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说:“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不可能成就大事业”。歌德说,“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我国古圣贤则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人的普遍智识》中讲到,意志情感思考称为心魂的能力。意志是最新发展出来的能力,0-7岁是意志力培养的关键期。意志包含七个层次:<br><br>第一层是本能。是完全无意识的,也是完全不受我们控制的,它的存在是为了保证我们存活下来。这部分的意志是人类与动物共有。一生都有这样的本能。<br><br>第二层是冲动,它为我们准备好去做某事。比如饥饿就是一种冲动。玩耍是非常动态的冲动。<br>这两个部分的意志是我们与生俱来的。<br><br>第三层是欲望。通常欲望也不是那么有意识。从欲望开始越来越个人化。欲望也是一扇通往新的体验门,它带领我们去经历一些体验,也会带我们走到一些错误选择里面。<br><br>第四层是动机。动机通常是我们做选择背后的东西,有时它是有意识的,但经常是不清晰的。理论上讲动机是在我们的行动和评判背后很重要的支撑的东西。通常是动机把我们推向我们的命运。<br><br>第五层是愿望。人类存在的黄金的核心是愿望。愿望是不那么永恒的。<br><br>第六层是决心。它把没有实现的,没有付诸行动的愿望收集起来,它是一种强化了的愿望。<br><br>第七层是决定。这就是真的是要去实现我们的意图了。 意志是行动不经过思考和想象,意志直接发生在肌肉里,并不是在大脑里。思考才发生在大脑里。意志是行动,行动本身是无意识的,比如把手臂抬起来的过程,肌肉、骨头、消耗营养等的变化是无意识的。肌肉从环境中的精神获得力量。在四肢动的时候,这个精神先进入肌肉,后再进入头脑让我们认识到自己所进行的动作。 生活中第一次做某件事情很难,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多,变得越来越容易。重复做某件事情提高意志,所以觉得越来越容易。叫小孩第一次做某件事情很难,重复多次后,就容易了。这<br>有两种重复,有意识的重复和无意识的重复。比如我每天想着要浇花,因为我知道如果忘记的话,花就会干枯。我有任务感,有必要每天去做。记住每天要完成的事情,可以培养意志力。如果说有意识的重复能培养意志,这种有意识不是说小孩理解为什么要做,而是说小孩清楚地知道他必须每天去做。理解和意识还是有区别。另外,每天养成的习惯属于无意识的做,比如穿衣、刷牙。通过无意识的重复可以培养情感,比如老师做,孩子无意识地跟着模仿。 意志是四肢的行动,所以我们不可能通过说话或理解来培养意志。唯一的培养方法是行动。如果成人说要做某件事情,或要求孩子做,就必须做到,否则会削弱孩子的意志。如果成人不能保证孩子做到,最好就别说。 意志力的培养到了5-6阶段是一个凸显与飞跃,孩子身体的动作协调能力得到了不一样的体现。孩子们通过用砂纸打磨木剑,耐心卷毛线、毛线手指编,穿针缝制沙包,剪裁布料缝衣服等等,这些需要意志力完成,他们的耐心、细心、专注为日后进入学习阶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