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沧海英雄•风雪华章</p><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8日,本是万物复苏、蕴育希望的时节,一场新冠疫情却突袭廊坊,使家乡的这个春天有了特殊的容颜、特殊的义涵,并将留下特殊的印迹。</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廊坊按下了暂停键。不!是打响了一场与病毒赛跑的突击战、围剿疫情的歼灭战、保卫人民生命安全的大决战!</p><p class="ql-block"> 有人问我怕不怕?我说不怕!122年前,廊坊人曾经打败豪横残暴的八国联军,为历史贡献了一个“廊坊大捷”,今天,我们一定会战胜疯狂凶恶的病妖毒魔,用一个新的“大捷”证明自己,证明社会主义的廊坊人更是一个特别能战斗的群体!</p><p class="ql-block"> 有怀疑么?那就请看: </p><p class="ql-block"> 风雪疫情中,近10万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立3700多支党员突击队,设立7800多个党员先锋岗,冲锋在防控第一线,奋战在抗疫最前沿。“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飘扬的党旗就是廊坊人的信仰所在,更是廊坊人的信心所依!</p><p class="ql-block"> 两万多名市县机关干部勇挑重担,义无反顾,下沉基层,组织防控,哪里急难险重,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成为百姓信得过、靠得住的主心骨!</p><p class="ql-block"> 广大医务人员不顾安危,挺身向前,白衣为甲,奉献为先,混沌了白天黑夜,忘记了日落日升,累得支持不住了,就趴在桌上眯一会儿,靠在墙根儿坐一会儿,倒在地上躺一会儿,然后继续奋战。他们,用无私书写人间大爱,用双手托起全市人民的生命安全!这就是抗疫必胜的硬核力量!</p><p class="ql-block"> 疫情就是号令!20多万名志愿者第一时间紧急行动,从城镇高楼、农家小院、宽街窄巷,洪流般汇集于防控一线,又迅速分散到四面八方,检测点、防控点、消杀区、居民区、宣传站、街巷间……白天、黑夜、凌晨、傍晚……阳光下、寒风里、大雪中、小雨时……值守、登记、排查、消毒、维护秩序、解民之难……哪里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哪里;何时需要,他们就何时出现。他们,遍布城乡街巷最亮丽的风景!他们,廊坊人战胜疫情的力量凝聚和裂变!</p><p class="ql-block"> 几百万人民群众通情达理,安分守纪,响应政府号召,听从政府安排,居家隔离毫不含糊,核酸检测按时准点,心态平和,秩序井然。因为大家知道,政府一切都为百姓好,不能再给政府添乱;一线防控人员够累了,不能再给他们增加负担;只要令行禁止,戮力同心,胜利就不会太远!</p><p class="ql-block"> 沧海显英雄,风雪写华章。 抗疫决战中,出现了许许多多令人动容的典型人、令人震撼的典型事。他们是廊坊人的榜样、廊坊人的骄傲,也是廊坊人的代表。通过他们,可以窥见廊坊抗疫的全貌,可以体会廊坊人在抗疫中展现出来的意志和力量!即使与廊坊非亲非故,也会由此而坚信:抗疫必胜!廊坊必胜!</p><p class="ql-block"> 我敬佩他们的品格,崇拜他们的精神,感谢他们的奉献!收集了他们的一些事迹和照片,配上简短的文字,作成美篇,虽然挂一漏万,也是心意和情感的表达,更是对他们、对廊坊抗疫的祝福与感念!</p> <p class="ql-block">抗疫战场党旗红</p> <p class="ql-block">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5名党员患者在方舱医院成立临时党支部,重温入党誓词。</p> <p class="ql-block">苏汉起,安次区洛图庄三村的一名老共产党员,尽管今年已72岁,且肢体三级残疾,仍念念不忘入党誓言。新冠乍起,他第一时间加入村街入口防控值班,为出入行人测体温,查证件,每次核酸检测也都少不了他忙碌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广阳区翟各庄村委、共产党员张雪,既是六岁孩子的母亲,又是怀孕四个月的二胎妈妈。