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 我家的升迁和沉浮,前扑后继闯世界

立如

<h3>1935年12月16日 ( 父亲的日记 )</h3> <h3>作者:张立如</h3> <h3>向日葵</h3> <h3>近日我浏览了父亲的日记,(1975 - 1999) ,读懂了父亲的一生。父亲自幼贫困,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遭到白眼,崎视,孤独的恶运。在祖母的带领下,追求知识,勤奋攻读,观时事,踏实刻苦, 终于在1935年12月16日取得了成功,带领全家走出社会底层上升为知识阶层,告别了贫穷!</h3> <h3>摘自父亲日记(自述) 一: 1931年在沈阳东北大学就读。<br>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关东军占领了东北沈阳。同学们各自愤愤地回家。我的心悬起来,并难过。经过妈妈的同意和鼓励,便于10月2日逃难北平。<br>16岁的父亲<br></h3> <h3>在北平住了几个月的难民收容所,1931年10月5日,东北大学在北平复校,东北大学复校后,将西直门内原陆军大学校址和原北师大研究院作为校舍,以东城南兵马司为学生宿舍。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支持东北大学复校,答应东北大学的学生可以到校借读。东北大学复校后,学校只有三万多元经费,学生每人每月只有4元5角的伙食费,生活十分清苦,但学生们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h3> <h3>1933年暑假“北平世界日报"刊出了我的文章, " 评论学校某些措施的稿子,东北大学秘书长看后大发雷霆,挂牌开除我的学籍。由于稿子内容正是同学们暗中议论或压在心底的意见。他们同情我,全班全体同学向学校请愿,要求学校收回开除我学籍的决定,他们找到东三省日报社社长赵雨时给学校写信,保证我不再写这类的稿子,学校再次挂牌”开除学籍暂缓执行两年”,我得以到1935年暑假毕业。<br>毕业就是矢业, 工作少, 人多。由于曾在“北平世界日报"刊出我的稿子“评论学校措施”而被开除的决定。我只能自谋出路。我关注报纸上的招聘广告,曾几次报名应聘,但都落空。<br></h3> <h3>35年10月间, 在报纸上看到“南京考试院”举行高等考试的启事。其中有特种考试“高级邮务员考试”,录取后每月薪水100元。在走头无路和高薪的诱惑就下定决心去碰碰运气了。这真是破斧沉舟啊,早起晚睡。考试科目中:运输学,邮政法规和邮政国际公约没学过,只得到文津街国立北平图书馆查阅。<br>考选委员会归定第一试科目为:总理遗教,中外历史,中外地理,宪法,外语。第二试科目为:民法概要,会计学,运输学,货币银行,经济学,邮政法规,邮政国际公约。第一试及格参加第二试,第二试及格参加第三试。全国设南京,北平,广州,西安四个考场。我是在北平参加考试的。第一试十一月初举行,第二试十一月底举行。蒼天不负苦心人,第一,二两试侥幸及格,十二月初离开北平前往南京参加第三试。第三试为口试,實际是考查试卷是否自己答出。<br>第三试合格后考试院发给高等考试及格证书,“高级邮务员共录取22人。”我十分幸运,被录取了。被录取的22人1935年12月16日全部到南京交通部邮政总局报到。这22人全部送到军事交通研究所学习战时邮政。<br></h3> <h3>1935年12月底中华邮政每人发给自报到日算起半个月工资50元。<br>当时一般职员每月收入50元就不错了。这半个月的50元在我可以说一步登天,在北平住公寓房租和伙食每月不过十五,六元,也可以说是我青年时代生活水平的高峰,心里自然高兴。但当想起母亲还在日军的铁蹄下受生活的煎熬又不尽黯然了,情绪温度计的汞柱迅速下降,不由得悲愤衷来致愤愤沉思。