化学习”、“高观点视域下的数学教学”、“说理,走向学习的远方”6个板块。五节示范课,六节讲座,让老师们开阔了视野,转变了思想,提升了认知,沉淀了心绪。</p> <p class="ql-block">  走进张齐华老师的数学课堂,你就会充分领悟到“风格产生魅力,魅力启迪智慧”的真谛。张齐华老师在执教《圆的认识》时,通过拓展空间,将学生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在认识完圆的一些基本概念后,自主展开对于圆的特征的发现,并在交流对话中完善相应的认知结构。又将自然、社会、历史、数学等各个领域中的“圆”有效地整合进本课教学,充分放大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p> <p class="ql-block">  贲友林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使我们对“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了更深的感悟。课堂上,教师真正做到“学为中心”。在与学生的全方位互动中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在思维的碰撞中促使学生深层次思考,学习以可见的形式流淌在思考、交流、互动、评价等过程中,学生在可见的学习中获得数学思维的发展。真正地把数学回归到生活中,应用到生活中。</p> <p class="ql-block">  周卫东老师执教的《认识百分数》一课,令人印象深刻,耳目一新。周老师对认识百分数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重构,引导学生在自然、真实的氛围中展开对话、交流和思考,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新发现、新体会、新思考的真学习之中,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生态乐园。</p> <p class="ql-block">  丁爱平老师执教的《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从孩子们喜欢的八戒和猴哥的小故事一步一步引出本节课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内容,环节新颖,语言生动形象,学生在故事推进的过程中,思考真发生,如此浓厚的生活味和数学味让人赞叹不已,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罗鸣亮老师执教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拓展)》利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展现了一堂独具魅力的课堂。他让孩子们通过说理暴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困惑和问题,创设能促进学生想表达、敢表达、会表达的空间和平台,不断制造认知的冲突,引发出孩子们的更进一步的想法。在整节课中,罗老师都能做用心倾听的参与者,从而成就了学生有深度的辨析、质疑、修正。</p> <p class="ql-block">  如何使高年级的数学课堂不枯燥乏味,而充满活力、充盈智慧?在聆听了专家们的精彩讲座后豁然开朗。张齐华老师《双减背景下数学课堂的变革之路》,从如何改变学习方式,促发学生深度的学习。在“双减”的过程中,教师要开动脑筋,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打造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让数学学习减负不减质。吴正宪老师的《从平均数到百分数-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论述基于数学学习力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教学,建议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回归生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贲友林老师的《双减背景下数学练习与作业的思考与实践》,大家更深的感受与认识是借练习与作业谈如何研究与育人。“练习与作业”是载体,“思考与行动”是路径、方法。徐长青老师的《双减背景下简约教学的结构化学习》,使我们明白数学课堂迫切需要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走向简约教学。周卫东老师《高观点视域下的数学教学》,让我们对“高观点”视域有了一定的认识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多往“高”处思考一下,着眼全程的教学观,把握当下。罗鸣亮老师的《说理,走向学习的远方》引导学生挖掘隐藏在数学知识背后的那些深层次的数学之“理”,从而促进“数学理解”,活化“数学思维”。</p> <p class="ql-block">  专注的眼神,会心的笑容。一篇篇密密麻麻的听课笔记,记录下了触动心弦的话语,记录下了生动的课堂内容。大家在学习中共进,在交流中碰撞,充分享受培训带来的快乐与满足。在名师的引领下,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尽情享受这智慧的精神盛宴。</p> <p class="ql-block">  两天的学习,我们领略到名师们独特的教学风采,感受到数学课堂教学的精彩瞬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借鉴教育专家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学以致用、取长补短,与数学来一场美丽的邂逅!</p>

数学

教学

课堂

老师

学生

双减

学习

名师

思考

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