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p></p></h1><h5> 《峡江帆影》<br> 黄哲才</h5><div> 迷雾漫纱天色空,<br></div><div> 山峦轻嵌见其中。</div><div> 白帆老船江边靠,</div><div> 风景如画多朦胧。</div><h5> 2016.11.10.于三峡</h5><div> 当我远远地看到峡江边的老木船和那一叶白帆,一下子让我驻足不前。《峡江帆影》就是我当时的心境感觉...</div><div><br></div><div><br></div> 2016.11.几位老朋友前往峡江游玩。实地体会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意...<div><br></div><div><br></div> 峡江两岸悬崖峭壁上星星点点的三峡人家古民居...<div><br></div><div><br></div> 山坳中的小村庄,看到她让人倍感亲切..<div><br></div><div><br></div> 山峦万丈耸两岸,江水不尽向东流。远处迷雾中依稀可见的建筑是石牌镇。抗日战争时期国军在这里顽强抵抗企图进攻占领重庆的日本军队。战争非常激烈非常残酷,国军将士怀着敢于牺牲保家卫国的崇高信念,最终取得胜利...此战被誉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而载入史册...<div><br></div><div><br></div> 在江轮船上远看今日的石牌镇...<div><br></div><div><br></div>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山峦古亭今犹在,不见当年诸帝王...<div><br></div><div><br></div> 峡江边上孤独岩石上的望江亭。要爬上去还是惊险的,但是还不少人不畏艰险爬上去,站在亭子里美美的欣赏峡江风光...<div><br></div> 峡江边上的老酒坊,每一坛老酒都是好酒...<div><br></div><div><br></div> 峡江边上进入古村落的山门古香古色...<div><br></div><div><br></div> 古老的龙进溪码头...<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龙进溪码头边上的小街道旁边一个有年代巨大的铁锚立在那里,让人一下子就知道这里是老码头。街道上建筑很有特色,好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老亭,古瓦,白帆...留给我们的念想。不知道若干年以后那会是怎么样?...<div><br></div> 峡江人的小吃。就那一些野生烤江鱼也足够诱人...<div><br></div><div><br></div> 峡江小街上耀眼的土家族姑娘,峡江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div>美丽的峡江,我会再来...</div> <h5>作者简介:</h5> 黄哲才,福建泉州南安人。6岁时父亲病重临终前把他托付给叔叔叔母栽培。叔叔把他带到厦门并先后送到厦门实验小学,厦门双十中学,厦门大学读书。从此改变了人生。 文革时学业中断。1969年下乡南安县美林公社下尾村。1970年元月入伍福建生产建设兵团四师。先后在广济农场,尤溪农场,四师设计连工作。兵团解散时到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以及福建省四建公司供职。 先后任知青,兵团战士,班长,文书,共青团书记,工会主席,总经理办公室秘书及副主任,公司经理等。<br> 1981年厦门市青年联合会委员,常务副秘书长;1982年厦门市青年摄影家协会创会长;1982年厦门市摄影家协会创会人之一;1985年中国摄影家协会福建分会理事;1985年中国摄影函授学院厦门站创站人兼辅导老师;1986年入载中国首部《中国摄影家大辞典》;现为厦门市青年摄影家协会顾问;厦门市职工摄影协会顾问;同安区摄影协会顾问;同安职工摄影协会顾问;工商银行厦门分行摄影协会顾问;厦门致公书画院顾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