是啊,母亲和东北三千万同胞何时摆脱日军的践踏和生活的煎熬?<br></h3> <h3>摘自父亲日记(自述) 二,从军事交通研究所到安徽邮政管理局<br>1935年12月下旬我们22人到南京东厂街军事交通研究所学习军事交通 - 战时邮政。一进军交所大门,22人全部剪去长发,就似和尚,平时不能自由外出,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可以自由活动,但必须在星期日下午六时回来。学习内容有术科和学科,术科完全是军事训练。学科有阵中要务,总动员,野战局。<br>军交所的规定和军事训练对惯於自由活动的人无疑是严紧和艰苦的,几周以后六个人无法坚持了,经过医生证明退出学习返回中华邮政总局。到学习结束尚有16人。<br>1936年3月军交所上层改组,全所迁移江西庐山海碧寺倂入中央军校特别训练班交通大队,5月初结束返回南京。16人分配延长江各邮政管理局。我和应国庆,邓严三人分配安庆安徽邮政管理局,安庆是安徽的省会。<br>在安庆邮政管理局报到后,先在本地业务股的营业组,封发组,挂号组,包裹组,投递组实习。最后到合肥邮局实习。<br></h3> <h3>摘自父亲日记(自述) 三, 在安庆内地业务股<br>在合肥实习两周后回到安庆。被派在内地业务股工作。准备替下主任股员章艺文。股长福建人林秉堃。内地业务股是邮政管理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股内包括内地巡员约4人,掌管省城以外的省内邮政局所的设立与撤销,邮政业务功能与变更,办哪种业务, 办到什麽程度,邮路的开辟与变动,省内邮局人员的增加,调动。每月规定当地的特殊费用临时支出,股内配有内地巡员2人。..........,到1936年底正式接任主任股员工作。父亲常去各地视察,在这一段时期父亲曾经去江西考察,在江西九江父亲买了1个笔筒,这件距今天80余年的笔筒供大家观赏。<br>笔筒正面<br></h3> <h3>笔筒后面</h3> <p class="ql-block">这笔筒依然典雅高贵,做工精致,又有父亲的亲笔题字。实为传家的宝贝。父亲清秀挺拔的墨迹,真不知父亲是怎样练就的。看父亲的日记里中英文可以同时落笔,父亲的第1外语是英语,第2外语是日语,第3外语是俄语。我父亲一生追求知识,笔耕不辍。我们是张霁野的后人,我们追随父亲的理念,追求知识,做社会的有用之才。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赶旧人!</p> <h3>这是张霁野的重孙女 (15岁)</h3> <h3>未来无限好!</h3> 附件: (父亲写作)<br>邮务长<br>洋邮务官与华人邮务官待遇不同。理由是华人在本地生活,洋人在国外生活情况特殊。华人邮务官以考试结果如何及能胜任繁重工作职务而定。邮务官由邮政总局总加核准。<br>邮务员考试科目:<br>算学,普通地理以交通线路为重点,汉译英,英译汉,汉文论说,英文论说,<br>邮务员考邮务官:四等一级,及三等各级汉文论说,汉译英,英译汉,英文论说,国内邮务,国外邮务,撰机关於邮务的公牍,算术用代数方式解答,世界地理及海洋江河铁路运输的方法及途程所需的时间。<br>本国历史,国际公法及国际法律,普通知识。<br>考试由邮政总局总办命题。<br>邮务生由拣信生中提拔考试<br>汉文论说,简易算术,地理,局内公务,外国语文。<br>可在一等局工作或任三等邮务长。<br>拣信生,懂外文,不懂外文。<br>普通信差,村镇信差,邮差,听差。<br>信差:识字执笔考试及格。<br>届17年10月将官,员,生倂为邮务员。(甲,乙)<br>拣自成一级(邮务佐)<br>邮务员考科目<br>三民主义,国文,外国文,中外地理,常识,<br>邮务佐(高中毕业及同等学历)<br>邮务佐科目<br>三民主义,国文,简易外文,本国地理,算术,常识。<br>