为全身心地投入疫情阻击战,她把孩子送到娘家,自己则几乎每天24小时坚守防控一线。她的口头禅是:“身为党员就该站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张杏姿,三河市蔡各庄的一名党员干部。从3月13日第一次核酸检测开始,她连续奋战三个昼夜,累得晕倒在防控一线。她在医院醒来的第一句话却是“太丢人了!”</p> <p class="ql-block">广阳区南尖塔镇馨宝华社区,有一对夫妇因疫情被封控在外地,11岁的孩子独自在家。社区党支部得知这一情况,立即安排工作人员,每日为孩子送去三餐,保障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居家安全。</p> <p class="ql-block">最美逆行白衣天使!</p> <p class="ql-block">安次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化验室工作人员陈一丹,是疫情发生后的第一批逆向前行者,每天到社区爬楼入户采样核酸。3月11日,她从早上6点一直忙到晚上10点,累得体力不支,就躺在路边休息一会儿,又继续投入工作。她的照片传到网上,人们心疼地称她为“累倒的大白”!</p> <p class="ql-block">3月17日早5点,文安县中医院器械科科长和同事一起入居民小区采样核酸,由于连续多天的紧张劳累,晕倒在楼梯,送医院抢救醒来后,她的第一句话是:“今天的核酸采集完了吗?”</p> <p class="ql-block">我从邻居那里了解到一个由“三姐妹”到“三战友”的故事。“三姐妹”并非血缘关系,而是三个同为学医、工作单位又都与“医”字沾亲带故的同学,一个叫李淑新,是廊坊市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一个叫卢红颖,是廊坊市红十字体检中心副主任,另一个从事医学教学工作。三个人平时要好到亲密无间,熟悉的人称她们为“三姐妹”。疫情发生后,三姐妹深感没有任何理由置身事外,遂即相互邀约、相互鼓励着一起走上前线,有的从事流调,有的负责核酸检测,虽在不同岗位,但都没日没夜工作着,奉献着,有时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虽然辛苦,但她们无怨无悔,以此为荣,于是,熟悉的人又称她们为抗疫“三战友”。从“三姐妹”到“三战友”,不只是称呼的变化,更是境界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刘俊怡,广阳区眼科医院药剂师。抗疫以来,她把年幼的孩子独自放在家里,纵有万般不舍,也从未离开防控一线。</p> <p class="ql-block">杨波,大厂回族自治县杨辛庄村党员医生。抗疫以来,全身心、全天候投入疫情防控,亲属去世,他隔空跪别亲人,继续工作。</p> <p class="ql-block">3月17日和18日,一场春雪降临冬天都很少下雪的廊坊大地,气温降至冰点以下。但恶劣的天气阻挡不了廊坊战“疫”的步伐,白衣天使的核酸检测工作一刻也不曾停下!</p> <p class="ql-block">逆向前行的白衣天使,哪分什么白天黑夜?连夜为居民检测核酸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p> <p class="ql-block">廊坊卫生职业学院120名大二学生,虽然还未走向社会,却继承了前辈的“医者仁心”,面对疫情,请缨上阵!在他们心里:我们是学医的,与疫情直面相搏,是义不容辞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安次区狮子城海棠园居民谢庭杰,2005年因工伤失去一臂,面对疫情,他不曾因残疾而旁观,第一时间就报名成为志愿者,每天负责维护核酸检测秩序,人们钦敬地称他为“独臂志愿哥”。</p> <p class="ql-block">一位防疫消杀人员,姥姥去世,心如刀割,但重任在身,不能奔丧,就在街头朝姥姥所在的方向磕头跪拜,然后起身继续执行任务。</p> <p class="ql-block">“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大厂回族自治县有这样一家人:父亲肖振国、大儿媳霍春艳、二儿子肖科伟、二儿媳刘书萌同时加入志愿者队伍,每天忙碌在抗疫前线,人们亲昵地称他们为疫情防控的“亲子兵”!