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衔接 助力成长”-----双减政策下的幼小衔接新举措

孙全红

<p class="ql-block">  3月24日,平安区教育局召开了“科学衔接 助力成长”主题研讨会议,会议强调小学与幼儿园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幼小协同、系统推进。区教育局副局长李亚敏要求全区“幼小”工作者积极探索幼小衔接新路径,通过主题教研、联合备课、教学展示等形式,实现理念和实践上的深层衔接,共同打造科学幼小衔接教育生态,破解幼小衔接难题,以幼小衔接为契机提升全区教育教学水平。</p><p class="ql-block"> </p> 传达学习会议精神 <p class="ql-block">  平安区第一幼教集团第一时间学习传达会议精神,利用3月25日的固定教研日重新审视“双减”和《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双重政策下的幼小衔接工作,从梳理目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解决策略和健全保障机制三方面展开“幼小衔接”专题教研活动。</p> “幼小衔接”专题教研 <p class="ql-block">  业务园长孙全红借助PPT,与老师一起梳理目前幼小衔接存在的误区,分析“幼”、“小”阶段的不同,寻找“幼”、“小”衔接上的断层来树立科学衔接理念。分析找准《幼儿入学准备指导要点》中的核心精神,首先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整体性、可持续性;其次明白幼儿入学准备教育应注重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几方面的有机融合和渗透,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准备,更不应用小学知识技能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替代全面准备。最后把握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入学准备教育。</p> 解读解析“入学准备指导要点” <p class="ql-block">  大班教研组长刘郭兰老师,带领全体教师逐条逐字学习《指导意见》入学准备涵盖的4个准备、15条发展目标、36个具体表现和37条教育建议,让它作为教师的行动指南和行为抓手,与教育教学活动和幼儿一日生活有机融合,渗透晨检、晨间谈话、进餐、户外运动、饮水、散步、整理与离园等各个环节,着眼于儿童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  通过系统学习,老师们认识到衔接工作在儿童一入园就开始了,儿童某方面的能力和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衔接工作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可完成。所以,小、中、大班组老师们分组教研,深入分析,充分探讨,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将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各方面素质分解成不同层次、水平的教育目标,划分到小、中、大不同阶段的教育中去,让“幼小衔接”落到实处,让幼儿得到连续性、持续性的幼小衔接发展。</p> 自我学习  内驱成长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在集体教研之外,利用业余时间再读再研《幼儿入学准备指导要点》,并做了大量详实的笔记,力求领透悟透文件精神,让幼小衔接工作常态化、深入化。</p> <p class="ql-block">  相信通过本次区教育局幼小衔接联合教研会议和本园专题教研活动,能促进幼儿园和小学并肩携手,围绕《指导意见》双向落实衔接,有效、全面地衔接将会真正缩小幼儿园和小学两个学段间对儿童要求的差异,双向衔接的要求促使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帮助儿童健康、顺利地度过幼小衔接期提供可实施、可操作的方法。</p>

衔接

幼小

教研

幼儿

准备

入学

教育

儿童

学习

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