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今日无邮

方寸乐

今天是“世界气象日”。<div>  自世界气象日确立后的六十余年间,世界上已经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天为世界气象日纪念或气象专题发行过邮票,而中国邮政“今日无邮”。</div> 一、“邮”来已久<br>  “世界气象日”也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世界气象组织是在1947年9-10月在华盛顿市召开的国际气象组织各国气象局长会议上更名为世界气象组织的。它的前身国际气象组织(英文简称IMO),是1872年和1873年分别在莱比锡和维也纳召开的两次国际会议后于1878年正式成立的非官方性机构。1947年9月在华盛顿召开的各国气象局长会议,通过了世界气象公约草案,1950年3月23日该公约生效,国际气象组织改名为世界气象组织(WMO)。<br>  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的创始国之一。早在1947年,中国就参加了在美国华盛顿市召开的45国气象局局长会议,并在公约上签字,成为世界气象组织的创始国和公约签字国。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5月12日,周恩来总理以外交部长名义致电世界气象组织代理秘书长斯渥波达及联合国秘书长赖伊,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唯一合法政府。<br>  1951年3月19日,世界气象组织在巴黎举行第一届大会,正式建立机构。同年12月,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在1951年第一次世界气象大会期间,关于中国合法席位的议题讨论贯穿会议始终。且在此之后的历次世界气象大会上,关于中国合法席位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中国的努力也从未减弱。然而由于相关阻挠,我国在世界气象组织的合法席位和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样,被台湾当局长期占据。<br><br><div>  二、“邮”于无缘</div><div> 我国曾在1958年8月25日发行过特24《气象》专题邮票全套3枚,为新中国第一位邮票设计家孙传哲先生设计。<br></div> (3-1)“古仪器•相风铜鸟”。 主图是中国汉代发明家和天文学家张衡所创制的相风铜鸟。它是中国古代气象仪器的一种,也是世界上最早用来观察风向的气象仪,领先了西方将近1300年。邮票两侧的耕牛和船图案,象征气象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密切关系。<div>  (3-2)“气象观测”。</div> 图为我国制造的现代探空仪,由探空气球和无线电探空设备组成,主要探测高空多种气象要素。 <div>  (3-3)“气象服务”。</div> 为我国最早的气象观测塔——建于近代的上海外滩信号塔,塔上挂台风信号,预报邻近地区48小时内将有台风影响,背景是一幅地面天气形势图。<br>  1959年11月10日,发行的纪64《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十周年》邮票中第4枚“科学研究”,邮票图案是一位女少年队员站在雨量器前观测降水量的情景。 1960年1月20日,为祝贺全国农业展览馆的建成和全国农业成就展览的举办,发行的特37《全国农业展览馆》邮票中的第2枚为“气象馆”。主图为气象观测,以气象馆的建筑剪影作为背景图案。这枚邮票凸显着气象在农业生产、为农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执行委员会决定,把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 每年世界气象日都有一个中心活动内容,以提高世界各地的公众对自己密切相关的气象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每一个主题都集中反映了人类关注的与气象有关的问题。<div> 各成员国在这一天可根据当年的中心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纪念活动,如组织群众到气象台站参观访问,举行有政府领导人参加的群众庆祝仪式,举办气象仪表装备、照片、图表和资料的展览,举行记者招待会,由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报道特写文章和讲话,放映气象科学电影,发行纪念邮票等。<br>  自1962年起,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一天发行过气象日及主题邮票。发行比较早的有卢旺达、韩国、阿富汗、上沃尔特、巴西、巴巴多斯等国家和地区。<br>  1962年世界气象日主题为“气象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贡献”。(下图分别为卢旺达、韩国发行的邮票)</div>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新中国在世界气象组织的合法席位被台湾当局长期占据,台湾邮政1962年便冠冕堂皇地发行了《第二届世界气象节纪念》邮票(下图)。 1963年世界气象日主题为“气象与交通(特别是气象应用于航空)”。(下图分别为阿富汗、卢旺达发行的邮票) 1967年世界气象日主题为“天气和水”。(下图为上沃尔特、巴西发行的邮票) 1968年世界气象日主题为“气象与农业”。(下图为巴巴多斯、卢旺达发行的邮票) <div>  而新中国邮政在世界气象日无邮,探其原因,似乎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在世界气象组织的合法席位没有得以恢复所致。<br>  </div><div> 三、有缘无望<br>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div> 同年,我国外交部长姬鹏飞召集各有关单位负责人,研究进入联合国下属机构问题,气象是第一个被点到的机构。<br>  1972年2月25日,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戴维斯致函各国外交部长,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是中国在世界气象组织唯一合法代表。