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崇阳溪畔古城墙(三)</b></div><div><br></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在东门桥的另一侧,沿崇阳溪畔行走,在不远处的楼房地基下,看到了像是城墙的一截,近前察看,果然发现了一块刻有“县正堂俞重修”的城砖。</span></div></div></h1> 又向前走了一段,竹丛中,断断续续有城墙出现,但有字的几乎没有看见。<div><br>倒是一间或有一两块特大特厚,还有一块发黄。<br></div> 在建阳第二中学的对面处,竹丛中,看到了两块有字有城砖“正堂”“正堂夏”等字迹。 再往前,上面是路基的水泥,下面是城砖混成一体,有数百米长。 在路边有一块“建阳区三江六岸水生态修复治理与水美城市流试综合治理项目简介”石碑,写了“治理河长、生态护岸、亲水步道等”内容,当然很好。<div><br></div><div>但近在咫尺的古城墙为什么不能加进去呢?让漫步于此的行人,除了“亲水”之外,也看城墙,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div> 此处似乎是城砖的尽头,往前再也没有觅到城墙的蛛丝马迹。古代的建阳城应该不大,推测已经到城郊。 忽然想起潭山公园的山上刻有一幅古代的“潭城地图”,可以去验证一下。 细读《大潭城记》,对西汉时“始建者余善”,元朝时“重筑者陈友定”,明朝时“扩建者张津”都有详细记载。<div><br></div><div>但那些都是抽象的概念,而清“道光二十八年”“己卯五年正堂费重修”等,是我们现在仍可以看到实物的大潭城,却只字未提。</div><div>真让人无语!<br></div> 明朝的“县坊图”太过抽象,最好旁边能有一幅现代的地图,标明古城的大致方位,并将残存城墙遗址的所在位置标注出来,用这样的方式来通连古今。 昔日的荣光,大书特书,固然重要;但看得见的历史,也要备加珍惜!<div><br>与古民居、寺庙等从属于特定的人群古代建筑不同,古城墙是古代城域内最宏大的公共建筑,需倾城之力,耗时数载,才能完成。大到城池攻战、政权更替;小到百姓入城,夜晚宵禁;以及情人离别,学子进京之类,都和城墙有关……<br></div><div><br></div><div>因而古代城墙是承载一座城市历史最厚重、最丰富的载体。经几百年的风雨,仍能幸存于今,有什么理由不珍惜?!<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