</p> <p class="ql-block">王文花,抗疫一线的一名工作人员,接到父亲去世的噩耗,如晴天霹雳,但因工作不能离岗,无法见父亲最后一面、送老人家最后一程,就在宿舍哭上一通,然后又红着眼睛回到工作岗位。</p> <p class="ql-block">广阳区董家村小区老党员吴万启和妻子董春红、儿子吴迪、儿媳李倩,一家四口每天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成为名副其实的“抗疫之家”!</p> <p class="ql-block">吕培建,退伍军人,也是残疾人。抗疫以来,每天都戴着假肢,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入伍誓言,展现军人本色。</p> <p class="ql-block">疫情初起,安次区检察院干警苏健鑫、纪洪林、陈磊积极请缨,奔赴一线。他们三人组建了一个微信群“逆行兄弟”。苏健鑫是“逆行兄弟”中的大哥。他离开家时,一岁多的儿子正因为肠胃炎哭闹不止。他对妻子说:“家和孩子就交给你了!”妻子则嘱咐他:“放心去吧,家里不用惦记,有困难都能克服。”纪洪林是“逆行兄弟”中的二哥。他是一名转业军人。他的座右铭是“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他把铁的纪律、铁的作风、铁的担当带到了抗疫前线。“逆行兄弟”中的老兄弟陈磊则和他的母亲、弟弟、弟妹一家四口共赴抗疫前线,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抗疫之家”!</p> <p class="ql-block">路亮,廊坊市公安交警支队的一名辅警。疫情袭来时,儿子刚出生5天,他就告别妻儿,回到防控一线,排查、消毒、检测、登记、劝导……每天几乎24小时坚守岗位。</p> <p class="ql-block">廊坊开发区200余名退役军人请缨战疫,重温入党誓词,抱定奉献情怀,誓言战“疫”不胜,决不后退!</p> <p class="ql-block">安次区检察院干警吕奇峰,原本安排3月12日举行定婚宴。不想,3月8日疫情突袭,他和家人一商量,毅然推迟订婚宴,当晚就奔赴疫情隔离点,走上防疫第一线。</p> <p class="ql-block">文安县山鹰救援服务中心消杀人员,昼夜奋战在消杀现场,实在太累了,就合衣席地坐一会儿,继续奋战。</p> <p class="ql-block">天气寒冷,户外坚守的工作人员呼吸出的热气模糊了整个面罩,谁看了都心疼。</p> <p class="ql-block">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廊坊交警“疫”无反顾,冲锋在前,牢记使命,连续作战,用实际行动在防疫一线树起一面面旗帜。</p> <p class="ql-block">疫情来袭,消防队变成防疫消杀队!</p> <p class="ql-block">大厂回族自治县有一支年轻人组成的“便民服务不掉线,兜底居民菜篮子”的“红蜻蜓”服务队,队员每天穿梭于城镇乡村、大街小巷,为居民解决生活难题,成为一道亮丽风景。</p> <p class="ql-block">居民冒雪参加核酸检测,天气寒冷,道路湿滑,仍然秩序井然。</p> <p class="ql-block">老人家手拄双拐参加核酸检测。</p> <p class="ql-block">廊坊市第十八小学二年级学生尹佳佑,每天做核酸检测时都高举国旗,向祖国致敬,为抗疫加油。他看到志愿者没日没夜地辛苦,就悄悄自制了一枚小红花送上。志愿者拿着小红花,笑意浮上脸庞,暖意涌上心头。</p> <p class="ql-block">一名5岁男孩感染新冠,因父母均确诊,需单独隔离。小小的他穿着防护服,提着行李,上车后静静地坐着,不哭不闹,下车后同样是自己提行李。到了隔离点儿,他对医护人员说:“阿姨我没事。”瞬间让人破防流泪。</p> <p class="ql-block">王娜,香河人。她见防疫人员每天辛苦忙碌,很受感动,就发挥自己的特长,捏制了多组泥塑卡通致敬抗疫“大白”和志愿者。下楼做核酸检测时,她叫8岁的孩子送给防疫人员,“让孩子也知道,‘大白’们很辛苦,要谢谢他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