这是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之后恢复合法席位的第一个联合国专门机构。 1973年春,时任中央气象局副局长张乃召被补选为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的成员。从这一年起,新中国开始正式参加世界气象组织的会议和活动,并一直担任该组织领导机构成员。 张乃召(右一)和邹竞蒙(左一)出席1973年9月20日至27日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第二十五届执行理事会会议。<br>  1987年,中国气象局局长、世界气象组织中国常任代表邹竞蒙,在第十次世界气象大会中当选为该组织主席,并在1991年第十一次大会连任该组织主席,成为当时在联合国专门机构中唯一担任这一高级职务的中国人。 按理到了这个历史阶段,我国应该具备为(选在)世界气象日而发行邮票的条件和愿望了。<br>  而其后1978年,我国邮政的又一套《气象》专题邮票(T24),时间却安排在与“世界气象日”并没有什么相关的4月25日发行,让人百思不得其解。<div>  发行的T24《气象》特种邮票全套5枚,是由国家邮票印制局邮票设计师潘可明女士设计的。</div> <p class="ql-block">  (中间为潘可明女士,右二为作者,1994年10月22日摄于泰州梅兰芳史料成立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1)“气球探空”。</p> 图案以青藏高原为背景,描绘的观测场内,设有百叶箱和风向风速器;两位气象观测员——一位汉族男青年和一位藏族女青年,正在准备施放探空气球,探测高空的气压、气温、湿度等情况。<br>  (5-2)“气象雷达”。 画面上,碧绿的海面上虽然风平浪静,但大风信号杆上已经悬挂出了台风信号预报;远处的天空飘动着白云,预示着天气即将发生变化;一艘艘各种类型的民用渔船,有的已经停泊港湾,有的正在返航;气象雷达下面的岩壁上,醒目地书写着“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巨幅标语,点明了气象工作的,目的和意义。<br>  (5-3)“天气预报”。 邮票图案的墙壁上挂着的就是“天气图”,两位气象工作者根据墙壁上的天气图的进行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及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天气预报。<br>  (5-4)“气象哨组”。 画面以起伏的山峦和层层梯田为背景,描绘了肩扛镢头的老农,手搭凉棚,正在观察空中飞鸟的情态;佩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他也仰着头认真地观看,时刻准备着把捕捉到的气象资料记在小本子上;蹲在田间的女青年,认真地观测着土壤的温度;他们背后是一个气象观测场,设置有风向风速器和百叶箱等气象仪器,说明这个气象哨组将科学技术和实际经验相结合,扎扎实实地进行着气象观测工作。<br>  (5-5)“人工消雹”。 邮票图案表现的正是炸药在云层中爆炸的瞬间,成雹的自然条件已被破坏,免除了冰雹对地面农作物、建筑设备和人畜等的灾害;背景是起伏的山峦,岩壁上书写着“农业学大寨”的横幅标语,点明了人工消雹的意义。<br> 这些邮票上的内容真实形象地反映出我国当时的气象工作现状。<br>  <div>  四、正打歪着</div><div> 我国邮政的第三套气象专题邮票是2000年11月22日发行的2000-23《气象成就》(T)邮票全套4枚。</div> 该套邮票由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张磊先生设计。 (4-1)“气象卫星”。 画面以灰蓝为底色,气象卫星张开长长的双翼,轻灵地正在绕地球运行,卫星地面接收站正在紧张有序地处理卫星资料,标志着中国气象业务的现代化已上升到一个新高度。<br>  (4-2)“青藏高原气象考察”。 画面以碧蓝为底色,纽色探测气球正在挽起各式器具,冉冉升空,稳重地驻足在灰白的雪域高空,为气象考察研究收集着丰富的资料。<br>  (4-3)“数值预报”。 画面以蔚蓝为底色,“神威1号”运用神奇的技术,破解一个个气象秘密,那流动在空中的“1、2、3、4、5……”阿拉伯数字,仿佛可以感觉到大型计算机正在进行着紧张而准确的运算。<br>  (4-4)“人工增雨”。 <p class="ql-block">  画面以淡绿为底色,一架国产飞机正在穿过层层乌云,巧妙地催落甘霖。</p><p class="ql-block"> 四枚邮票分别展现了卫星大气探测、高原极地气象科学试验、数值天气预报、人工影响天气这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气象工作和气象科学成就,更是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气象部门利用气象卫星等多种现代化设备,结合高科技手段,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p><p class="ql-block"> 2000年,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50周年,也是新千年的第一个世界气象日。</p><p class="ql-block"> 据了解,世界气象组织为隆重庆祝这一节日,提前向各成员国发函希望各国发行本国的气象邮票。中国邮政却未按常理桃来李答,选择在3月23日纪念日发行邮票,而是错过了纪念日8个月才迟迟发行,不免让邮人有正打歪着之感。</p><p class="ql-block"> 在全球气象大家庭中,中国正积极承担国际义务,展现大国担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守护全球人民福祉安康。</p><p class="ql-block">  衷心希望中国邮政能与时俱进、与日俱进,在今后的世界气象日,尽早结束无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28日修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谢阅读!敬请指正!欢迎转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方进</p><p class="ql-block">地址: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南园新村191邮电408室</p><p class="ql-block">手机:13901432017(微信同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